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明代藩王经商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是我国商品经济空前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皇亲贵族们也逐渐抛弃了“重农抑商”的老传统,争相参与经商活动。 近年来,学术界对明代藩王的研究已取得不少成果,但对其经商问题不是有所忽略,就是研究不足。因此,笔者拟就明代藩王参与经商的原因、概况、特点及对明代社会的影响,作初步的探索。 (一) “重农抑商”是我国封建社会历代王朝的传统政策,明代也不例外。明太祖朱元璋为禁止贵族官僚经商曾明文规定:“官员之家不能于所部内买卖”;又规定:“凡公侯内外文武官四品以上官,不得放债”。然而,明藩王为满足自己日益增长的贪欲,竟不顾明太祖的这些规定,抛弃了“重农抑商”的老传统,竞相参与经商活动,以牟取暴利。这里,仅就明代藩王经商的较突出者,略作分述。  相似文献   

2.
“巴蜀鬼才”魏明伦,虽“出卖名气”,“业余经商”,颇有成就,但他认为文人下海是长期社会分配不公平的结果。 以“巴蜀鬼才”魏明伦名字命名的文化经济公司已在成都挂牌面世。这位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出卖名气”,“业余经商”,使沸沸扬扬的“文人下海”再起波澜。“戏妖”、“怪杰”也再次成为社会新闻的热点人物。  相似文献   

3.
渠聪 《大陆桥视野》2009,(12):73-73
“商人”这一名词来自于商朝,商朝的商业十分繁荣,有“商葩翼翼,四方之极”之称。商民善于经商,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主要是买卖东西,把东边的买卖到西边去,“变贵贱、调余缺、度远近”。用现在的法学解释,就是以自己名义实施商业行为并以此为常业的人。  相似文献   

4.
“货殖”释     
“货殖”一词,通行的解释如下: 一九八四年版《辞源》解释为:经商,经商的人;并注“《史记》、《汉书》皆有货殖传”。 《辞海》以及史东编的《简明古汉语词典》之《货殖》条亦从其说,大约是源于《辞源》。但《简明古汉语词典》又于“殖”目下将“货殖”(动词)解释为“经商牟利”。 《现代汉语词典》“货殖”条解释为:古代指经营商业和工矿业。 笔者以为,上列解释都有可商榷之处,所引证的辞例,有的亦值得推敲。例如,《辞海》所引班固《西都赋》“与乎州郡之豪僳,五都之货殖,三造七迁、充奉陵邑”的“货殖”应当包括除地主以外的富有者,仅仅解释为商贾是说不过去的。 这里,依据有关史料,试作一解: “货殖”一词,早见于《论语·先进》:“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司马迁的《货殖列传》  相似文献   

5.
肖毓香 《江南论坛》2009,(12):53-54
礼仪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基本行为准则和规范,良好的礼仪习惯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对于招投标中心来讲,服务礼仪还具有更深的内涵,它不仅代表着个人的道德修养,还代表着政府窗口的形象。所以我们单位领导对加强礼仪教育工作相当重视  相似文献   

6.
我国自古以来素有“礼仪之邦”的盛誉。礼仪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讲究礼仪是人际关系和谐的润滑剂,是人们沟通思想、交流感情、融洽关系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和行为准则。不容置疑,礼仪教育在和谐社会构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公民礼仪素质教育需要从不同层面、不同渠道来进行,通过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共同推进。  相似文献   

7.
共产党员应该‘学会经商”?!骤然一看,似乎有些奇怪,但只翻一翻列宁在十月革命以后所写的著作,就会很容易地发现:“学会经商”的口号正是列宁在六十年以前提出来的。 当时,在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工人阶级已经掌握了国家政权和经济命脉,但仍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宗法式的、在很大程度上是自然的农民经济;小商品生产;私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私人资本主义在某些领域仍占有相当大的优势。特别是当1921年3月党的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1993,(9)
<正>中国经济界一些权威人士日前指出,本世纪剩余的六七年时间,中国经济将进入黄金时期“临门一脚”,然而目前中国的经济改革却面临四大不利因素。 ——改革大动作迟迟不能推出。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口号的改革代替不了改革的实践。尤其是金融的改革滞后,财税改革迟缓,企业改革困难重重,使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建立受阻。 ——机构改革中权力经商、翻牌公司现象严重。民众不满的现象之一就是“官倒”,在当前政府机构大变革之时,经常发生权力经商、翻牌公司一类间题,国务院有关负责人对此已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相似文献   

9.
四十五集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最近真是火了一把。总的来说,这部电视连续剧是不经商的人拍给不经商的人看的“经商片”,很大气,很人情,也很有深度和历史苍凉感。整个片子的基调,对于转变当下中国老百姓对商业和商人的某些成见,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对于中国的企业家理解商人的社会责任和“商道”,以及形成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管理,也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0.
经济体制改革使城乡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商品丰富、市场繁荣,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实惠。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社会上曾掀起的一股“经商热”,出现了全民、集体、个体一起上的“多渠道”经商,使国营商业批发主渠道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商业批发企业内部条件一时不适应市场的变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掌握主动权。国营商业  相似文献   

11.
对高校学生开展的礼仪教育应该是立体的从内到外的完整塑造,这种教学方法好比一个三角锥体,由四个面构成,分别是基础素养、礼仪规范、模拟实践和经典阅读,谓之“四维立体教学法”,如此才能塑造出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公民。  相似文献   

12.
“成功的秘密,除了要有勤奋、敢作敢为的思想,还要有良好的经商直觉,而受过高等教育,是事业发展的知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信用”两字在《辞海》上的解释是。诚实不欺,遵守诺言”。众所周知,自古经商之道在于一个信字,我国向来就是。信义之邦”、“礼仪之邦”,古训“民无信不立”、“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均反映出诚实守信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因此,对国人来说,信用本不成问题,它一直是我们日常处世尤其经商所着重强调的。  相似文献   

14.
明清浙江地域多商帮兴起有其必然.浙东文化“经世致用”、“工商皆本”思想的深刻影响,经商传统的根深蒂固,人多地少倒逼经商,水陆交通的便利,农业由单一向多种经营的转变,手工业的兴盛与专业生产区的出现,城镇的兴起,商业与贸易的繁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使商帮在浙江地城内相继涌现.  相似文献   

15.
作者重提不应该“一切向钱看”,为数不少的人肯定不同意其看法。但“听鼓听音”,政治、法律、道德是不能唯钱是准。“全党经商”、“政商不分”而演绎出的“权钱交易”和对农民“层层剥皮”,既不利于廉政建设,也不利于农业基础地位的巩固和经济的顺利发展。市场经济不是无序竞争,更不是不要社会分工,国人在推进市场经济的进程中确实应该——  相似文献   

16.
《史记·货殖列传》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马迁的重商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他把经商当作“正业”用以“创造平等”的观念尤其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7.
全国、全球有多少个以“义乌”命名的商贸市场?这个问题难倒了义乌经商、办厂的大老板。  相似文献   

18.
经商谚语说得好:“花不鲜艳不美,店无特色不活”,店有特色,生意起色”,“一招鲜,吃遍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  相似文献   

19.
《江南论坛》2003,(5):51-51
优势长江三角洲以1%的土地面积、6.25%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0%的GDP,被誉为拉动中国经济的又一亮点。曾任宁波副市长、现任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的刘福垣说,长三角地区的历史积极积累是比较好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比较开明、经商的历史基础比较好。地少,造就了经商的历史环境,造就了这个地区人民的勤劳和经商优势。痼疾但长三角远非到了可以高枕无忧的地步。上海是长三角地区的领头羊,在上海的带动下,“长三角”地区出现许多新的发展机遇,但问题也在随着长三角地区全局的形成逐渐显现出来。刘福垣说,此地区的民营经济相互不合作,或者…  相似文献   

20.
微言     
《经济改革》2013,(12):7-7
中国传统文化的“礼仪廉耻信”,比任何所谓的“政治觉悟”更重要。——李克强对公务员提四点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