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马淑娟 《魅力中国》2010,(17):299-299
传统教育是以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和学生的“接受、模仿、继承”为基本模式。现代教育则认为。学生才是教学的真正主题,教师的教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教师的作用是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充分发挥潜能的机会,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再到“我会学”的飞跃。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品质和个性。  相似文献   

2.
江秋花 《魅力中国》2013,(10):123-123
在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当前国际上共同关心的教育理论问题之一。教学过程中到底教会学生什么?是“鱼”还是“渔”?是教学生还是教学生学?在有机化学部分的教学中,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方法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宁瑜峰 《魅力中国》2009,(4):126-126,95
在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当前国际上共同关心的教育理论问题之一。教学过程中到底教会学生什么?是“鱼”还是“渔”?是教学生还是教学生学?在有机化学部分的教学中,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方法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刘胜超 《魅力中国》2010,(31):427-427
在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当前国际上共同关心的教育理论问题之一。教学过程中到底教会学生什么?是“鱼”还是“渔”?是教学生还是教学生学?在有机化学部分的教学中,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方法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行政学原理》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阐述了在《行政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中,运用美国教育学家特蕾莎·朗格内斯提出的“整合教育”理念,应用“互动抛锚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有效自主学习原理课,达到了提高行政学原理课程教学实效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利用情感、兴趣、需要等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导学生乐学、爱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在快乐和谐的情感氛围中轻松地学习,达到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推动数学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向秀丽 《魅力中国》2013,(10):122-122
“问”是创新学习的重要标志,是适应新课程改革,活跃课堂的重要因素。也是发展孩子们好奇心和批判力的不可缺少途径。所以“问”在教育教学的的课堂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通过“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并要注重“学”与“问”的结合,对“问”的正确引导。才能更好地达到“问”的目的。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高建春 《魅力中国》2014,(15):206-206
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诱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把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巨大学习潜能开发出来,是不断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在教育面向现代化,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注重培养学生能力的今天,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法,把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学生身上,把提高学生素质当作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乃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王梅  高鹏 《魅力中国》2013,(11):242-242
“生本教育”的特点是以学生为本,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把学生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从而使教育教学在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同时,也使教师在真正意义上得到解放。本文通过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事例,揭示“生本教育”理念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志敏 《魅力中国》2011,(4):140-140
《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始终把学生主动发展放在主体地位。为此,化学教师必须确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教学观念,使自己由教学的主宰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向学生阐明“自主学习”的目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对“自主学习”的认识和兴趣,使学生在自我中追求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全红 《老区建设》2009,(14):55-56
大学英语是一门综合的学科,在教学中增强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是未来英语教育的必然趋势。多年来,由于“应试英语”“证书英语”的教学理念和急功近利的英语教学内容,致使大学英语教学缺乏人文主义教育的培养,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认为,应视人格完善为教育的终极目的,在重视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方面采取措施,提高人文主义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杨杨 《新西部(上)》2010,(2):220-220,211
“以学生为中心”是建构主义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建构主义模式下的税收学教学要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教”与“学”的互动;课堂主体以学生为主,改变学生消极应付、被动接受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在“教”与“学”这一对矛盾中,“教”虽然具有重要作用,但不论教师怎样教,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推动学生的“学”。本文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为理论基础,借鉴了加拿大莫哈克大学英语教学的经验,根据作者的亲身教学实践,总结并归纳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法的优点与缺点,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启示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毛吉光 《魅力中国》2009,(10):106-107
现代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学会”、而且更要注重使学生“会学”“乐学”。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而如何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兴趣应该是学生乐学的前提,下面我以化学为例简单的谈一下,在教学过程中我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增强学生记忆的:  相似文献   

15.
周小顺 《魅力中国》2010,(14):214-214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理念有别于旧课程理念的重要标志。学生能否很好地自主学习决定新课程改革是否成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是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转变。“学什么”“怎么学”是学生自主学习中面临的问题。为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张才永 《魅力中国》2014,(10):211-211
在现在的理论中有人提出高效课堂教学,其实高效课堂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指引下,通过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追求较高的教学效率和效益的教学活动。但由于教师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驾驭课堂能力以及各地的教育环境都不相同,最佳的课堂模式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究。无论是“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合作教学模式,还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其目的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达到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提高效率、高效课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梁波 《魅力中国》2014,(16):226-226
实施新课改以来,在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教育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导·学·评”课堂教学以学活教、心动课堂 新学习提出了“以学活教”、心动课堂、心随课动、课随心动”的教学理念。“以学活教”是对“学”与“教”的新型关系的定位。“以学活教”的基本旨意在于揭示“教是依据于学”、“教是为了学”的基本精神,强调让学生充满活力、轻松高效地学习。  相似文献   

18.
周华 《魅力中国》2013,(31):377-377
高中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严密逻辑性和应用广泛性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乐意参与教学活动,并真正实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为出发点,善于用生动的语言,具有意义的实例,直观的教具创设出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引人人胜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19.
白立红 《魅力中国》2011,(10):86-86
一、转变教育观念,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启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观中,教师的作用是“传道、授业与解惑”,教师从来都是教学的主体,而学生则是受教育的对象,这种观念长期影响着我国的教育。重传授语言、语法知识、轻视培养语言运用技能的传统教学法在中学外语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20世纪60年代,以结构主义与行为主义的理论为指导的视听教学法逐渐流行。但在具体实践中,学生仍然在重复着语言形式的训练,仍然未能成为学习的主体。80年代以后,我国教育家钱梦龙先生就提出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其后,该教学思想在各科教学实践中普遍运用并得以发展,形成最具影响力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渐被淘汰出局。  相似文献   

20.
自主学习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不仅“想学”,而且“会学”,还能“坚持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