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李军 《广西经济》2009,(10):39-39
一、当前政策环境分析 据统计,2009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幅达到32.2%。其中,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7720亿元,增长11.6%。8月5日,央行发布的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正式定调下半年货币政策:“下阶段将坚定不移地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走势和价格变化,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动态微调”。与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比较,此次报告有了明显的不同,其中“微调”这一字眼首次出现在报告中。  相似文献   

2.
罗滢 《中国西部》2012,(4):46-49
在央行货币政策放松条件并不成熟情况下,通过定向宽松政策来支持中小企业是可行和必要的。政策直指小微型企业的短板。具有明显的针对性。政策效果上也“长短兼顾”,短时间内通过放宽银行对小企业信贷额度、减少小企业贷款所占信贷考核指标,鼓励银行信贷资金流向小企业,降低企业信贷成本,打击民间借贷市场高涨利率。保证企业资金链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摩根士丹利5月1日】面对金融风暴,各大央行不仅大力运用常规的货币政策工具——下调短期政策利率,而且动用了各种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目前,最引人注目的是各类量化宽松和信贷放松举措,  相似文献   

4.
国内观察     
《广西经济》2011,(1):56-56
周小川:实施稳健货币政策保持物价稳定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新年致辞中说,2010年人民银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加强流动性管理,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资源结构配置,进一步巩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周小川称,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金融调控和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任务十分繁重。  相似文献   

5.
【英国《金融时报》10月30日】受中国国务院委托,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本月26日向全国人大作国务院关于加强金融宏观调控情况的报告,解释了今年上半年从紧的货币政策和下半年有保有压的货币政策的战略意图及其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6.
《宁波经济》2011,(12):M0001-M0001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分析人士认为,预计会议对2012政策的定调仍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总体稳健,适时微调预调并强调前瞻性、灵活性和针对性:而财政政策的“积极”,  相似文献   

7.
该文从三元悖论中的政策选择出发,通过分析开放经济中的一般性政策选择。并结合中国当前面对的挑战——流动性过剩、高通胀预期和人民币升值等问题指出,我国最初的政策选择“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自主权”在外贸结汇体制的影响下,已受到了极大挑战,并难以为继,我国最终将选择“货币政策独立性”和“资本自由流动”。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信息》2011,(24):37-37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9.
央行表示,2010年下半年要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按照年初确定的全年货币信贷预期目标,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流动性管理,合理搭配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处于合理水平。7月30日~31日,在兰州召开的人民银行分支行行长座谈会、央行人才工作会议部署了央行下半年工作重点。会议认为,要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把握贷款投放总量、投向和节奏。  相似文献   

10.
央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不论采用怎样的中介工具,最终的调控对象都要落到货币供应量这个指标上来,如果央行所选取的中介工具与货币供应量不存在灵敏的互动关系,那么这个中介工具也就无法实现既定的货币政策目标。我国在货币政策选择上存在许多自相矛盾之处,主要包括总体目标和中介目标不明确;货币政策缺乏常规的政策工具;政策实施的独立性受到僵化的汇率政策的限制;政策操作的实际效果与政策制定的初衷相背离等等。因此,货币政策的运行机制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1.
该文对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实施的非常规货币政策进行研究发现,非常规货币政策在引导利率政策预期,降低长期债券收益率,刺激经济增长和通胀,恢复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功能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也产生了一些信贷和市场风险。随着市场环境恢复,政策效果下降,部分风险却开始上升,央行的政策挑战变成如何从宽松货币环境的预期中退出非常规货币。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金融稳定的宏观审慎视角,运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实证分析了在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程度加深的背景下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问题。研究认为,逆周期的宏观审慎政策具有专业性和针对性,应由独立于央行的部门执行,以避免逆周期调控与央行刺激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相冲突;央行货币政策的制定在考虑稳定通胀和产出的同时,还应关注银行信贷的变动。除使用宏观审慎政策维护金融稳定以外,文章还发现提升全社会生产力水平能够对金融和经济平稳发展起到较为长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金融稳定的宏观审慎视角,运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实证分析了在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程度加深的背景下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问题。研究认为,逆周期的宏观审慎政策具有专业性和针对性,应由独立于央行的部门执行,以避免逆周期调控与央行刺激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相冲突;央行货币政策的制定在考虑稳定通胀和产出的同时,还应关注银行信贷的变动。除使用宏观审慎政策维护金融稳定以外,文章还发现提升全社会生产力水平能够对金融和经济平稳发展起到较为长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作出的重要判断和部署,对于做好2010年经济工作。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全面胜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货币政策意外、利率期限结构与通货膨胀预期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利率期限结构分析了通货膨胀预期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意外和中央银行沟通行为的反应,并对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货币政策意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场的中短期通胀预期,对长期通胀预期的影响不大;公开市场操作、存贷款利率调整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三种货币政策操作对通胀预期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央行惯例沟通对通胀预期没有影响,央行行长讲话会加大通胀预期波动;货币政策操作和央行沟通行为对通胀预期的冲击在2008~2009年出现了结构性变化;通胀预期管理效果一直不佳,需要进一步完善通胀预期形成及其传导机制并改善央行的政策操作与沟通行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持续、迅速增加,迫使央行不断采取冲销政策,以维持货币政策的稳定运行。在短期内,冲销政策对于抵消外汇占款、控制货币投放是有效的;但从长期看,一味使用冲销政策,不仅会制约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还将引起国内利率上升,经济结构扭曲,“热钱”套利动机增加,进而导致全社会金融风险上升。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基层央行在贯彻实施货币政策时,要坚持稳健和高效的原则,要体现发展支持的全面性、政策指导的灵活性和监测调控的科学性.文章从阻碍基层央行有效执行货币政策的因素分析入手,提出了强化基层央行货币政策功能发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日前在全国财政厅(局)长座谈会上明确,要把稳定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主基调,坚持把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核心,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落实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加强与货币政策等的协调配合。同时,提高政策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加强对经济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相似文献   

19.
《海外经济评论》2008,(10):14-15
从理论上讲,中国大力实施新一轮货币紧缩政策的条件已经就绪。 当然,中国央行通过去年12月份转向“紧缩”货币政策立场,已经多次做出这方面的暗示——中国央行去年在实施其“稳健”的货币政策立场期间,已将基准贷款利率调高135个基点。此外,中国实施紧缩货币政策还有一个强大的理由。中国当前的一年期贷款利率为7.5%,但通胀仍然处于失控状态,1月份消费价格指数(CPI)较上年同期上涨7%。货币供应量继续飙升。  相似文献   

20.
2010年一季度,央行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进一步巩固宏观经济回升的势头。同时,货币政策操作的灵活性进一步增强,流动性开始收紧,各项货币指标明显回落。下一步,还需着重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