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如何增强福建经济发展后劲,这是关系到福建前途和发展地位的重大问题,只有找准切入点,按照优化配置资源的合理布局生产力原则,实现产业和生产力最优组合,形成沿交通干线经济主动脉聚合生产要素的产业发展主体框架与聚阵开发布局,重新构造福建的产业优势和结构优势,才能增强发展后劲,我们认为,要先练内功,内增素质,才能外树形象,拓展福建产品在省外市场占有率和产业发展空间。内增素质的切入点是尽快构建“四小时经济圈”,通过现代化交通体系。缩短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小城市、农村乡镇、沿海经济繁荣带与内陆山区之间的交通时间和经济距离,大力提高中心城市增长极对次中心城市、小城市增长点对中心城市的经济支撑作用,促进沿海经济繁荣带对内地山区的经济扩散和递度推进,通过“四小时经济圈”串联增长极和增长点,承载生产力布局,由此将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转换和生产力布局的纵深拓展,推进增长极带动增长点的跳跃式增长,形成能够连接点、线、面、体,联动沿海和山区,带动全省经济增长的格局。 相似文献
4.
5.
施永康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0,(4):31-35
建设大泉州城市,就是要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效能管理三管课题上,在海峡西岸着力构造现代化的泉州大城市格局,努力建设中心城市为核心、沿海次中心城市和县城为骨干、连接重点城镇的包括三个层次的“半小时城市群”的合理协调发展。如果在若干年或若干代人之后,历史化名城泉州确实能够重焕光彩,成为中国东南沿海一颗更加耀眼的明珠,那么,我们今天的积极思考和不懈努力,就会显示其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7.
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福建省委、省政府“三条战略通道”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泉州市鲤城区立足于中心城区的特点,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找准鲤城在全省全市“一盘棋”中的位置,把定方向,主动对应,大力实施城市跨江发展战略,力争把中心城市做大做强做优。创新理念 打造精品城市 按泉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东进、南下、西拓”大泉州城市发展的战略构想,江南新区的开发建设是“南下”题中的首要目标。这为我们大手笔建设江南新区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泉州早在宋元时期就是中国四大对外通商口岸之一,与之相适应的泉州海上交通也十分发达。但改革开放以来,泉州经济迅猛发展,交通却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泉州市把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摆上极为重要的位置,泉州的公路、水路、航空、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取得长足的进步,已初步形成了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但泉州市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还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14.
严正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1):34-38
环泉州湾的泉州市区、晋江市区、石狮市区和即将开发的惠安洛阳、秀涂地区、应当整合为一个海湾城市。泉州的工业化水平,泉州经济的高速发展,是构建环泉州湾大都市的经济基础。要把市政府迁征东海,把东海变成行政中心,要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环城快车道,变公路交通为公共交通。 相似文献
15.
闽南泉州市委、市政府最近提出了“海上丝绸之路东端-泉州”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大举措,市政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做好“世遗”申报工作系列为一项重要任务。这项工作对泉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推动作用不言自明。 相似文献
16.
17.
18.
作为大泉州建设的先行工程沿海大通道是福建省道201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犹如一条美丽的项链,贯穿泉州东南沿海。路线起点于国道324线泉州与莆田交界处的罗山,终点为泉州与厦门交界处的前坂。全线长220.19公里,复线42.4公里。 沿海大通道总投资近30亿元。道路两侧按规划100米的宽度控制,路基宽度40~60米,设 相似文献
19.
温州“较大的市”之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立法权,温州人追求了18年仍未实现的一个梦。温州等一批特色经济城市正希望借助“较大的市”身份,获得其特有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制定权,以巩固和提升自己的城市竞争力。他们能如愿以偿吗?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