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正常鱼的摄食是集中在水的中、上层,食料台附近,训养好的鱼摄食时比较活跃。可是近两年来某些主养草鱼和鲤鱼的地区出现了投喂时鱼不摄食或满塘游的现象,造成饲料浪费,严重影响鱼的生长。这种现象一般出现  相似文献   

2.
<正> 淡水白鲳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属热带鱼类,临界低温为10℃,最适生长水温为24℃—30℃。从养殖性能看,该鱼个体大,生长快,最大个体可达20公斤,体长5厘米的鱼种适当稀养,3个月体重可达1000克,5—6月份繁殖的鱼苗,一般在当年能养成商品鱼。淡水白鲳,食性杂、易饲养,其消化系统发达,既摄食小鱼虾和底栖动物等动物性食料,又摄食水草、蔬菜  相似文献   

3.
<正> 倒刺鲃鱼系溪河上游鱼类,人工养殖还是近四五年的事,该鱼食性极杂,适宜温度0℃-40℃,以28℃-30℃为最佳,9℃以下,36℃以上停食,鱼体型介于草、鲤鱼之间,侧线鳞30,鳞片之大是同规格鲤鱼的2倍以上,肉味鲜美,少肌间刺,尤其是该鱼的鳞片是软鳞,将该鱼鳞片晾干稍经油炸,松脆可口,是上等美食。解剖倒刺鲃野生鱼肠管中动植物均有,人工养殖发现该鱼在温度越高越趋于植物性,植物性饲料偏爱青苔、瓜果皮、阔叶类饲草及青菜等,禾本科类多纤维饲草也能摄食,制做软颗粒饲料时可将饲草、瓜果皮等打浆  相似文献   

4.
<正>蟹池套养鳜鱼是利用河蟹、鳜鱼养殖环境要求基本相符,两者互不残杀,在同一池塘中互利共存的生态健康养殖模式。鳜鱼摄食蟹池中野杂鱼虾,将低值鱼转化为优质鱼,减少了饲料损失,提高了饲料利用率,同时降低池塘生物耗氧量,净化水质,有利于河蟹生长,达到蟹鳜兼收的目的。江苏省盐城市盐都  相似文献   

5.
<正> 3.1.2药物的剂型与饲料 水产动物的饲料大致可以分为人工配合饲料和鲜活鱼虾等动物性饵料,前者又可分为粉状和颗粒状两种,后者就可能是直接利用鲜活鱼或者用鲜鱼作成的鱼糜。拌药饵投喂法就是要将药物混合在饲料中投喂,为了避免药物的损失和让水产动物能摄食药饵,使用者必须熟知药物的剂型和饲料、饵料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在集约化渔业生产过程中,饲料投喂的管理是整个生产管理中的主要环节之一,在饲料投喂过程中往往会发生鱼类摄食饲料量减少的现象。笔者根据生产中的不同情况,将养殖鱼类摄食饲料量减少的原因分述如下。第一种情况:鱼正在发病,引起鱼类摄食饲料量减少。如鲫鱼内孢子虫病、草鱼三病、  相似文献   

7.
<正> 细鳞斜颌鲴,俗称沙姑子。是野生鱼类,具很多优点:1、摄食水底腐植质、底栖藻类,碎屑为主,既不与家鱼争食,又可充分利用家鱼不能利用的腐植质及底栖藻类,从而在不增加饲料与劳力的情况下获得增产。2、少病害、易捕捞,150克个体即可作为食用  相似文献   

8.
由于河蟹养殖规格逐年扩大,养殖效益总体趋势必然下降;鲌鱼养殖在许多地方也相继开展,随着养殖面积、产量的扩大,市场价格也将逐渐下降。根据河蟹和鲌鱼生物学特性差异和均需要较好养殖水质条件,实施两者放在同一池塘中养殖并不矛盾;河蟹爬行为主,以底层环境生存为主,摄食附着藻类、有机碎屑、水生植物和底栖动物、沉性人工饲料,摄食时间以夜间为主;鲌鱼属上层鱼类,摄食水体中适口野杂鱼和人工投喂的浮性膨化饲料,摄食时间以白天为主。因此,开展河蟹和鲌鱼综合生态养殖能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发挥综合养殖优势,进一步提高特种水产养殖效益。鲌…  相似文献   

9.
在池塘养鱼生产中,高密度精养是普遍采用的一种养殖模式。其生产成本中饲料成本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当前池塘养殖效益低、增效难的状况下,如何降低饲料成本,已成为池塘养殖增加效益的关键。饲料成本的高低是由饲料价格和饲料系数的高低决定的,在饲料价格降低空间不大的状况下,如何选用高品质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饲料系数,成为减少饲料成本的关键因素。1、突出主养鱼、放养优质鱼种:具有优良性状的鱼种对饲料的消化吸收率较高,且鱼的生长速度快,其饲料系数则低。在放养鱼种时,要以一种摄食颗粒饲料的优质鱼为主,适当搭配其它鱼类,放养规…  相似文献   

10.
<正> 要养好龟,必须了解不同龟种的食性,要弄清龟的营养需求、饲料种类及来源,要因地制宜解决饲料来源,科学投喂,使龟摄食营养丰富的饲料,以促进其健康生长和繁殖,提高饲料利用率。现介绍几则配方,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细鳞斜颌鲴俗称青板刁、沙姑子、黄尾刁、黄板鱼等,是广布于我国江河、水库、湖泊中下层的中小型经济鱼类,常见个体400-500g,最大个体可达1500g,其骨刺少、肉质细嫩鲜美,也是受消费者欢迎的优质鱼类。其饲料来源丰富,饲养简便,主要摄食天然饵料,以腐泥、腐屑及藻类为主要食物,作为混养对象,在不增加饲料的情况下,不仅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12.
<正> 乌鳢主要摄食底层的小型鱼、虾类,虾类出现率为42.71%。乌鳢有自相残食的习性,全长20.9厘米的乌鳢可吞食14.5厘米的本种鱼。在大水面开展适当增殖,可清除小型野杂动物。 乌鳢的投食强度随季节呈周期性变化,主要摄食旺季为春季的4月和秋季的9月,捕食66%以上。生殖期(5月下旬至6月)摄食强度明显降低,亲体在生殖时几乎停止摄食。7—8月为  相似文献   

13.
南方大口鲶俗称大口鲶、河鲶、鲶巴朗等。属硬骨鱼纲、鲶形目、鲶科、鲶属,属大型淡水经济鱼类,最大个体50kg。当年繁育的鱼苗,在池塘饲养5-6个月即可养成商品鱼,能长到0.4-0.6kg,第二年可长到1.5kg.第三年可达2.7kg。南方大口鲶适应低温能力强.在全国南北各地均能野外自然越冬;食性可由摄食活鱼、虾,转变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国内外销售市场广阔,出口创汇潜力大,经济效益高,亩利润是养殖常规品种的4-6倍。现池塘较大面积养殖水平,亩产已达到250~300kg,高产达到460kg。  相似文献   

14.
正由于鳜鱼摄食习性十分奇特,自开食起终身以活鱼虾为食,人工规模养殖鳜鱼需配套生产一定数量的饵料鱼,且饵料系数在6~8左右,养殖成本较高。为了探索降低养殖成本的方法,笔者提出了间接喂饲利用膨化饲料技术,即在将饵料鱼投喂给鳜鱼前,让饵料鱼充分摄食高质量的膨化配合饲料,使配合饲料进入鳜鱼体内,达到鳜鱼利用配合饲料的目的。经过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  相似文献   

15.
鲟鱼在自然水环境中主要以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为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当鲟鱼苗经过10天左右的活饵培育,鱼体重增加到1克左右时,采用配合饲料进行饲养,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且可以避免因投喂单一活饵引发的各种疾病。鲟鱼配合饲料驯化就是经过人工调整投喂活饵和配合饲料比例的方法,使鲟鱼由摄食活饵的天然习性逐渐转变到接受配合饲料。现将驯化的常用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1.正常鱼的行为表征①水面无鱼。池塘、网箱养鱼,水面不见鱼上浮、跳跃、狂游、乱窜等现象,说明水质好,鱼正常无病。②摄食旺象。在投入饲后,鱼游集食场吃食,鱼群密集争食,鱼体互相拥挤、叠层,但不跳跃、不乱窜、不散群,很安稳,这说明鱼正常。反之,鱼摄食不旺或免食即预示着鱼不正常。③生长正常。鱼在正常摄食后,投喂颗粒配合饲料10天后,能见到鱼明显增长,这说明鱼正常。投饲料15天后,鱼生长缓慢,说明鱼不正常,应检查饲料质量,投饲料数量、次数和鱼病。2.病鱼行为表征①跳跃。春片鱼种及新定塘鱼种,在上午及傍晚…  相似文献   

17.
甲鱼是以肉食为主的杂食性水生动物,其食性十分广泛。既摄食动物性饲料,又摄食植物性饲料,广开饲料来源,发展甲鱼养殖是一条成本低、效益佳的致富路。现就养殖场和专业户饲养甲鱼的情况,总结为:养、种、捕、诱、购、制、采七字饲养法。  相似文献   

18.
一、生物学特性暗纹东方鲀栖息于水体中下层,有胀腹、残食、钻沙、闭眼、咬尾、呕吐、发声、洄游等习性;性成熟年龄为2-3年;属肉食性偏杂食性鱼类,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驯化摄食鳗鱼饲料等配合饲料;生存温度为8-36℃,最适宜温度为16-27℃,致死温度为7℃;pH为7.4-8.6;养  相似文献   

19.
口服药物治疗鱼病,就是将药物拌入饲料中制成药饵来进行给药,或者在投饵时临时将药物拌入饵料中,这种方法用药量少,操作方便,不污染环境,对鱼体不产生应激反应,是一种能发挥吸收作用的投药方式。但对于摄食活性生物饵料的鱼类和滤食性鱼类,不能摄食药饵,则可采用间接法来防治鱼病,即先将药物投放到饵料生物中,鱼类通过吞食饵料生物而摄食到药物,使药物间接发挥作用.从而达到防治鱼病的目的。如鳜鱼、乌鳢、翘嘴红鲐、黄颡鱼等肉食性鱼类,如果不投喂配合饲料,仅投喂饵料鱼等活性饵料,则可采用间接法防治鱼病。  相似文献   

20.
<正> 饲料是发展养鱼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池塘养鱼中,除了施肥繁殖鱼类的天然食料生物外,还必须投喂人工饲料,才能满足各种养殖鱼类对食物的需要,以进一步提高鱼产量。 饲料的主要营养成分为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维生素。这些营养成分在鱼体内的作用,或者分解产生热能,以推行体内外的活动,或者综合构成复杂的物质以增补新的体组织。所以饲料不仅是鱼类维持生活所必需,也是生长、繁殖、肥育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养鱼工作者必须通晓养殖鱼类的食性和营养上的需要,以及各种饲料的营养作用和加工调制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合理利用饲料,以满足鱼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必须的营养,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鱼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