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 南方地区罗非鱼冬季发病死亡的原因及防治 一般来说,罗非鱼的生存温度在15℃—37℃,而致死温度在10℃以下,南方地区地处热带与亚热带边缘,冬季平均气温在15℃以上,偶有冷空气侵入,气温骤降也是相对  相似文献   

2.
<正> 一、草鱼冬片的免疫防病 在低温情况下(8℃-20℃),草鱼新陈代谢较弱,通过注射或浸泡接种途径使草鱼获得有效抗原免疫剂量,经过5—30天以上的低温(10℃—15℃)诱导,使注射或浸泡草鱼完成初次免疫应答反应,在温度提高时(20℃),鱼体的免疫抗病力水平能得到迅速加强,产生足够的能抵御草鱼致病病毒和细菌感染的相应抗体,达到减少二龄草鱼发病机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正> 一、第一个发病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 这个阶段发病的南美白对虾主要是放早苗的南美白对虾。一般规格在5—7cm之间。池水水温在23℃—25℃左右。浮游生物繁生迅速,底栖生物密度较高;池水pH值都在8.6以上;水色多呈浓绿或茶褐色。由于大多虾农担心过早投饵容易污染池底,败坏水质,所以投饵量往往严重不足;且营养较单一,一些养  相似文献   

4.
<正> 锚头鳋主要危害草、链、鲤和鳗鱼,尤其对鳗鱼危害很大。该病终年可见,夏秋两季最为严重,发病最适水温20℃—25℃。鱼被寄生后,出现烦躁不安,游动缓慢,虫的头部钻入鱼体部位发炎、红肿,引起组织坏死,水霉侵入伤口,繁殖丛生。当大量感染时,鱼体象披上蓑衣一样消瘦,失去食用价值。7—10厘米长的幼鱼苗如有3—5个锚头鳋寄生就会死  相似文献   

5.
<正> 云斑鮰,又称褐首鲶,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近年来,我区许多农民纷纷引进养殖。2002年,暴发了出血性腐败症,损失很大,挫伤了广大养殖户的积极性,为此笔者把该病的发病情况及防治措施整理如下,以供参考。 一、病原 嗜水气单胞菌。 二、流行情况 该病流行水温10℃—36℃,尤其在高温季节,水温28℃以上最为流行。发病快,疗程长,易出现反复、感染率高,死亡率更高。城关镇一养殖户的1.5亩池塘,7月27日  相似文献   

6.
<正> 第六讲 水产动物的细菌性疾病(一) 一、气单胞菌病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大小为0.6-1.1×0.9~(-6)微米,极端单鞭毛,能运动,无芽胞。发育温度5℃—40℃,28℃—30℃最适宜;pH6-11内生长,最适为7.2—7.4。  相似文献   

7.
<正> 刀额新对虾俗称“基围虾”,其壳薄体肥、肉质鲜美爽口,胜似中国对虾,国内外市场十分畅销。它属广温、广盐性虾类。耐温范围为10℃—35℃,秋季水温降至6℃—7℃也能生存,最佳生长温度17℃—32℃,适宜盐度范围0‰—35‰;对低氧忍耐强于对虾,能在pH7.0—9.0水中正常生活。其食性为杂食偏动物食性。在幼虾阶段食性与对虾一样,成虾时期捕食以桡足类、多毛类为主,也摄食人工合成饵料和其它有机碎屑及底栖生物等。习  相似文献   

8.
<正> 刀额新对虾俗称沙虾。又名基围虾,属广温、广盐性虾类。耐温范围10℃一37℃,冬季水温降至5℃—6℃也能存活,最适温度17℃—32℃;适盐范围0—35‰;对低氧忍受力比对虾强,能在pH7.0—9.0水中正常生活。 现将其养殖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一、池塘条件与清整 选择面积3—50亩,水深1.5—2.5m,淡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中部,其东南部的长白山脉、地势高峻,其主峰白云峰海拔2691米,西北部属松辽平原范畴的冲积平原区,吉林省为温带季风区,由于地势的影响,大陆性气侯十分显著,冬季漫长而寒冷干燥;夏季短而温暖多雨;春季多风;年平均气温2—5℃,≥10℃积温平均为2100—3200℃;年均降水量为50O—600毫米,多集中于夏季;东部雨量充沛,西部降雨较少,且蒸发强烈;地下水丰富。  相似文献   

10.
<正> 采运鱼种一般宜在深秋、初冬或早春。 每当深秋、初冬或早春季节,水温一般在8℃—10℃,鱼种摄食量少,游动比较缓慢,消耗能量和氧气相对减少,鱼体肌肉、鳞片紧凑,因而是运输的最好季节。隆冬季节,水温太低,鱼种运输时往往造成鳞片裂开,体表充血,造成来春发病,故不宜采运。每年的清明节以  相似文献   

11.
<正> 鱼类肠炎病,俗称“烂肠瘟”,在我国流行广、危害大,在水温20℃以上时,水质浑浊,污物较多的水体中最易发生。该病的流行期一般为4—9月份,7—8月高温期最易感染吃食性鱼类,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鱼等,鲢、鳙鱼偶有发病。由于此病常与烂鳃、赤皮、出血等病并发。死亡率一般为70%以上,养鱼历史较长的地方,或没有经过清塘消毒的老鱼塘,危害更严重。  相似文献   

12.
<正> 鲢鳙鱼的暴发性流行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病害。此病流行地区广、季节长,且危害鱼类最多,尤其对鲢鳙鱼危害最大。每年2月底至11月份为流行期,水温在9℃-36℃之间易发病,尤以水温28℃左右发病最为严重。此病涉及几乎所有经济鱼类,从鱼种到成鱼,广泛流行此病。在我们英山山区近几年几乎年年发生此类病害,广大养殖户深受其害,有的水面发病后几乎“全军覆没”,  相似文献   

13.
1、病原:病原体分三类:(1)鲁克氏耶尔森氏菌;(2)嗜水气单胞菌;(3)弧菌等革兰氏阳性菌。2、症状:病鱼体外全身充血,眼球突出,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内有大量淡黄色或红色腹水,严重贫血,肝、脾、肾肿大,有的鲆鳞片竖起,肛门处拖粘液便,症状表现多样化,有的甚至肉眼看不见明显症状就死亡,呈超急性感染。3、流行情况:上述菌为温水型细菌,从5月—10月份发病,水温在9—36℃之间,水温28℃左右发病最为严重。尤以老鱼塘为甚,主要危害鲫、鲂(鳊)、鲢、鳙鱼类,也危害草、鲤等鱼类。该病是我国养鱼史上危害最严重的疾病,死亡率为10?%,发病严重的可达…  相似文献   

14.
<正> 当春季气温在15℃—25℃,水温在20℃左右时,是引进、运输甲鱼苗种的最佳季节。搞好甲鱼苗种的放养,笔者认为,必须做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养殖池的选择 放养幼鳖,土池一般在500—1000平方米为好,水泥池一般在200—500平方米为好。 放养亲鳖,土池一般在1000—2000平方米为好,水泥池一般在600—1000平方米为好。幼鳖池深在1.5米,亲鳖池深在2米为  相似文献   

15.
西施舌——养殖前景看好的名贵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西施舌俗称海蚌、红蛋、沙蛤,是一种双壳类经济软体动物。它形似海蛤,贝壳略呈三角形,壳表光滑,具有黄褐色发亮外皮,壳表呈紫红色,喜欢生活于低潮线附近至浅海10m左右水深的细沙质或泥沙质海底中,通常营埋栖生活,栖息深度可达6—7cm。其适应水温为8℃—30℃,最适水温17℃—27℃;适应盐度一般为17‰—25‰。,西施舌的繁殖季节一般在春夏之间,广东、福建则在4—7月份。它个体较大,一般个体重50—  相似文献   

16.
<正> 淡水鲳足热带与哑热带的食用和观赏兼备的大型热带鱼类之一,其养殖水温20℃—33℃,最适生长水温26℃—30℃,最低临界温度为12℃,一般适宜在地热温泉、工厂化余热水中保种越冬,这里给大家介绍的是温室越冬管理技术,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 梭鱼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北多,南少,性活泼,喜跳跃。栖息于河口及港湾内,并可进入淡水。幼鱼喜欢集群,有明显的趋光性及趋流性。梭鱼适盐范围为0‰~38‰,能在水温3℃—35℃的水域中生活,最适水温为12℃—25℃。 梭鱼的繁殖季节各地有异,渤海湾为4月底到6月初,浙江为4月初至5月初。性成熟年龄雄鱼为2—3龄,雌鱼为3—4龄。幼鱼以浮游动物为食,成鱼以硅藻和小型生物为食。人工  相似文献   

18.
<正> 日本北海道水产食品研究所发明了一种保存鲜鱼的简便方法,其做法是:将醋酸钠按照当时气温不同的情况配制成水溶液—气温30℃以上时配制浓度为5%—7%的水溶液;气温在29℃以下时配制成4%—5%的水溶液,配好的醋酸钠溶液PH值为7—10,然后将鲜鱼放在  相似文献   

19.
<正> 一、生物学特征 1、生活习性:性喜阴暗,日伏夜出,喜跳跃,能生存水温为1℃—38℃,最适生长温度为15℃—30℃,低于12℃停止摄食。 2、食性:贪食,喜食动物性食料,但经驯化也食死的动物尸体及人工配合饲料(福星牌浮水性花星鱼专用饲料)。  相似文献   

20.
<正> 鱼类离不开水,水体是鱼类生活的环境,其水质的好坏与鱼类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不良水质会影响鱼类的生长,在渔业生产中应严格控制,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1、水温高低与温差较大:每种鱼类都有其最适宜生长的水温,如青、草、鲢、鳙、鲤、鲫等鱼最适宜生长的水温为23℃—28℃,罗非鱼为25℃—32℃,虹鳟为10℃—18℃,水温过高过低都会影响其生长,甚至致病死亡。因此,夏季若水温超过鱼类生长适宜温度时,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