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在夏秋高温季节捕鱼,俗称捕“热水鱼”。由于此阶段水温高,鱼类活动力强,耗氧量大,不易密集等,是一项技术性较高的工作。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捕前准备。捕前一天应适当减  相似文献   

2.
随着水产品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高,保证鲜活鱼的常年上市,已经成为广大养殖者的普遍共识,但是在“热水鱼”的起捕过程中,由于是高温和鱼病多发季节,养殖者住往会因操作不当而导致鱼病的发生,甚至出现泛塘现象.从而使“热水鱼”的起捕变得得不偿失,下面就“热水鱼”的几种起捕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介绍,养殖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捕捞工具和捕捞方法。  相似文献   

3.
围栏养鱼是近年来蓬勃兴起的一种高效水产养殖方式。在围栏水产养殖生产中,栏养的起捕比池塘或网箱难度大,在捕捞围栏养鱼时,若充分利用网具、钓具等多种捕捞方式,可大大提高捕捞效率。 一、刺网捕捞法 捕鱼时,将长方形的刺网横亘河道或湖荡中,能使鱼自动或被拉上网。这种渔具若使用得法,可将围栏的大部分鱼类捕起。使用方法是:  相似文献   

4.
<正> 改革农村池塘养鱼方式,实行混放密养“斤两鱼种”、“一次放足,分批捕捞”、多层次、高密度、立体化养鱼的科学方法,能获得亩产鱼1000多kg、收入超万元的显著效益。其要点是:  相似文献   

5.
<正> 进入秋季后,池鱼多已达到商品规格,池塘载鱼量趋于饱和,为减轻池水的载鱼负荷,应将池鱼陆续捕捞上市。但盲目捕捞会造成生产事故。因此,必须掌握捕捞“热水鱼”技术,主要是做到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6.
池塘在混养和密养的基础上,为延长和扩大利用时间和空间,使混养种类、规格进一步增加,池塘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始终保持一定的密度,保持较合理的容纳量,最大限度地发挥水体的生产潜力,这就需要轮捕轮放。轮捕轮放是池塘养殖获得高产高效的重要措施之一,特点是一次放足,分批捕捞,捕大补小。一、原理分析轮捕轮放一般从每年6月开始,到年底结束,夏秋季节更应重视。夏秋季节水温高,是鱼类主要生长季节,投饵施肥量大,水中有机物增多,水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质肥,鱼类通常吃食活跃,食量大,生长快,密度增大,排泄物增多,水质易污染,并且夏秋高温季节气…  相似文献   

7.
<正> 池塘拉网捕鱼,是养鱼过程中一种常用的捕捞方法。在拉网作业中,除网具的长短、高低、网目的大小应与池塘的大小深浅以及所捕对象的大小相匹配外,若能掌握以下操作技巧,将会大大提高鱼的起  相似文献   

8.
利用池塘进行反季节养生能取得较好的效益。本文以宁固市城郊农民余某1997年通过低价车囤养白鲫、套养淡水白鲳、轮捕“热水鱼”高价上市等手段,获得亩纯利3千元为材料,浅谈“一年多茬”反季节养鱼的一些体会,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改春放冬捕为常年轮捕轮放。即改变春季投放鱼种,元旦或春节于池捕捞的习惯,做到市场鱼价高时,常年随时网捕。有两种方式:一是一次性放足鱼种,辅大留小;二是多次放养鱼种,辅大补小。 二、改单一养鱼为综合养鱼。即改单一养鱼为以鱼为主,鱼畜禽草综台经营,做到水中养鱼,水面养鸭,池埂(包括陆地)种草养猪。每亩水面配猪  相似文献   

10.
<正> 每年由于鱼的浮头,各地池塘死鱼的损失极大,但通过巡视池塘,从看季节、看天气、看鱼类、看水质变化的综合分析,能够预防解救鱼的浮头,可以免于“一勿穷”灾难。 一、看季节 高温季节,下午或傍晚下雷阵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易缺氧和浮头。夏秋季节,天晴白天吹南风,气温高,到夜间转北风,气温急骤下降,渔民称“南撞北”,浮头习以为常。  相似文献   

11.
<正> 轮捕轮放是池塘养鱼所采取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它不仅可以提高鱼产量,加速养鱼生产资金周转,还可以为来年养鱼再生产套养部分大规格鱼种。同时,通过夏秋季适时轮捕,又可起到补充夏秋季市场鱼货供应的作用。 轮捕轮放,是在一次放足的基  相似文献   

12.
<正>高效养殖池塘冬季清淤,是渔业生产上首要的工作措施,它直接影响着养殖鱼类的成活率、生长速度、产量和效益的高低。一、池塘淤泥的危害1、池塘淤泥淤积使池塘深度变浅、存水量减少、鱼类生活水体缩小,载鱼量下降,直接影响养鱼产量。2、造成池塘水体严重缺氧浮头。由于淤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夏秋高温季节,有机  相似文献   

13.
<正> 春季是池塘放养的关键季节,春季池塘养鱼的技术要点是: 1、清塘消毒 鱼种放养前要进行清塘消毒。池塘清整包括:清除过多的淤泥、加固塘坝、疏通进排水渠道、搞好进撑水口的防逃设施等。池塘消毒选晴天进行,在放鱼前10—15天每亩用生石灰75公斤加水化开后趁热全池泼洒,可以起到杀灭病原体预防鱼病和改善水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 池塘养殖的河蟹进入秋季,大多要捕捉上市。为了确保上市质量和经济效益,在捕捞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捕捞要适时:在我们地区一般以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是捕蟹的最佳季节。在此时,河蟹完成了成熟蜕壳,基本上没有软壳蟹,而且壳质坚硬,蟹黄丰满,捕捞时不易受  相似文献   

15.
进入秋季,成鱼多已达到上市规格,实行精养高产和实行轮捕的池塘,此时的载鱼量已达饱和状态,可以分批网捕上市。既能减轻池塘的载鱼“负荷”,有利鱼类生长,又可卖出好市价,提高经济效益。秋季的气温水温仍然较高,鱼类活动力强,吃食旺盛,耗氧量大,此时网捕“热水鱼”需要掌握技巧。  相似文献   

16.
夏季捕鱼俗称捕捞“热水鱼”,可以及时稀疏养殖密度,使池塘鱼类容纳量始终保持在最大限度的容纳量以下,延长和扩大池塘的饲养时间和空间,缓和或解决了密度过大对群体增长的限制,促进鱼类快速增长;同时,夏季卖鱼可避免养殖后期,上市淡水鱼相  相似文献   

17.
<正> 夏、秋季节,精养池的载鱼量达到饱和状况,同时此时一部分成鱼已达上市规格,应及时捕捞上市,这样既利于鱼类生长及大规格优质鱼种培育,又可减轻池塘的载鱼负荷。夏、秋季捕捞热水鱼应把握以下几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抓好热水鱼起捕,是降低高温季节发病和泛池死鱼,提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但高温季节鱼类新陈代谢旺盛,耗氧量大,不耐长时间密集,往往因操作缓慢或不慎,引起鱼群大量伤亡。因此,捕捞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正> 为了普及提高池塘养鱼高产技术,提高池塘养鱼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短期内迅速提高全县鱼产量,创造更大的养鱼效益,我站于1997年承担了山东省海洋与水产厅下达的“池塘养鱼中产变高产技术开发”丰收计划项目。其计划指标是“开发池塘面积333.3hm~2,每667m~2产鱼300kg,增产幅度50%。根据我县池塘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各项管理措施。现将开发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轮捕技术是水产养殖提高产量和效益的一条重要技术措施,夏、秋季捕鱼、虾称捕“热水鱼”。由于这时气温、水温高,鱼、虾等水产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