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晖 《经济研究导刊》2013,(13):159-160
近几年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正以一种与时俱进的步伐进行融合,从而衍生出科技金融这一新兴学科。在当今社会中,科技和金融是经济发展的两大动力,科技和金融的有效结合对于各地区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结合科技金融的理论,根据江西省科技金融发展现状,分析江西省科技金融发展的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取国内专利申请代理量和专利授权量作为衡量指标,运用广义差分回归分析对2000-2015年间江苏知识产权服务业对科技创新的贡献进行测度.研究表明,该期间江苏知识产权服务业对区域科技创新的贡献率约为17.34%,证实江苏知识产权服务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技创新,应大力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  相似文献   

3.
张莉 《经济问题》2012,(8):93-96
为了对我国货币政策等综合因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展开分析与研究,采用国家统计局和相关部门公布的关于货币供应、经济发展总量、黄金价格、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等综合信息作为分析的基础数据(整个基础数据的时间跨度为1995年至2011年)。通过对上述数据的综合分析,从宏观层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货币供应等综合因素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针对上述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采用Eviews6.5分析工具,确定了人民币汇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黄金价格、上证指数、M2对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因果关系,由此确定了VAR模型的最终形式。基于该VAR模型,确定了中国货币政策等综合因素对经济发展的滞后周期为两个自然月。最后,针对上述VAR模型展开深入研究,为我国经济稳定、持续、高效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SWOT分析及创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一个包含诸多要素的关系系统。对江西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优势、弱势、机遇、挑战进行分析,对探索与建立江西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创新模式并有效开展农村科技服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知识生产函数理论基础上,依据我国1990年~2009年农业科技创新时序数据,检验变量平稳性及协整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变系数状态空间模型,刻画农业科技创新投入要素贡献的动态效应。结果表明,1990年~2009年研发支出和研发人员的产出弹性呈现出完全相反的趋势:研发支出贡献为正值,并自1994年以后一直稳步上升;而研发人员贡献为负值,从1992年开始一直下降,直到1999年才开始逐步收敛于一定值且持续至今。研发支出和研发人员要素稀缺性、质量差异以及农业科技发展的特殊性导致农业科技创新投入要素的产出贡献呈现不同的趋势与阶段特征。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作用,江西省要在中部地区崛起,提高高校科技成果对经济的贡献,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江西省高校科技的投入产出和江西省高校科技贡献率的情况,对提高江西省高校科技贡献率提出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7.
创新环境与区域创新能力相辅相成。良好的创新环境可以整合创新资源,形成创新合力,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创新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对河北省创新环境对创新能力的贡献测度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创新环境各要素对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都非常明显,但影响程度各异。提升河北省的区域创新能力可以环境为视角,通过创新环境的改善来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还应抓住重点,加强经济基础环境和市场环境建设以及环境各要素的整合,提高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8.
科技创新指数对人均GDP与GDP的增长均呈现正的推动作用;人均政府支出、市场化指数对科技创新起明显推动作用,而人均居民消费支出、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对科技创新的作用统计上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聂艳晖 《技术经济》2006,25(12):49-51100
技术和制度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对经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制度性因素而非技术性因素。本文以索洛-纳尔逊同期模型为基础,试图建立包含资本、劳动体现型技术进步的生产函数模型,进而对制度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进行测度。  相似文献   

10.
自2009年开展第二次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资源清查后,我国科技统计制度全面转变为R&D资源统计,这标志着我国科技创新投入研究进入了以R&D资源为核心内容的新阶段。本文以吉林省为例,以R&D资源投入为典型指标,对吉林省科技创新投入的规模、强度和效果进行分析,发掘若干制约因素,并从加强资源集成、突破重点环节、创新机制体制等方面进行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旅游产业对地区经济贡献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江西旅游业对地区经济发展贡献日渐提高,但是否可定位为支柱产业,需要客观地评价旅游产业的经济贡献。以支柱产业的经济贡献标准为出发点,用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需求收入弹性、就业容量、行业关联度四个指标构建旅游产业经济贡献评价体系,并对江西省旅游产业经济贡献进行实证分析结论:目前江西省旅游产业宜定位为“准支柱产业”来培育。  相似文献   

12.
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在分析高校科技创新团队与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上,选择高校2004—2008年度教育部创新团队数据,作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研究样本,选取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中国大学科技创新竞争力排行榜数据,作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研究样本,计算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数量与科技创新能力分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发现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数量与科技创新能力分值具有高度的正相关关系,并据此提出了发展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采用拓展了的Network-DEA分析法,选取2009—2013年的全国高校科研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对我国省际高校科技创新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进行经验分析.研究表明,全国省际高校科技创新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普遍偏低.从总体看,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存在明显的区域分化特征,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此外,高校科技创新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仅取决于创新要素的投入,还受制于高校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率,而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普遍偏低是制约高校科技创新对地区经济发展实现有效支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江苏确立沿海开发战略,海洋经济发展呼唤高层人才,沿海开发催生高校发展机遇,地方高校如何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如何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以科技创新为主导,以服务贡献求发展,淮海工学院办学实践提供了一种探索模式。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08—2018年我国30个省份(因数据缺失,不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探究了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各地经济发展影响的路径,将产业结构升级作为中介变量,并细化为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探讨科技创新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传导作用,以及将我国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进行区域异质性的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均能显著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且产业结构升级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中介变量的作用;②东部地区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完全是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来实现的,而西部和中部地区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部分是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来实现的;③东部地区的中介变量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在科技创新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完全的中介效应,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高级化表现出部分的中介效应,产业结构合理化表现出完全的中介效应,而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均表现出部分的中介效应;④东部地区对外开放是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固定资本投入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影响较大,应继续加大固定资本投入,而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仍然处于追赶状态,大力赶超中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克服地域发展不平衡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6.
国内对科技基础条件与创新活动关系的研究,一般限于理论分析层面,实证研究较少。从实证角度,量化分析了我国科技基础条件对区域科技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加大科技基础条件投入力度、持续推进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建立促进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共享的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等学校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高等学校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存在诸多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从高等学校内部、市场及高等学校外部(国家政策及社会文化)3个维度构建我国高等学校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8.
创新理论最早由熊彼特提出,此后人们开始吸收其观点,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但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出现了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断层,大学等科学研究机构并未真正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发挥其应有作用,企业也未能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研究成果,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企业和大学等科学研究机构都忽略了产学研创新的重要性。就以上问题,对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依托下的创新型经济进行阶段性解读。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考察我国IT产业的高科技大中型企业科技活动,发现科技投入对效益类创新的贡献在IT各行业间没有差异,但是,相比于资金投入,科技人力资源的贡献更大;而科技活动的人力投入对技术类创新的贡献在IT行业间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增加科技人力资源的总量是提高IT产业创新能力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区域科技创新波动性与周期性的界定和测度是创新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领域的一个亟待深入探讨的问题。目前大多数学者对于区域科技创新的研究主要基于静态层面,而区域科技创新是一个动态、复杂的系统过程。基于熊彼特的创新周期理论,区域科技创新波动性与周期性的内涵界定,构建了区域科技创新波动与周期测度的工具和模型,运用统计改革后的深圳南山区科技创新季度数据对区域科技创新短期的波动性与周期性及其特征进行了全面的测度。结果表明:区域科技创新波动具有周期性,不同阶段的创新波动与周期特征完全不同,政府应根据区域科技创新波动规律与周期性规律,采取更具时效性的科技创新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