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贿赂犯罪是世界范围内腐败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我国贿赂犯罪呈现出新特点,贿赂方式多样化、国际化,贿赂犯罪的内涵和外延也有待法律更合适地界定。对这些新问题的研究,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打击贿赂犯罪。从犯罪构成四方面对贿赂犯罪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探讨,对我国贿赂犯罪立法和司法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我国刑事审判关于量刑情节适用的论述,指出了我国现行刑法中量刑情节规定存在的问题,并从立法的角度,就完善我国量刑情节的刑事法律制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犯罪情节是犯罪构成共同要件以外的,体现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行为人的反社会属性程度,并影响定罪量刑和行刑的各种主客观的事实总和。犯罪情节虽然不是犯罪构成要件,但它对量刑幅度、刑种选择有重要的影响,公正的量刑幅度的取舍,恰当的刑种选择,离不开对犯罪情节的全面正确把握。探讨犯罪情节与量刑的有关问题,对于健全我国刑事法制,对于打击犯罪、保护人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关于贿赂罪,我国现行《刑法》规定有行贿罪等6个罪名。这些罪名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分析比较其中相近易混的罪名对完善立法和司法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应修改《刑法》有关条款、归并单位行贿罪和介绍贿赂罪,以更好地从严打击贿赂犯罪。  相似文献   

4.
1997年<刑法>规定了单位犯罪,但何谓单位犯罪,并没有明确界定,导致司法实践中对单位犯罪主体的认定产生困惑.应在立法层面对单位犯罪的含义予以明确界定,同时修改使用法人犯罪名称.对1997年<刑法>列举的单位犯罪主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也应通过司法解释的方法予以明确范围,从而真正体现罪行法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是在前苏联的犯罪要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前苏联刑法界关于犯罪构成问题的基本理论主要有:第一,犯罪构成是主客观要件的总和。这些主客观要件是指犯罪客体、犯罪客观要件、犯罪主体、犯罪主观要件。它们互相联系,构成了犯罪构成的整体。第二,犯罪构成是刑事责任的唯一根据。如果在某人的行为中具备犯罪构成,那便有根据对他适用刑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成立犯罪所必要的一系列事实特征的总和,这种总和是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的唯一根据。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我国无论在刑法理论还是司法实践中,都存在着"重受贿轻行贿"的思想,究其原因有多方面,其中,行贿罪在立法上的先天不足是其根源,具体而言,规定"谋取不正当利益"为行贿罪的必备要件及行贿罪的客观方面--"给予财物"行为之现有立法规定已不能适应刑法惩治新型行贿犯罪行为的需要.本文立足这一现状,从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对完善我国行贿罪立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一些不良的经营者为了谋取商业利益,采取贿赂手段拉拢受贿人,致使商业贿赂现象愈演愈烈。商业贿赂犯罪呈逐渐上升趋势,严重破坏了原本良好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剥夺了其他同行业经营者的公平交易机会。本文从商业贿赂犯罪的形成原因入手,探讨我国刑事立法之不足,提出了完善我国商业贿赂犯罪的刑事立法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金融刑事立法活动十分积极,而司法实务部门对金融犯罪新罪名的适用却相当谨慎,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刑事立法与司法错位,导致法律虚置现象;犯罪构成要件不甚明确,立法技术有待提高;刑事政策宽容,司法非犯罪化;金融刑事司法人员专业素质的局融陛等等。因此需要做到:协调金融刑事立法与司法,注重立法效绩,加强司法人员专业素质培养,探索金融刑事司法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9.
商业贿赂犯罪是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犯罪形式.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商业贿赂犯罪也逐渐蔓延,为了打击日益猖撅的商业贿赂犯罪,本文试从商业贿赂犯罪概念出发,阐述了其特征以及完善措施,以期对我国的司法实务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
金融欺诈犯罪包括金融诈骗罪和虚假陈述型金融欺诈犯罪.从犯罪所侵害法益(1)的属性来看,金融诈骗罪属于财产型犯罪,不应当规定在<刑法>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虚假陈述型金融欺诈犯罪属于破坏金融交易秩序的犯罪,不应当规定在第四节"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中.我国金融刑法应当贯彻法益标准,改造金融欺诈犯罪的立法体系,使各种犯罪实至名归.  相似文献   

11.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其在全球的蔓延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的制度失灵密切相关。IMF的权力结构主要体现了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利益,导致IMF维护国际货币体系稳定的基本功能失效。虽然IMF进行了改革,但美国在IMF权力结构中仍具有明显优势。重建危机后的国际金融新秩序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作为全球金融风暴的中心和世界经济的火车头——美国经济的走势无时无刻不在牵动着国际社会敏感的目光。而令人欣喜的是,最近公布的多重数据显示出了美国经济正呈回暖迹象,不过,由于就业市场与宏观经济大势相背离,美国经济究竟以何种方式复苏和复苏的效果如何就更加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13.
叶芝作为后期象征主义的代表,其作品的现代性却颇具争议。分析叶芝作品的浪漫主义抒情传统,并结合其象征主义的发展和面具理论的应用,可以看到叶芝不断追求自我创新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14.
美国金融衍生品的异化与监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衍生品的异化是导致美国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美国金融衍生品过度脱离实体经济,导致高杠杆性、定价的扭曲性、风险的隐蔽性和欺骗性。因此,中国应当坚持安全优先的监管理念,提高金融衍生品的透明度,适当限制金融衍生品的种类,稳步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  相似文献   

15.
美国反洗钱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反洗钱工作力度,反洗钱和反恐融资工作逐渐走上正轨,但与该领域的国际标准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美国作为全球反洗钱领域的带头羊,其反洗钱的运作和手段确有高明之处。夏我们要善于学习和借鉴国际经验,不断发展与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反洗钱机制。  相似文献   

16.
美国企业大学研究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末,美国企业大学获得了迅速发展,它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社会经济、化、教育的发畏,促进了传统高校的改革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从美国大学的发展历程来看,美国企业大学具有普遍性、多元化、产业化、国际化等特点.目前,企业大学在我国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我国应借鉴美国经验,注重人才的在职培训,企业在筹办企业大学时要量力而行,注重实效,并鼓励高校积极参与企业大学的办学.  相似文献   

17.
《化身博士》是斯蒂文森的代表作,以悬疑、恐怖著称。通过叙事视点的巧妙运用、叙事节奏的准确把握及悬念巧合的合理设置,表现了斯蒂文森对人性善与恶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集体认同构筑下和谐的国家间关系是国际秩序的最高境界,而这种境界就是和谐世界,和谐世界正是这种集体认同的集中体现。"和谐世界"的提出及其认同的建构对于新兴大国而言,意义十分重大。努力运用和谐世界这一超越旧式冲突思维的新理念来构建集体认同这正是中国和平发展的应有之义。为此,中国需要与美、日两国加强战略互信与合作、实现认同变迁与认同磨合,才能突破历史上大国崛起所致的冲突定式,实现合作共赢式的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中国和美国为研究对象,通过选取入境旅游市场占有率、旅游偏好、国际出游比例和旅游吨位指数4个指标来定量划分和对比中国与美国的国际旅游关系圈层。研究发现,美国的入境旅游业由少数客源市场垄断,而各客源市场在中国入境旅游市场所占比例均较低。对两国有强偏好的市场多为其邻国或近国,对美国有弱偏好的国家明显少于中国;两极与其国际旅游圈的关系可分为对称和不对称两种形式。另外,通过对比两极国际旅游圈,美国旅游业显示了其成熟、稳重和强大的实力,其市场的帕累托分布和长尾效应都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未来指示;在中美国际旅游全球大市场的比较中,各国在中国的入境市场占有率普遍较高,而对美国的旅游偏好相对较强,即相对于美国而言,各国对中国旅游影响要大得多;从旅游吨位指数角度看,美国的吨位指数近乎我国的3倍,显示了其强劲的旅游实力。  相似文献   

20.
以中美两国GDP增长率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其时变谱函数并联系经济现实,对两国各自的经济波动情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中美两国GDP增长率间的时变增益函数,分析两国经济波动间的相互影响。结果显示,2008年以前美国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在逐渐减弱。即使发生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美国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主要集中在出口行业,美国经济受中国的影响在持续增加,并且这种影响主要集中在产业结构和社会消费习惯等方面。目前,这种影响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