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受世界经济增长放慢的拖累,新加坡今年的经济出现了衰退,时至今日仍没有好转的迹象。新加坡贸易和工业部长最近宣布,该国前瞻指数表明经济将继续疲软。据新加坡政府公布的数据,今年第二季度,该国经济比第一季度萎缩10.1%,第一季度比前一季度萎缩11%,因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而陷入技术衰退。第二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比去年同期下降0.9%,高于上个月初步估计的0.8%。第一季度则大大低于去年同期11%的增速。国内生产总值出现负增长,失业率正在攀升。今年第二季度,新加坡有5600人失业,比第一季度的3248人多7…  相似文献   

2.
王磊 《中国报道》2010,(8):75-75
不久前,新加坡政府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比去年同期增长15.5%,比上一季度增长38.6%,成为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复苏速度最快的国家。强劲的经济复苏,也让新加坡有史以来首度登上瑞士洛桑管理学院世界竞争力排名第一的宝座,新加坡政府过去10年来积极推动产业和海外市场多元化的努力,  相似文献   

3.
越南登革热患者大幅度增加据印度尼西亚中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第二季度,印尼的经济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52%,比第一季度提高0.18%。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为3.52%,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66.5万亿盾(约合433亿美元);如果以累积方式计算,印尼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长率比去年同期增长3.37%。印尼前任工业与贸易部长卢胡特日前宣布,政府已重新调整今年的出口增长率。照今年上半年的出口形势来看,全年的出口增长率将大大低于原先7%的预计,估计只有2%~3%。卢胡特说,受今年美国经济…  相似文献   

4.
新加坡今年第一季度销售新住宅1175套,比上季度的870套增加了35%。  业内人士认为,第一季度新住宅销售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房地产开发商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降低了房屋价格,从而刺激了买气。新加坡城市重新规划局估计,第一季度该国私人房地产的价格下跌了3.7%左右,去年第四季度新加坡私人房地产的价格下跌了2.8%。市场人士预测,今年第二季度私人住宅价格还会再跌3%~5%,导致上半年房价跌幅达6%~8%。  今年第一季度新加坡的房地产投资销售额约为10亿新加坡元(约合5.9亿美元),比上一季稍跌,比去年第一季度下跌了近6…  相似文献   

5.
《海外经济评论》2007,(33):34-34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Lee Hsien Loong)8目称,今年上半年新加坡经济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6%。新加坡政府目前的预计本国今年全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7%-8%,高于先前5%-7%的预期增幅。  相似文献   

6.
《海外经济评论》2007,(36):34-34
南非统计局28目在此间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南非今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率从第一季度的4.7%下降到4.5%,但仍高于经济学家此前预计的4.2%。 南非统计局认为,金融业、房地产、批发零售业和建筑业是推动南非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制造业的增速则有明显下降。去年同期南非的经济增长率为5.0%。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消息,在9月份之前房地产价格急遽增长之后,今年第四季度,新加坡住宅类房地产价格将会比去年同期微增3%。房屋价格上涨速度放慢是由于购买者缺乏兴趣,新建项目的数量低于预期以及当地股票市场不景气等原因造成的。房地产价格在1996年年中达到顶峰后,1998年第三季度跌到了谷底,今年以来已经回升30%~40%。在新加坡经济逐渐从衰退走向复苏的气氛中,9月份,新加坡政府宣布重新开始出售用于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土地。由于1997年年中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房地产价格一度暴跌,土地出售被政府停止了。分析家预测,…  相似文献   

8.
根据菲律宾国家统计协调委员会近日公布的统计数字,受今年1月份国内政权更迭及美日经济增长放慢等因素影响,菲律宾今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2.5%,比去年同期降低了0.8个百分点。  菲今年首季工业增长率仅为0.1%,与去年同期4.4%的增长率相比大幅下降。其中占国内生产总值22.3%的制造业增长率从去年同季的6%下降到2.4%。  占菲国民经济总值一半以上的综合服务业依然是菲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之一,今年首季其增长率为4.5%,较去年同期的4%有所上升;农林渔业有较大幅度增长,从去年同期的0.4%上升到2.3%。统计…  相似文献   

9.
《上海经济》2010,(9):79-79
美国:二季度GDP同比增长2.4%。 美国商务部7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二季度美国经济按年率计算增长2.4%。这一增速明显低于去年第四季度的5.0%和今年第一季度最新修正后的3.7%,也略低于经济学家此前预期的2.5%,表明美国经济复苏继续放缓。美国第二季度经济增速放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个人消费开支增长乏力,  相似文献   

10.
从今年前两个季度的经济数据变化趋势看,当前在通货膨胀压力不减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增长已经进入下滑通道:GDP一季度同比增长10.6%,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比去年第四季度回落0.7个百分点;二季度同比增长101%,增幅比去年第二季度回落2.5个百分点,比今年一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因此,当前在把防止出现全面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的同时.也应把防止经济出现大幅度下滑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内地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自今年第一季度的11.1%减慢至第二季度的10.3%,主要因为期间投资增长放缓。这是2009年第二季度内地政府推出4万亿元人民币的刺激方案协助经济重拾增长势头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首次减慢。  相似文献   

12.
1996年日本实际GDP增长率达到3.6%,是“泡沫经济”破灭后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日本各界备受鼓舞,然而好景不长,1997年第一季度实际增长率达到5.7%后,第二季度却猛然衰退到-11.2%,12分日本经济研究中心和日本经济新闻社均预测1997年日本实际经济增长率仅为0.1%,日本经济企画厅也发表报告说日本经济陷入踏步不前的状态,经济复苏近于矢折。  相似文献   

13.
新加坡电子产品出口大增本刊讯新加坡经济继第一季度增长11%之后,第二季度预计也增长10%。经济专家预测,今年全年的经济增长率可达10%左右,去年的增长率为9.9%。经济专家认为,经济大幅度增长主要是出口强劲推动的。六月份非石油产品出口总额在五月份劲增...  相似文献   

14.
香港经济持续复苏 近几个月来,亚洲几个国家和地区公布的经济数字大多向好。香港第二季度本地生产总值数据显示,在经济增长加快之余,通胀亦渐趋温和。实质本地生产总值增幅,从第一季度的2.9%升至第二季度的3.3%。另以本地生产总值(内含平减物价指数)计算,通胀由第一季度的1.4%,回落至第二季度0.7%。 分项数据更显示,大部分经济领域皆对第二季度经济带来支持,反映整体经济增长动力日趋稳固。本地消费增长维持于4.2%的理想水平,为经济增长的丰要动力来源。资本开支亦显著回升,凶为不明朗因素消退带动商业投资重拾升势,  相似文献   

15.
在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之际,国家统计局10月20日公布的前三季度我国经济运行数据显示,尽管今年前三季度的同比经济增长速度仍然高达9.9%,但是第三季度的数据下滑至9.0名,为近年来首次落入个位数区间。而在第二季度时,GDP增幅仍然高达10.1%,仅比第一季度下滑0.5个百分点,第三季度则比第二季度下滑了1.1个百分点。从浙江看,前三季度生产总值增长10.6%,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4.1个百分点,也创下了近年同期经济增长速度的最低点。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消息报》4月23日】危机仍在肆虐,毁灭性地打击着世界经济。它是全球性的,任何国家都不能幸免。各国的GDP都明显下滑,俄罗斯也是这样,2009年第一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经济收缩了7%。美国和英国情况大体如此,日本、乌克兰、拉脱维亚等国的情况更糟。但个别国家经济没有出现衰退,只是增速下降。如印度和中国放弃了10%以上的经济增长计划,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约为6.5%。  相似文献   

17.
第二季度经济增长持续理想 由于内需强劲及贸易盈余扩大,今年第二季度内地经济表现理想,按年增长高达9.5%,增幅只略低于第一季度的9.7%,整个上半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6%。这组数据足以减轻市场对内地经济硬着陆的忧虑。  相似文献   

18.
新加坡经济增长放缓新加坡经济经过连续两年的高增长后,开始冷却下来,今年首季增长放缓至7.2%。贸易及工业部发表的首季经济调查表明,制造业及建筑业等重要部门的增长较慢,遏制了1月至3月的整体增长率。制造业在第一季度增长8.3%,而去年同期的增长率为11...  相似文献   

19.
新加坡制造业旅游业创佳绩本刊讯新加坡制造工业总产值8月份比去年同期增长12.9%,高于7月份的10.6%增长率。今年头8个月累计工业生产总值,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2.6%。新加坡制造工业中最大的行业——电子工业今年头8个月的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25.2...  相似文献   

20.
《海外经济评论》2006,(30):9-10
中国经济持续膨胀,无法刹车。据国家统计局18日公布,2006年第二季度的GDP增长率为11.3%。作为单个季度,这是亚洲金融危机后的最大幅度增长。2006年上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是10.9%,大大超过去年同期的增长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