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中国农村正被过剩经济的阴影笼罩着,在过剩的经济条件下,农村社会心理表现出了一系列复杂的特质,这些特质给农业结构高速,农业市场化进程,农村精神明建设和农村社会带来了深刻而具体的影响。要解决中国的农业、农民和农业问题,千万不能忽视社会心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信息》2007,(23):28-28
中国在走向大国经济时必须面对结构性命题。当前我国处在工业化加速时期,这个时期不仅是结构变化最为突出的时期,而且也是社会矛盾最为尖锐、发展成本急剧上升的时期。从国际经验来看,各国工业化加速时期之所以也是社会矛盾最为尖锐、发展成本迅速上升的时期,与结构性原因有着极为深刻的联系。中国在走向大国经济时必须应对这种结构性挑战。为此,需要考虑两个层面的转变:一是发展理念的转变,即从单一强调经济增长、认为增长可以解决所有经济问题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世界性的通过中小企业政策转换,实现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目标,已成为当今的一股新潮流。虽然辽宁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是以大企业为核心而发展起来的重工业省份,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尤其是信息社会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如果一味地只重视大企业。而相对忽视中小企业的整合,  相似文献   

4.
从社会成本的角度看如何缩小东西部差距李彦和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以,国家的区域经济政策,既需考虑经济成本,经济效益,又要考虑社会成本,社会效益,应采取一种有宏观调控的能带动全国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以及积极向西推...  相似文献   

5.
浙江经济:人均六千美元的深层涵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伟 《浙江经济》2009,(6):14-18
各种迹象表明,中国经济尤其是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社会经济深处,正在涌动着强烈的大众高消费浪潮。而历史地来看,一个经济体一旦进入大众高消费阶段,往往会发生社会关注重心的变化、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折、“福利国家”理念的普及与强化  相似文献   

6.
"经济人"与"社会人"--透析经济学两种范式的人性假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邓春玲 《山东经济》2005,21(2):5-8,39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经济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两种不同的经济学范式,在对经济行为主体人性假设问题上迥然有异。“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对经济行为主体的最基本的假设,“社会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经济行为主体的假设。本文从经济学中的人性假设着手,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进行了比较分析,为发展和完善经济科学进行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卷首语     
《上海经济》2014,(10):2-2
"进步,意味着目标不断前移,阶段不断更新,它的视野总是不断变化的。"(维克多·雨果语)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如此。人们不难感知:一个城镇化的新潮正在中国奔涌。根据"经济学人智库"中国全析预测,中国城镇人口在2010-2030年将增加2.68亿,2030年中国的城镇人口将达到9.4亿左右。然而,一个严峻的事实是:人口老龄化、劳力成本增高和投资回报降低已经让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倍受压力;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相应的产生了相关社会责任的进一步思考.社会经济环境中易于"搭便车"的公共领域隐含了社会成本被推卸和逃脱,以至于转嫁给他人或社会的可能,所以约束社会成本和研究企业的社会效益,即企业社会责任,向所有与企业经营活动有利益关系的社会团体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如何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恰当的披露,成为人们倍加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认为只要经济上去了,所有的社会问题也会迎刃而解,而事实并非如此,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问题却更加突显:失业人数更多了、老龄化问题更多了,随之而来的各类社会保障问题也更为突显。  相似文献   

10.
转型研究和有限理性假设的适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流经济学家的理性假设有完全理性、有限理性、程序理性等等不同的词汇。虽然完全理性的假设在逻辑上不断受到挑战,然而,迄今为止完全理性假设的地位并没有动摇。本文从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研究的问题实际出发,探讨有限理性假设的适用性。有两个原因使得有限理性假设在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研究中成为必要的假设条件:一是时间约束;二是计划经济的他组织结构。转型时期经济主体有限理性行为的特征是:行动目标、行动手段、目标和手段之间的关系可能不明确;短时效的决策程序和满意化的行动标准。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居民社会资本的经济回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三县市农户的实地调查,结合农村居民“讨论网”和“借钱网”的调查资料,利用家庭收入模型估计了中国农村居民不同类型社会资本的经济回报率,通过相关统计数据考察了农村居民工具性社会资本的关系构成。结果表明:在中国农村,社会资本对农户家庭收入有显著正影响,社会资本的经济回报小于人力资本的经济回报;但不同类型社会资本的经济回报率不同,工具性社会资本具有较高的经济回报,情感性社会资本的经济回报并不显著。本文还发现,亲缘关系是农村居民工具性社会资本的主要提供者,除邻居以外其他的非亲缘关系所起作用甚微。因此,农民和政府都应重视并加强对社会资本,尤其是工具性社会资本的投资和积累,进一步拓宽农民社会交流渠道,使其获得更多的异质性资源,从而提高家庭收入,尽快摆脱贫困。  相似文献   

12.
朱云平 《特区经济》2006,213(10):343-344
转型经济期,我国政府经济职能必须转换,由于中国已经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和我国已经成为贸易大国的事实,我国对外经济职能也必须转换。  相似文献   

13.
赵伟 《浙江经济》2011,(17):38-38
关于后金融危机以降世界经济走势,笔者曾说过:美国是关键,中国很重要。标普降美债信用级别引发的全球资本市场震荡,尤其是世界经济“二次衰退”说随美国经济数据好坏而升降的事实,再一次证明了美国经济巨大的世界影响力。至于中国经济的影响力,虽则较为隐蔽,但绝对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14.
十字路口的中国经济:基于经济学文献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基于现有的经济学文献分析了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迄今为止,中国的经济改革基本上延续了改革之前的城乡分割、经济分权和关系型社会几个特征。这些政治和社会的结构在经济发展的早期对积累资本、促进激励和履行合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带来了一些改革的代价,并集中表现为收入差距的扩大。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不利于经济增长、削减贫困和提高社会流动性,这使得当代中国的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和谐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当改革的代价日益积累至其临界点时,中国需要通过渐进式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的调整来应对自己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如果这些调整能够维持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和谐发展,那么中国将可能形成一种独特的“大国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翻看中国经济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毛泽东等人在1949年之后把中国经济的发展锁定于重工业化的道路,到后来的邓小平时代中国经济则选择了开放和出口的发展路径。期间,中国经济完成了由内向到外向的成功转变。这种转变与成功,以林毅夫教授的观点看,是认知改变的结果,也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因旧有的发展模式无法持续而改弦更张的结果。现在,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依然存在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即外贸依存度过高。而尚不见底的金融危机却让人提前认识到,中国经济过于依赖外需的发展模式最终将是无法持续的。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高端技术领域或价值链上游产业被外资垄占,尤其是制造业的核心技术和品牌资产被外资掌控。因此,在中国从生存型社会进入发展型社会的情况下,要实现大国发展模式的转变,应实行品牌战略,努力推进品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外媒     
《环球财经》2009,(9):22-23
中国发起“价值观攻势” 人们喜欢谈论中国的经济实力,但不应忽视东西方“价值观的相克”。 中国外交宫的言行正在变得外向。一位中国外交宫说:“我们在对外宣传更加积极。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待越来越高,我们也更加自信了。”他反问:“你不认为欧美社会已经失去了道德优势吗?”  相似文献   

18.
新型大国关系要求有关的大国,尤其美国和中国,进行大谈判,实现大妥协,进而大合作。这可能是在当前多极化世界中取得共赢的唯一出路。新型国际关系,尤其是新型大国关系,是中国基于多极化世界这一现实首先提出来的。在美国,毫不奇怪,仍然有人不愿意面对世界多极化的事实,但多极化的现实和趋势并不会因此而逆转。所谓世界多极化是指若干个力量大体相当的国家,而不是其中的一个国家说了算。多  相似文献   

19.
如何看待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在文中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作出如下判断:一是我国从1980年前后进入经济起飞阶段,可以持续到2020年左右,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加速阶段,是从低收入向中等收入过渡阶段。二是我国从1980年以后进入政治空前稳定的历史时期,可以维持几十年的“天下大治”时期。三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大问题和挑战是社会的大分化、不平衡、不平等。这是中国社会大转变和社会大分化的时期,更是社会矛盾凸显和冲突的时期。四是中国从1978年开始进入开放转型时期。从一个十分封闭的经济和社会向着全面开放的经济和社会转变。作者认为,经济多元化、经济自由化、经济市场化、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多元化。这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局面、新特点,作者指出,要学会在新形势下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学会在开放条件下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相似文献   

20.
赵玉华 《中国经贸》2010,(16):45-45
在当今中国社会,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对于国营企业来说,原有的生产和管理经验及规律在某些方面已经出现了与现代形势的不协调,也阻碍了国营企业自身的发展。为了使企业在尽可能的有效空间内最大限度地提升利润,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来探索关于国企私企化经营的几点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