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述评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的今天,农村社会保险越来越受到政府、理论界和广大学术界的关注。郑功成(2002)认为,农村养老保险的停滞潜伏着巨大风险,主张分类分层解决农村养老保险问题。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宜“进”不宜“退”,宜早不宜迟。“进”应该是正视现实,在具备一定的条件的基础上循序渐“进”,而不是不顾客观情况一哄而上(王芳、王天意,2005)。鉴于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计划生育对家庭养老功能的削弱,以及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故在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过程中,在重视社会救助的同时,要把社会养老保险作为重心来抓(刘书鹤,2001)。[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内审良方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乡(镇)内审工作的重点也由乡(镇)企业转向村集体经济组织,如何确保乡(镇)内审工作质量,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利益,净化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环境,强化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本文以江苏省丹阳市云阳镇的具体做法为例,与大家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营管理》2005,(2):31-37
为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承包及承包合同纠纷 仲裁工作,提高农村承包合同的履约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县实际,特制定丰县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仲裁程序 (试行)(以下简称仲裁程序)。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系统是在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体制下逐渐形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封闭的均衡系统,新农村建设实质上就是要打破农村社会经济系统的均衡,从根本上改造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证分析表明,嘉兴市创建的“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与全社会参与”的新农村建设推进机制是现实可行的,也是非常有效率的。关键是:(1)政府应着力制度创新,加大公共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制定激励性政策和广泛的组织动员。(2)坚持国家扶持和农民自力更生相结合的原则,切实尊重农民意愿,培育农民的自主意识,提高农民自主能力。(3)建立城乡文化结对、文明单位与行政村结对和民企联村的“三结对”机制,为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构筑平台。  相似文献   

5.
一部系统回顾新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历程的好书─—《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评介牛若峰由著名经济学家陈吉元领衔主编的《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一书问世了(山西经济出版社出版)。“专著”读后有感,受益匪浅。一个强烈的印...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发达地区,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三资”)管理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事关农村基层组织和民主政治建设,事关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29)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我国农村十多年来的改革,使农村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也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农村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主要是农业特别是粮棉...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委、区政府把加强集体财务管理作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来抓,通过实行“四化”管理,进一步理顺了农村经济关系,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村信访案件大幅度下降,有力地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一)会计人员专职化。区委、区政府专门出台了村级会计人员专职化管理暂行办法。按照公开考选、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全区经过统一组织笔试、面试和政审,有300名取得了区经管局颁发的农村会计人员《任职资格证书》。全区230个行政村,共设置会计岗位198个,各镇(街办)按照择优录用的原则,实行联村委派、异村…  相似文献   

9.
为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三资”)管理,切实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进一步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山东省东平县今年初全面启动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收到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0.
《农村财务会计》2007,(9):40-42
第九讲 农村信息化建设(一) 一、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内涵(一)什么是农村信息化建设?农村信息化是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全过程的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装配现代农村产业,以数字技术为核心和表现形式支持农村管理,以信息服务体系为依托更有效、更合理地开发利用各种农业资源,提升农村的现代化水平,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乡镇、村在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下,不顾农村经济实际情况,超过自身承受能力,盲目向金融部门、农村合作基金会、个人举债,用于非生产性公益建设、人员经费和公务经费开支,甚至挥霍浪费,致使乡镇、村不良债务大量增加,债务包袱越来越沉重,乡(镇)、村集体经济和服务功能不能正常运行,成为影响基层政权建设,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笔者就乡镇、村消赤减债略谈一些思路。一、乡镇、村债务的客观存在与成因(一)乡镇、村债务现状乡镇、村负债面广,负债额惊人,1999年3~4月苍溪县人民政府组织财政…  相似文献   

12.
《农家致富顾问》2009,(7):17-17
为进一步务实推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提高农村信息服务水平,2009年5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发《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和服务基本规范(试行)》,明确规定,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应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整合资源、共建共享”的原则,并具备以下“五个一”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3.
30年来,改革推动了天津农村的快速发展,给天津农村带来了巨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天津农村在改革发展中也面临着新的问题,主要包括:(一)城乡二元制度依然存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特别是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拉大,贫富不均的问题比较突出。(二)现行土地政策引发的突出矛盾,主要表现为土地配置不均、土地分散、流转困难,不仅引发大量土地纠纷,也不利于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探究农村闲置宅基地(含农房)盘活利用的市场主导型实施机制结构及其嵌入性运行方式,为推进同类改革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理论分析和多案例比较相结合。研究结果:(1)“盘活利用”是通俗的政策用语,其广义实施机制包括5个市场交易构件,即清晰界定产权、搭建交易平台、拓宽交易范围、选择长期合约及防范事后风险;(2)一些交易构件以社会嵌入方式运行,有的必然,有的或然,使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市场机制具有社会嵌入性特征;(3)社会嵌入对市场机制既有促进又有制约作用,表现出明显的悖论效应。研究结论:改革实践既要通过构造5个交易构件完善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市场结构,又要正确对待社会嵌入对盘活利用市场机制的悖论效应。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二律背反(一)农业劳动力转移中的“正、负”效应并存。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一方面发展了农村的商品经济,改变了农村经济单一发展的格局,带动了整个社会的政治、文化及意识的深刻变革。另一方面,“负效应”也显露出来:(1)...  相似文献   

16.
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既是一个社会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经济问题。它对农村仍至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的生产、生活均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根据中央政研室、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的安排,对5个观察村(红塔区北城村、澜沧县云山村、会泽县绿荫塘村、武定县夭鹰村和大理江西村)20001年劳动力外出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  相似文献   

17.
概括地阐述“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基本内涵为“三个生”(生产、生活、生态)、“三个农”(农业、农村、农民)、“三个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三个持续性”(经济持续性、社会持续性、生态持续性)、“三个良性循环”(经济良性循环、社会良性循环、自然良性循环)、“三个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8.
书讯     
《走出贫困:川藏地区社会经济变迁》一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受国家民委、发政部和国际山地发展研究中心(ICIMOD)的委托,分别对西藏和四川西部农村经济与社会  相似文献   

19.
村组织(党的基层组织和村委会)是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过程的主要规划和提供者,规模不断扩大的农村建设改变了农村面貌,但同时对农村组织的有效运行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张家港市,经过几轮村镇合并以后,现有186个村(农村社区),每个村一般要有5000左右的村民,2006年70%以上的村可供支配的财力为100万完以上,2008年村平均可支配的财力将在300万元左右。  相似文献   

20.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会计制度(试行)》亟待重新制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政部办公厅1993年印发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会计制度(试行)》(以下简称《制度》),距今已有十二年了,尽管2001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对《制度》进行了调整,但是,无论是从《制度》本身,还是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会计实务上看,《制度》都不适应当前实际工作,亟待重新制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