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璋婷 《董事会》2008,(3):32-33
随着去年5月17日吉利提出战略转型(其中之一为”从成本领先向品牌创新“转变)以来,吉利更注重加强企业文化、提升品牌内涵,除了讲述吉利成长故事的大型电视剧《岁月风云》这一大手笔.吉利斥资360万元在全球征集新车标,并分别在北京、河南等地召开了吉利汽车品牌求证会。让人好奇的是,伴随吉利的转型.李书福是否也在自我转型呢?  相似文献   

2.
黄蓓蕾 《汽车观察》2013,(1):146-149
<正>经历了初步转型,吉利悄然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蜕化,未来如何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技术和服务是其正要打好的两张牌。李书福正按照他的既定目标前行。相比5年前开始战略转型时的痛苦与彷徨,2012——在吉利战略转型第二阶段的收官之年,吉利汽车已经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从2012年12月,吉利汽车公布的数据显示,吉利汽车11月销量达  相似文献   

3.
如何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不仅仅是吉利汽车一家要面对的问题。吉利的经历证明,提前进行战略转型的布局,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  相似文献   

4.
4月24日.吉利汽车发布公告。集团副总裁、研究院院长赵福全辞去一切职务正式离职。这一消息迅速在业内引起震动和广泛关注。2006年加盟吉利,赵福全一手再造吉利研发体系,被视为吉利实现战略转型的肱股之臣。如今,吉利汽车发展顺风顺水,对接沃尔沃、实现国际化进展迅速,在技术、质量上也正在迈上新的台阶。在这样的背景下,研发体系负责人的突然出走难免让人意外、令人不解。  相似文献   

5.
张久 《汽车与社会》2014,(36):58-61
12月15日,“吉利汽车品牌之夜”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隆重举行。备受瞩目的吉利旗舰车型吉利博瑞盛装亮相,这是吉利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略车型,是奠定吉利汽车未来品牌发展道路的扛鼎之作。吉利汽车同时发布了“造每个人的精品车”的品牌使命和全新品牌价值定义:动感精致、自信激扬。此次发布会上,吉利汽车还宣布与中国国家游泳队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借助游泳项目的科技感和运动精神加强对新吉利时代品牌的推广。  相似文献   

6.
35岁生日来临之际,吉利科技化转型再进一步。新年开局,企业换标纷至沓来!继比亚迪、通用、起亚换标后,近日,吉利控股集团也发布了其新版品牌标识——“吉利星空灰”.  相似文献   

7.
环球资讯     
《中国机电工业》2007,(6):10-11
德美两大汽车巨头分手;一则颇受争议的广告;中国企业有望成为登陆韩国股市的首家“外企”;吉利推出高端轿车以实施战略转型计划;和记黄埔和长江实业或在大陆上市;奔驰和扬州亚星结束十年“婚姻”;  相似文献   

8.
EC8破局     
吉利帝豪EC8的到来,是否能够打破自主品牌中级车无法突破的僵局?帝豪EC8系是继EC7系成功上市后,帝豪品牌推出的又一力作。2009年,吉利熊猫这款A00级时尚小车凭借仿生设计,夺得"爱我中国车"年度最佳造型奖。熊猫这款车归属于吉利推出的全球鹰品牌,之后,备受关注的吉利首个高端品牌帝豪也从图纸中走下来,帝豪EC7用每月6000辆热销证明了自己的竞争力,在群雄逐鹿的B级车市场异常抢眼,成为自主品牌突破品牌瓶颈的成功之作。吉利副总裁、EC8的设计之父赵福全说,这款车的意义即便用跨时代来形容也并不夸张。或许对于吉利的转型意义,帝豪更重于熊猫。  相似文献   

9.
吉利再战     
《汽车观察》2008,(10):72-73
吉利的成功轨迹,必须始于中国,依托长期持续发展的战略。吉利的发展恰似一段灰姑娘的传奇:由最先的摩托车生产起家,继而转入汽车市场,十年的光景一跃成为自主品牌市场第二,2008年前半年销售额逾十二万辆,仅居有政府背景的奇瑞之后。吉利的成功秘诀是能为普通大众提供可负担的轿车,圆他们一个汽车梦。  相似文献   

10.
追随丰田     
吉利自信地认为,跟随丰田的结果,将是“国内企业最终没有一个是我们的对手”。从模仿夏利平台起,吉利就开始了追随丰田的造车历程。按照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杨健的说法,“跟上丰田,保持不落后到5年之外”,这就是吉利“总体跟随”战略的内涵所在。之所以选择丰田作为跟随对象,除了产品上的天然联系外,丰田能在很短时间内接近或超越欧美的诀窍,也是吉利想效仿到的。吉利自信地认为,跟随丰田的结果,将是“国内企业最终没有一个是我们的对手”。事实上,在产品规划上,在配套体系的营建上,在生产管理上,吉利都在按照自己的理解,亦…  相似文献   

11.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产品发展正进入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奇瑞、华晨、吉利、哈飞等部分国有、民营汽车企业看到并抓住了这一难得的机遇,大胆地进行自主品牌产品的开发实践。 组织方式 哈飞、华晨、奇瑞、吉利在开发组织上的共同特点是,以我为主,广泛灵活地利用国内国际资源,积极参与开发,培养锻炼人才,拥有自主开发的产品,初步创立了企业自己的自主产品品牌。  相似文献   

12.
曾经以为可以将吉利汽车做到2万元一辆的李书福,终于认识到非价格因素的重要性。于是,他开始带领吉利公司艰难地转型……悬念是:他真能带领吉利"从低端产品的阴影中走出来"吗?  相似文献   

13.
汪涛 《汽车观察》2011,(4):30-30
"成都和大庆两地的政府给予吉利沃尔沃项目的支持是最重要的原因,但最主要的是,沃尔沃中国战略已经将目光移植到了更有消费潜力的新兴市场,并且有着明显的出口导向。"  相似文献   

14.
冀书鹏 《董事会》2007,(2):94-94
战略次序的紊乱,甚至根本就没有一个关于转型的全面战略,最终将明基拖入窘境发展自主品牌、业务分拆、国际化,都是明基不得不为之的转型举措,唯战略次序的紊乱,甚至根本就没有一个关于转型的全面战略,最终将明基拖入窘境。  相似文献   

15.
王胜春 《中国石化》2022,(12):52-53
<正>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加快推进新能源发展”的要求,传统能源企业顺应时代要求实现转型发展迫在眉睫。战略转型是个系统工程,企业既要明确战略转型的方向,又要细化转型的路径,还要确立转型的阶段性目标并做好相关资源配置。预算是实现战略转型的基础支撑预算的核心功能是资源配置,资源配置的核心目的是推动公司战略的实现。只有执行公司战略的预算才是有价值的预算,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已全方位进入转型期。转型期也是机遇期,国有企业要抓住机遇,实施战略转型,做大做强。根据转型期经济与社会的特点,推进战略转型,谋求未来的竞争优势,就迫切需要推进文化转型,用文化转型来促进战略转型。一、推进企业文化转型,必须要正确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规  相似文献   

17.
<正>与众多自主品牌"先整车后技术"的发展模式不同,华泰汽车倡导"先技术后整车"的发展模式,并通过不断地引进、消化、吸收与再创新开展全球化战略,走出一条全新的发展路径。从夹缝中生存到自主创新中发展,成为当前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的真实写照。以模仿开始,自己主导开发为发展模式的吉利、奇瑞、比亚迪遭遇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试图通过转型来扭转严重的下行趋势;以从技术合作引入产品,随后在其基础上发展自主品牌的长安、广汽,以及通过国际收购,迅速获得知识产权和  相似文献   

18.
有段时间里,李书福改变了自己以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习惯,显得有些中规中矩;而如今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搅局者"似乎又回归了,走在转型升级路上的吉利,其方式既张扬又沉稳;其思路既飘逸又踏实……  相似文献   

19.
徐刚 《董事会》2006,(1):59-59
华普汽车和国外的汽车品牌相比,肯定是属于三大类中间的自主品牌或者民族品牌,民族品牌现在像奇瑞、吉利、比亚迪,都发展得很快。这中间怎么能使中国的消费者包括世界的消费者对华普汽车与其他民族品牌有区分,必须寻求差异化的营销。一个是华普企业的定位,第二个是企业采用的战略,第三个是在营销上的战略。  相似文献   

20.
郑则 《董事会》2006,(12):72-72
华普试验失败,李书福收权的同时也在为吉利的进一步扩张做好人才准备两年以前,徐刚从吉利控股公司副董事长、总裁之位退下来,变身为上海华普汽车董事长。来年之后,徐刚再度回到吉利担任副董事长。这一去一回之间,吉利用华普品牌冲击中级市场的构想失败,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