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并要求国家高新区在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对经济礼会发展的支撑作用。结合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吉林高新区明确了“十一五”规划的思路、目标、任务和措施,核心目标是:坚持自主创新,打造特色高新,在吉林市由“快走”变“快跑”中率先“快跑”。  相似文献   

2.
创新集群 高新区未来之愿景与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高新区需要承担培育创新集群的任务。这是高新区“十一五”规划的愿景和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3.
201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昆明高新区实施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三步走”的第二步“三年取得显著成效”目标的关键一年。做好2013年经济和社会各项工作,昆明高新区必须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认真落实省、市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  相似文献   

4.
2006年是国务院批准建立国家高新区十五周年,也是科技部实施“十一五”计划的起始年。在过去的一年里,53个国家高新区(此文数据截止于2006年底,故宁波国家高新区并未统计入内)高举火炬旗帜,按照“四位一体”的战略定位和“五个转变”的要求,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产业组织创新,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加快了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二次创业”步伐,  相似文献   

5.
6月2日~4日,科技部火炬中心在北京举办了国家高新区管理高级研修班,科技部部长徐冠华、科技部副部长马颂德、科技日报社社长张景安以及来自全国53个国家高新区的领导、部分省市科技厅领导100余人参加。6月2日下午,科技部部长徐冠华亲临研修班,并作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国家高新区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讲话。科技部、建设部、国土资源部、中国科学院政策研究所等部门的相关领导分别就火炬计划“十一五”发展规划,高新区土地集约化利用和规划建设有关政策及要求、高新区产业发展的内在生长机制与路径以及如何增强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等做了专题报告。本刊将陆续推出此次会议的专家报告,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加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平台建设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部徐冠华部长强调指出,要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中心,进一步加强地方科技工作。通过全面加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全面提高地方科技工作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使科技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中,区域经济的发展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全球技术、资源和人才等越来越聚焦于富有个性的、创新能力强的地区。创新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随着区域经济的加快发展,竞争出现多元化格局,区域经济发展中较劲较量的焦点已真正集中到科技创新领域,区域创新能力正日益成为一个地区经济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成为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和谐发展的根本所在。包括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创新环境和创新机制等方面在内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已经成为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核心,而加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各类支撑平台的建设,将全面提高企业创新效率,集成科技创新资源,降低科技创新成本,使科技创新所需的各种有效资源得到全面整合和优化配置,创新平台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区域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江苏科技信息》2006,(9):I0004-I0004
<正> 常州市为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根据中共常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增强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市政府《关于常州市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及到2020年远景目标》,决定启动实施常州市"十一五"科技创新五大工程。常州市科技创新五大工程之三"创新项目带动工程",是在工业、农业和社会发展等高新技术领域,实施科技专项计划,组织专题产学研对接,开  相似文献   

8.
<正>虽然海峡两岸目前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两岸企业镶嵌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环节也各异,但近年来两岸的产官学界却不约而同地聚焦于一个重要议题:创新。大陆“十一五”规划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建议》的重要内容,将“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  相似文献   

9.
7月6日至7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在转变  相似文献   

10.
东湖高新区作为武汉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将以中部崛起和全国科技大会为契机,结合国家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制定和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快以光电子信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抓住国际大公司产业和研发大规模转移的机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武汉·中国光谷".  相似文献   

11.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凿出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旖旎风光,而肩负着创新创业使命的桂林高新区人,正以满腔的热情,创造着科技“甲天下”的事业。 一批批应用于国内外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高科技新产品在这里生产,一家家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企业从这里崛起。“九五”以来,桂林国家高新区以平均每三年翻两番的速度高速发展。2005年,高新区完成工业总产值达163.5亿元,同比增长25.37%;技工贸总收入165亿元,同比增长25.37%;出口创汇1.85亿美元,同比增长23%。规模企业工业总产值占桂林市的比藁由“八五”末期的7%提高到25.27%。高新区已经成为桂林市重要的经济新增点,对全市经济发展的幅射和牵动作用日趋明显。[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吉林高新区于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14年来,特别是1998年开展“二次创业”以来,秉承“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宗旨,以推动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为核心,以市场体系营造,优化创业环境为重点.以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保障。探索并走出了一条老工业基地的城市高新区快速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当前,党中央高度重视自主创新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并强调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在实践中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今年6月17日,温家宝总理到中关村科技园区视察,充分肯定了国家高新区多年来所取得的成绩,为国家高新区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科技部火炬中心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要以完善创新创业环境、培育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为重要任务,在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上下真功、求实效。  相似文献   

14.
作为西安经济社会巨大引擎的西安高新区,由于在"二次创业"中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在全国发展中独特的战略地位,奠定了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雄厚基础。因此,西安高新区被国家列为重点要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六个高新区之一。西安高新区将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动力,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建设特色鲜明、科技先进、产业发达、区域和谐的现代新城区,为西安市的率先发展和建设西部强省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一、洛阳高新区“二次创业”的主要成绩 1.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的主要成绩2001~2004年,累计实现技工贸总收入495亿元,工业总产值383亿元,利税53亿元,出口创汇3.2亿美元,全口径财政收入8.48亿元,年均增长幅度分别达到37%、38%、43%、37%和26%。  相似文献   

16.
17.
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是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及高新区"二次创业"的主要创新源泉之一,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产学研结合、为社会服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平台.一流的国家大学科技园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正是沿着这样一条主线,立足于东湖高新区、依托于华中科技大学建设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8.
关于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8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以来,我国已在29个省(市)建立了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10年来,高新区管理委员会作为一种新型行政管理组织,积极探索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坚持“小政府、大服务”的管理模式,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和高科技产业发展规律进行运作和管理,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和跨世纪发展的重要时期,进一步研究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途径及措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一、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存在问题浅析作为…  相似文献   

19.
2007年8月22日,针对我国工业废物.特别是冶金、火电、煤化工等工业行业烟气中低浓度二氧化硫的回收资源化利用,以达到控制大气污染的全国第一家“国家环境保护工业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昆明)中心”在昆明高新区举行奠基仪式。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吴晓青、  相似文献   

20.
搭建先进创新平台、构筑特色服务体系是川大科技园自建园以来就坚持不懈的目标和任务.通过近十年的努力,由于先进创新平台与特色服务体系的搭建和构筑,川大科技园已在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三大中心任务上取得丰硕成果,现已成为国际化.开放化和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国家一流大学科技园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