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几天最出乎意料的事件,是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6月8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也同时下调0.25个百分点。这一下,市场的反应可以用“吃惊”二字来形容,好些经济学家都跌破了眼镜!  相似文献   

2.
柯岚 《中国经贸》2014,(24):21-24
中国人民银行21日宣布,自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央行决定,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其他各档次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并对基准利率期限档次作适当简并。此消息一经传开,引起社会强烈关注。  相似文献   

3.
央行连续降准意在通过释放流动性扭转经济回落趋势,没有降息则是出于对通胀的担心。同时,降息比降准更难操作。央行5月12日宣布,从5月18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年内第二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民银行9月15日释放出市场期盼已久的放松信号: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这是央行近4年来首次下调一年期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更是近9年来首次下调。一石激起千层浪。央行的货币政策组合拳会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相似文献   

5.
靳茂 《中国经贸》2008,(23):18-18
2008年11月26日.央行宣布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和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这是自9月15日央行宣布下调贷款基准利率以来,第四次下调利率,第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央行继10月8日宣布双率下调后第二次双率同时下调。其中.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1.08个百分点的调整力度,为央行近年货币政策调控历史上所罕有。  相似文献   

6.
3月17日下午,央行宣布,自次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52%提高到2.79%;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6.12%提高到6.39%;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民银行10月8日决定:从10月1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在国际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成为一个必然趋势。通过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及发展状况的阐述,以及对现今世界三大货币国际化过程的剖析,本文作者得出的观点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过程除国家综合实力外还需要历史时机,而全球目前正在面临的金融危机创造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理想时机。  相似文献   

9.
央行日前称,自9月16日起下调1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贷款基准利率按照短期多调、长期少调的原则作相应调整,存款基准利率保持不变,这是自2004年10月29日以来贷款基准利率的首次下调。此次贷款基准利率下调后,6个月贷款利率降至6.21%;1年期贷款利率降至7.20%;1~3年贷款利率降至7.29%;3~5年降至7.56%:5年以上降至7.74%。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信息》2007,(2):44-46
又是一个不平静的周末。2007年1月5日17时14分,一则简短的消息挂上了中国人民银行的网站:自1月1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从2006年6月以来,央行第4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央行如此频繁动用原本是货币政策“猛药”的准备金率,不仅意味着在流动性泛滥局面下调整准备金率已成常态,也预示着今年央行调控的首选仍将是准备金率。  相似文献   

1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近日在中俄金融危机对策研究论坛上表示,目前,有关部门已认识到保增长的重要性,开始采取各项措施,而对于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有足够的政策空间来应对。  相似文献   

12.
杜勇锋 《北方经济》2012,(23):85-87
2012年6月8日,央行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不足一个月后的7月6日,央行再次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央行两次降息,将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下调0.5和0.56个百分点。与以往央行对称性调息不同,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李超10月31日表示,为灵活有效应对正在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目前,央行已不再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加以硬约束。”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央行自年初开始对商业银行进行的按季度调控信贷规模已经停止。  相似文献   

14.
韩毅 《发展》2009,(8):134-137
本文就学术界关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和我国经济下行的内因与外因及应对措施进行了较系统和全面的论述和分析,为人们深刻认识和积极应对危机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付琳 《新疆财经》2012,(2):32-35
在应对危机的政策选择上,当利率接近为零时,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就成为部分国家的选择。本文选择了连续推出两轮量化宽松政策的美国和作为全球最早采用过量化宽松政策又在应对这轮危机时重启该政策的日本,介绍了国际金融危机对这两国经济造成的影响以及他们各自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具体内容,并对两国货币政策的侧重点和执行效果进行了综合比较。  相似文献   

16.
王雅龄 《西部论丛》2009,(12):36-38
年终将至,积极财政和宽松货币的既定政策以“保八”成功为标志画了个胜利的V字符,“保八”已不是悬念。但是,保了增长却没有能够同时调整结构。习惯上,货币政策控总量,财政政策调结构。可以笼统地说,货币政策效果显著,但财政政策效果不尽人意。  相似文献   

17.
为遏制热钱而降息调整利率,不论是短期作用还是对长期经济的发展都是弊大于利近期,许多新兴市场国家随着全球主要央行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纷纷采取了降息的宽松货币政策。国内外认为中国应该降息的声音也很多。但我们认为,需要三思而后行。首先,利差并不是这次境外资本流入的主要原因。虽然境内的人民币不论存款利率还是贷款利率均与美元、日元和欧元以及港币存在着几个百分点的差异。近期的虚假贸易查处过程中也确实发现,有利用境内外利差套利的资本流动。但是  相似文献   

18.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本国经济日益严重的冲击,东南亚各国先后出台了不同内容和规模的经济刺激措施。尽管到目前为止东南亚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举措已经取得较为良好的成效,但这些经济刺激计划本身存在不足之处。东南亚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某些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9.
郑利军 《浙江经济》2010,(23):44-45
顺势应变、清醒有为是取胜之道;同舟共济、斗志昂扬是成事之基;标本兼治、兴利去弊是克难之法  相似文献   

20.
此次降息出乎市场意外,预示货币政策由预调微调逐步转向宽松,稳增长重新成为宏观调控首要目标近日央行启动年内第二次降息,经济形势低迷和物价指数进一步下降是此次降息的两大主因。专家普遍预测,二季度我国GDP增速或逼近中央设定的7.5%的警戒线。从经理人采购指数亦可见端倪,6月份我国官方PMI指数(反映大企业情况)和汇丰中国PMI指数(反映中小企业情况)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