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3 毫秒
1.
怪老板     
马厚 《光彩》1998,(11)
“怪老板”确实怪,从繁华的A省省会迁来这偏僻贫困的山区穷县,两年多过去了,至今仍无人知晓他的名字,都称他“董老”或者“怪老头”。与他一道进山的还有两位老人:一位姓洪,特一级红案厨师;一位姓白,特一级白案厨师。“怪老板”虽无等级,却也有绝活,擅长“怪味...  相似文献   

2.
说到龙虾,中国当以蜚声海内外的盱眙十三香龙虾为最,而在姑苏水乡有一家十三香龙虾馆又以“怪”香而闻名,故老板取名日“一怪龙虾”。那么其究竟“怪”香在何处?听食客们说,“怪”益于他们厨师独道精湛的厨艺;而其真正“怪”香的真谛在于他们的十三香香料,其料天下独一无二,由该馆总经理吴涛撷取传统盱眙十三香香料之精华,融入自家之风味,独自操刀研制形成。吃过的人无不喷喷称其“怪”香!年年龙虾亮相季节,日日食客云集,座无虚席,令食客叹“味”吃止!  相似文献   

3.
传播中的怪现象在实际的营销传播活动中,您可能会遇见以下怪“状况”:一个做剃须刀的老板叫你到办公室,告诉你:“某某活动我女儿觉得不错,是不是我们也考虑投放一点费用,或者以其他形式切入一下?”——老板的女儿才三岁,喜欢看儿童卡通人物,他相信他女儿就代表了流行的趋势和传播方向。  相似文献   

4.
鲁渝华 《商界》2005,(4):26-28
淮阳人看孙树华,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在政府,他是一位“听话,并且会来事”的老板,在民间,他是一位“没有架子,心肠好,只会做事”的厚道人。  相似文献   

5.
北京西城区月坛北小街上有一家经营川菜的京民饭庄,生意很不错。笔者因为常光顾,跟饭庄的纪老板很熟,闲暇的时候也坐在一起聊聊饭店的事。京民饭庄是纪老板向一家单位承包的,在他之前承包者是王老板,王老板投资很大,花了70多万元重新装修,并在二楼设了6个KTV包房,楼下大厅近200平方米。饭庄有1位前厅经理,1名领班,8个服务小姐,1位厨师长,5个厨师以及1个采购员和两个做杂活的临时工。王老板性情平和,豁达大度,对待员工也很关照,但是饭庄的生意却很冷清,每天流水平均下来只有2000元左右。尽管生意不是很景…  相似文献   

6.
李自安本是一个下岗工人,为了生存,他做过厨师,开过餐馆,一年工作365天,风里来雨里去,但也只能维持生活。可8年过后,李自安成了“西部牛仔”餐饮有限公司的老板,身家千万。为他打开成功大门的竟是小小的猪血丸子。当厨师不赚钱,他要开饭店1996年,由于企业不景气,李自安从湖南邵  相似文献   

7.
在江苏省盐都县秦南镇花杨村有一位人称“张三怪”的养鸡专业户。他怪就怪在一不要官,二不为利,三不为自己图名,却将那些穷乡邻时刻放在心坎上。“张三怪”真名叫张金麟,共和国的同龄人,在部队当兵时加入中国共产党,退伍后被安排在盐城市兽药厂工作。1984年,厂...  相似文献   

8.
杨柳 《商界名家》2005,(10):62-64
搞家族企业研究的总喜欢讲“两顶棒球帽”的故事。一家百货公司的老板煽动他的儿子乔治来公司工作,试试商海的深浅,乔治“呛水”了,他没能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什么贡献。于是,父亲戴上一顶写着“老板”两个字的帽子,解雇了乔治,跟着,他又戴上一顶写着“爸爸”两个字的帽子,说,“乔治,我知道你刚刚被开除了,别担心,我跟妈妈会竭尽全力帮助你的。”  相似文献   

9.
大玉 《商界名家》2006,(8):72-73
他是中国第一位从事感统健身事业推广的老板。熟悉他的人都说,5年内国内都可能难有与之竞争者。 他瞄准的是在中国高达360亿规模的消费市场,他要制造2000个和他一样的老板……他的故事,显然还只是开始,但他的“老板行动”,早已经上路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水煮新浪     
如果可以把新浪第五任总裁兼CEO曹国伟比作—个厨师,当然生活中的他也是个不错的厨师,把新浪比作在营国伟这位厨师操刀下做出来的—道“水煮鱼”,那曹氏“水煮鱼”则很是有几分吸引“食客”的理由。它,香飘四野,散漫街巷,可谓曹氏厨艺一绝。  相似文献   

11.
陈咏雪 《商界》2008,(8):76-76
我遇到的是这样一位老板:他擅长给有才干的下属们“画饼”,把总经理的职位高高悬起,让所有的骨干热血沸腾。从来没有人得到这个“饼”,但我却用来充饥。  相似文献   

12.
笑一笑     
《光彩》2002,(10)
割耳朵与剥皮从前有个姓陈的财主,给孩子请了一个姓庞的教书先生。这个庞先生见了姓陈的财主说:“吾久仰东家,只是无缘,不曾拜会,望东家日后多多关照。”姓陈的财主不懂东家这个词,他听了先生的话后,心里骂道:“什么狗屁先生,我明明姓陈,怎么叫我东家?这不是糟蹋人吗。我也该报复报复他。”于是就回答说:“龙先生,我姓陈,不姓东。”庞先生一听叫他龙先生,立即辩解道:“我姓庞,不姓龙。你怎么叫我龙先生?”姓陈的财主怒冲冲地吼道:“你把我的‘耳朵’割了,我就不敢把你的‘皮’剥了?”鹦鹉的愤怒一个人走在街上看到一个…  相似文献   

13.
“信一”取谐音“信誉”,“我们的企业就是凭良好的信誉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生存发展。”这是出自一家私营企业经理口中的话。 北京信一净化美饰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私营企业,公司老板个子不高,戴副深度近视眼镜,精明能干,他毕业于著名学府清华大学,其助手就是老板的贤内助,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两位知识分子在商品经济的发展的时期毅然辞去工作下海与五名大学生创  相似文献   

14.
《浙商》2006,(10):104-104
有一次,鲁柏祥在一个水果店里,他问老板:“葡萄多少钱一斤?”老板说:“对不起!我们没有葡萄。”鲁柏祥指着“葡萄”问:“这不是葡萄吗?”老板说:“这是美国提子!”  相似文献   

15.
龙哥 《销售与管理》2005,(11):12-13
“先生,请问您贵姓?”这是朋友初次相识,一句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的问候语。然而,你能想到吗?就是这句简单的问候语,却给有心人带来了商机无限。在深圳,就有这样一位年轻人,他专靠卖“姓”赚钱。这钱是如何赚的呢?看看他的谋生之道吧。  相似文献   

16.
笑一笑     
《光彩》2000,(12)
说什么   4岁的杰克到邻居家去玩,邻居刚刚做好一盘蛋糕,主人从烤箱里取出来。小杰克问:“你知道我妈妈做好蛋糕的时候,会对我说什么吗 ?”   “不知道,”邻居说,“说什么呢 ?”   “拿一块尝尝。”小杰克说。   猪圈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军占领了巴黎。两个纳粹军官走进一家旅馆住宿。旅馆老板是一位忠实的爱国者,对纳粹十分厌恶。   两个军官傲慢地环视四周,说道:“这个猪圈,住一宿多少钱 ?”   老板回答说:“一头猪 100法郎,两头猪要 200法郎 !”   结帐   一位顾客慢条斯里地在餐厅中用餐,然后他吃水…  相似文献   

17.
衡量自己     
个私业主现在通行叫作“老板”,曾几何时,这个词儿成了贬义的,现在还了他的清白,我也自认是老板吧!但一提起私人老板,就浑身起鸡皮疙瘩,就马上联想到什么“偷税漏税”、“挥霍浪费”、“为富不仁”的仍不乏其人。殊不知私人老板多数是经过艰苦奋斗、呕心沥血,一步...  相似文献   

18.
王奉友,辽宁省蚁力神天玺集团的掌舵人。改革开放早期,他独闯广州,经过一番打拼成为当地一位小有名气的老板,拥有一个大型出租车公司。然而,当时一首唱遍大江南北的“老乡”,激起了他浓厚的思乡之情,于是,毅然回到家乡沈阳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创业。  相似文献   

19.
特许趣事     
《连锁与特许》2006,(10):72-73
势力一位税务官走进一家咖啡馆。一个穷苦的老人一见到他就害怕,马上对店老板大声喊:“老板,快给这位先生——我们的税务官来杯咖啡!”旁边一个人听后对他说:“你还不知道吧,他已经不是税务官了。”“是吗?”老人大为惊诧。他马上又大喊了一声:“老板,刚才要的那杯咖啡不要了!”昨日价格托米总是到同一家面包连锁店买面包,这天,他照例拿出两个便士放在柜台上,说:“请拿一块蛋糕。”店员说:“托米,现在这种蛋糕要两个半便士了。”托米说:“什么时候涨价的?”店员说:“今天早上。”托米说:“哦,那就给我拿一块昨天晚上的吧。”秤坏了有一天,一…  相似文献   

20.
田园传奇     
触景划奇策   不论春夏秋冬,江苏省常熟市的曹家桥农贸交易市场总是人声鼎沸,车水马龙。每天,菜农满载蔬菜汇集此处,再由当地的蔬菜大老板组织运到四面八方蔬菜集市。那种兴旺繁荣景象,令人看了不由得热血沸腾。可是也有另外一幕情景令人深思:菜农们反映:“年成虽好,可价钱卖不好。” 了解到这一情况,当地两位红木老板,一位是赫赫有名的“翔云红木、石猴家具”董事长姚坤元,另一位是他的得力干将毛建华总经理琢磨开了:“蔬菜有季节性限制,一时消化不掉,怎么能卖出好价钱来呢 ?”毛总经理说:“政府不是主张蔬菜深加工吗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