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货币政策的实质是对货币供需的调节,为了深入了解我国货币需求的影响机制,本文以凯恩斯学派货币需求理论为研究基础,实证分析了我国19802010年间的广义货币需求以及货币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国民收入和利率对长期货币需求存在显著影响,长期货币需求对利率和对国民收入的弹性都要大于短期,同时短期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变化缺乏弹性。因此,我国利率调节货币需求的机制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金融创新和资产多元化趋势,货币需求的变动与决定机制日趋复杂。基于这个背景,运用协整检验、VEC模型估计和冲击响应分析等计量方法对我国货币需求变动及决定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货币需求的滞后项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较大,即外部冲击对货币需求变动的贡献不到30%。外部冲击与货币需求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而且在外部冲击因素中:国际油价波动对货币需求变动的短期影响较大,联邦利率、有效汇率基于脉冲响应分析的基础上对于货币需求的影响较小,几乎不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故在制定货币政策时要更注重内部的持久性收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外部冲击因素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卢莹 《市场论坛》2004,(6):67-68
本文拟分析中国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并提出货币需求管理的一些建议.主要分析规模变量,机会成本变量(利率),其他变量(制度因素)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以期引入对现行货币需求函数的分析并从利率市场化和宏观经济环境方面给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马星亮  龚勋 《中国市场》2009,(49):47-48
从货币创造机制出发,利用协整和短期误差修正模型验证了我国货币供给存在内生性;利用各变量的贡献度对比分析,认为中央银行可以控制的因素对货币供给影响更大,验证了货币供给的可控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对2003—2007年间我国长期静态和短期动态的货币需求函数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货币需求与GDP、通货膨胀率、股票流通市值、汇率和利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货币需求函数表现出高GDP弹性和低利率弹性,并表现出一定的股市流通市值弹性和汇率弹性;M2短期动态方程的稳定性与M1相比较差。基于上述分析,作者认为货币供应量不再适合做为货币政策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外汇占款变化和货币供应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外汇占款对广义货币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外汇占款主要通过影响基础货币来影响总体货币供给;汇率制度改革放大了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的影响,近年来外汇占款已经成为国内流动性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部门货币需求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中国货币需求的重要主体。回顾体制变迁中中国企业部门货币需求的变化及特点,构建企业部门货币需求的理论模型,实证分析发现,在中国经济体制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中国企业部门的长期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企业总产出,但金融市场波动、贷款利率、产业结构都会对企业部门短期货币需求的波动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通货膨胀:货币决定与国际传导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本文主要从货币供应和国际传导两个角度解释本轮通胀。通过对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率、工业品生产者价格和进口价值、消费者、生产者平均价格和进口价格及消费者、生产者平均价格和进口价格的比较分析,主要结论是货币供应不仅影响国内需求,而且通过国际传导影响国内供给,从而使得近年来通货膨胀对货币供给量的弹性远小于1。政策含义是接下去的货币政策制定需要预期国外的经济形势,并重新估计货币政策对通胀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炜  海中 《北方经贸》2003,(3):90-92
货币替代特指外币替代本币执行交易媒介和价值储藏职能的情形。货币替代会影响一国居民对本国货币的需求。运用效用最大化原则可以导出在货币替代条件下的卡甘式货币需求模型。将它与第一代国际收支型的货币危机模型相结合 ,在货币替代条件下 ,分析引起国际收支型货币危机发生的因素以及发生的时间 ,可以看到即使财政赤字尚处于一般情况下的安全区域 ,由于货币替代对货币需求的作用 ,货币危机发生的时间也会提前 ,使得固定汇率制崩溃。  相似文献   

10.
关于通货膨胀的原因虽然有不同的解释,本文认为这是需求和供给共同作用的结果。这里讲的需求是因为货币过量供应而导致的需求,而并非凯恩斯讲的实际因素而引起的需求。通过以上验证货币增长和CPI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可以确认这个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因素引起的。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