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孙敬东 《理论观察》2013,(4):109-110
随着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民生工程的广泛开展,民生档案也日臻健全和完善,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要通过加强民生档案资源建设、档案利用中的安全保密、民生档案的保障体系建设等措施来保证民生档案利用体系建设,以确保民生富庶,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广西是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民生与社会建设问题呈现出新的状况,要深入分析改善民生面临的新问题,充分发挥社会建设的功能,搞好社会建设的重点工程,进一步推进民生的改善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4.
社会建设的重点是改善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建设,民生为重。民生问题是当前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在全面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必须发展教育事业,夯实民生基础;解决就业问题,重视民生根本;增加居民收入,关注民生源泉;改善医疗卫生,心系民生疾苦;健全社保体系,完善民生依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们国家的民生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对此,国人都不同程度地切身感受到了民生改善的幸福,共享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这也是有目共睹,举世公认的。未来五年,政府在改善民生方面,将进一步加大投入,民生状况将进一步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人们之所以追求民主,是因为它有利于社会大众的利益,这是作为公共价值的民主意义所在。只有当民主进一步发展了,田人便敢于发表谏言、诤言,敢于坚持真相、真理,那么,就会形成一个人人心情舒畅、宽松和谐的政治氛围。  相似文献   

7.
为帮助老区人民尽快摆脱贫困,和全国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成果,中央各部门纷纷加大了支援老区建设的力度。  相似文献   

8.
民生建设是新疆社会建设的重点。当前,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就成为重要课题。从社会建设、民生及其相互关系出发,加强新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对策是:确定总体发展目标,建立相应责任体系,加大监督力度,注重新疆各地区的均衡发展,充分利用并加强各地对新疆发展的援助。  相似文献   

9.
刘权 《走向世界》2012,(33):22-23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必须加快社会体制改革。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已进入一个全面改善民生、全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新时代。关注民生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一道最耀眼的光芒。民生建设也已成为各级基层政府的施政纲领,成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1.
刘金荣  朱晓芸 《黑河学刊》2015,(1):41-42,45
古人云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变革社会的重要力量。可见,国家发展之根本在于安民。安民者,在于民生。中国有着十三亿多的人口,关注民生,重视民生建设,才能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从而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的构建,起码需要两个基础性的条件,一是发达经济,二是社会公正。目前我国在这两方面极不协调: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伴随严重的社会不公。为了解决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十七大”提出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充分体现了民主法治的思想:一是强调社会建设是全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关注民生新政,就是关注民生的幸福,民族的未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在于人民当家做主,在于民主与法治,在于去旧布新、兴利除弊、革新体制、开创新政,建设现代民主政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李凡 《魅力中国》2009,(20):85-85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不仅指明了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社会建设的重点内容和战略目标,同时,也为加快和提升档案部门公共服务能力,开展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服务党和政府工作大局,维护社会稳定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的社会矛盾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了适应这个变化,满足全社会成员的基本民生需求,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加快建立社会主义民生服务体制,是协调改革进程中各种利益关系的根本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体制保障。民生服务是当前最需解决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的构建,起码需要两个基础性的条件,一是发达经济,二是社会公正.目前我国在这两方面极不协调: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伴随严重的社会不公.为了解决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十七大提出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充分体现了民主法治的思想:一是强调社会建设是全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年文平 《魅力中国》2014,(23):280-280
档案资源建设是服务和满足民众档案利用需求的基础,事关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档案资源建设是丰富和完善馆藏机构、服务社会、服务民众的根本途径。本文从管理、接收与利用、利用与信息化建设,影响档案资源建设的这几个问题来分析,鉴于档案馆资源建设的情况,提出民生档案资源建设与服务民生的重要意义,建立健全覆盖民生档案资源体系和民生档案资源利用体系的必要性,确保民生档案为百姓服务。  相似文献   

18.
周慧 《改革与开放》2011,(8):123-123
举国瞩目的两会广泛发扬民主,施以总理网络问政和代表参政议政等民主形式,把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置于一个更加开放的环境中,使民生这座大厦在民主的基石上愈加坚实,也日益显现出民主与民生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9.
张道航 《北方经济》2008,(11):13-15
和谐,是人类社会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民生是和谐之本。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报告也提出了全面改善民生的具体目标:  相似文献   

20.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对此和了明确部署: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是我们党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我们要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这一重要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