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美国经济衰退引发中国制造业大火拼从1992年中国出台的"出口退税"政策开始,中国产品"走出去"成就了中国"世界制造中心"的地位,目前中国出口的目标国主要是美国和欧洲。从整个国  相似文献   

2.
"中国制造就是全球制造。"北京时间11月12日晚上10点,从老牌工业强国法国巴黎传出了一位来自中国企业领导人的声音。中国企业中最早走国际化道路的TCL集团掌舵人——李东生总裁的演讲不仅在巴黎社会各界引发了轰动,而且还由此引发了国际舆论对中国制造的热烈探讨。  相似文献   

3.
近段时间以来,海外爆发了多起有关中国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事件,似乎,"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一时间在全球市场引发了严重的信任危机,特别是部分发达国家的政府、议员和舆论的指责,大有把中国产品塑造成"危险的中国制造"之势。伴随而来的,是一些国外媒体对中国产品的过度炒作。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现已成为以加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世界制造业中心,但骄人的业绩掩饰不住"中国制造"制而不智、大而不强的尴尬.以昆山为代表的"长三角制造"和以东莞为代表的"珠三角制造",正遭遇不同的压力和挑战.因此,研究"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升级尤为重要.中国制造要成为标准规则的技术制造,成为世界智造中心之一,成为制造强国,需要政府、企业及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5.
当中国航天员翟志刚身着国产航天服在太空完美亮相之时,我们在惊叹"中国制造"尖端技术的鬼斧神工之时,也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中国制造"的劣质产品诸如毒奶粉而蒙羞。神七上天,奶粉下架。中国制造既强大又脆弱,中国制造正呈两头冒尖、两极分化之势,这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6.
<正>美泰公司在全球范围大规模召回在中国制造的玩具,再一次引发对"中国制造"的信任危机。这次事件中,我们首先必须承认相关生产厂商在与欧盟安全标准对标过程中出现了疏漏,导致了产品的质量问题,但是这种级别的过失却发展成为两国高官纷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融入世界经济的最直接表现,就是有一天你发现,在国外大大小小的商场里面,贴着"madeinChina"标签的商品随处可见,世界经济越来越离不开中国,因为中国源源不断地提供着中国制造的商品。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在国际分工的大背景下积极推进工业化,大力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由此积累起庞大的生产能力,"中国制造"遍及全球。尤其是在低端制造上。国际分工与世界经济因中国的加入而大为改变,由此也奠定了中国  相似文献   

8.
在德国工业4.0迅速窜热的同时,"中国制造2025"也呼之欲出。"中国制造2025"应运而出"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工程院启动"制造强国战略研究"的咨询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亲自挂帅,组织50多位院士和100多位专家开展调研,提出在2025年进入制造强国行列的指导方针和优先行动。同时,工信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和国资委正在联合编制《中国制造2025》规划,有望2015年年中出台,为把我国打造成现  相似文献   

9.
“中国制造”面临的发展困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制造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中国制造"这一品牌也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但与之相伴的是,世界范围内各种针对"中国制造"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而在国内,产品结构不合理、劳动力价格上涨、出口政策变化等因素也极大地削弱了"中国制造"的竞争力.国内外的不利因素使"中国制造"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本文分析了"中国制造"面临的发展困境,以期对中国制造业提升自身国际竞争力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
自去年3月"三聚氰胺"事件引发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对"中国制造"的大肆炒作,到今年初由"毒水饺"事件引发以日本为首的国家对中国食品安全的新一轮炒作,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制造长期以来为他人作嫁衣裳,向中国品牌的升级并非易事,转型的痛苦可能超乎想象.古云"穷则思变",而中国制造远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虽有年初的用工荒和近期的加薪潮,中国制造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依然难以取代,仍是许多国内企业的现实首选.正因如此,那些寥若晨星的中国品牌的开拓者的勇气才更显得可钦可佩.  相似文献   

12.
继2001年中国人世引发全社会关注之后,踩着入世3周年尾巴的中国再度因大部分产业"保护墙"的倒塌而震动。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3周年,以此为标志,中国步入入世"后过渡期"。  相似文献   

13.
张锐 《大经贸》2006,(4):36-39
在当今国际市场中纵横捭阎的“中国制造”一直牢牢地牵引着国人的视线,其在海外风云跌宕的经历也十分敏感地引发着民族情感的颤动。脚踩荆棘但充满着希望——“中国制造”正以自己复杂而饱满的国际化过程向我们提供一个重新思考与解读的机会。  相似文献   

14.
吴宇 《中国品牌》2008,(3):92-93
前言:2002年至2007年,我国对外贸易年均增长28.5%,2007年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2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三。在外贸高速增长的同时,各类贸易摩擦以及由中国商品引发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事件也呈高发之势。因此,强化装备制造业品牌建设,重树"中国制造"良好声誉,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正>头顶全球加工制造中心桂冠的"中国制造"曾经风光无限,然而,在人力和原材料成本上升、国际金融环境恶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多重不利因素面前,处于全球产业链低端的"中国制造"也面临着发展瓶颈。"低价、粗制、模仿"映射出其所背负的生存压力。正因为如此,如何依靠创新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软着陆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制造就是全球制造。各国政府和企业间需要加强信任,建立对话和共同责任机制,出于对消费者、员工和环境负责任的态度,迎接共同的挑战。北京时间2007年11月12日晚上10点,从老牌工业强国法国巴黎,传出了一位来自中国的企业领导人的声音。作为最早国际化的中国企业掌舵人,TCL集团总裁李东生掷地有声的演讲不仅在巴黎社会各界引发了轰动,也由此引发国际舆论对中国制造的热烈探讨。  相似文献   

17.
赵雷 《市场研究》2014,(4):12-14
<正>2013年底,零点指标数据对中国、美国、肯尼亚、印度和巴西五国的3300名公众同期进行了"中国国家形象线上调查"。结果显示,海外公众对中国的"第一印象"关键词首选"中国制造",但仅有3%能正确说出一个"中国品牌";万里长城被海内外受访者一致推选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符号"。中国印象等于中国制造吗研究人员请受访者在无提示情境下,自主回答对中国的"第一印象"。经过整合分析,受访者的应答可以分为四类:(1)中性信息,如"中国制造"、"天安门"、"汉字书法"、"瓷器"等  相似文献   

18.
2002年1月17-18日,唐·E·舒尔兹和海蒂·舒尔兹在上海万豪虹桥酒店进行了"建立整合营销和传播体系:管理之道"的培训。两天中,唐和海蒂以他们在全球运作成功品牌的实战经验与学员们展开了生动的互动讨论。课堂上,唐多次表达了对中国品牌与市场的兴趣与关注。访问,于是从"中国制造"开始,希望唐同样可以传授给中国品牌提高整合营销传播力的成功经验:关于中国制造"中国制造"是个有趣的话题。我们曾经在日本和台湾地区工作,"日本制造","台湾制造"在当时也同样意味着"低质低价",转变的关键在于,日本找到了家电产业而台湾地区进入了电脑领域。  相似文献   

19.
您知道吗,目前,全世界每四双袜子,至少有一双是中国生产的。全世界七成的玩具是中国制造的。还有牙刷,全世界70%的牙刷来自中国。中国家电也在世界各地受到欢迎,比如说微波炉,几乎全世界绝大部分微波炉都是中国生产的。但是最近,中国制造的质量和安全问题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尤其是一些境外媒体,有的抓住几个个案反复炒作,妖魔化"中国制造"。"中国制造"一时间广受质疑。谁是谁非?真相需要还原。本刊整理了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中央电视台采访等公开场合的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黄亚生 《中国市场》2010,(16):23-26
"中国制造"的标签比"印度制造"的标签更为普遍,但在中国制造并不一定是由中国制造。用不了多久,"印度制造"将成为"由印度制造"的同义词,印度人不仅会从全球化中获得工资收益,还会把利润也留在手里。除非中国着手进行大胆的制度改革,否则印度在今后20年的表现也许会大大超过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