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4 毫秒
1.
11月16日至18日,中国邮电电信总局在京主办了’98中国国际接入网技术高级研讨会。来自国内外的电信运营商结合本公司具体运营情况,对接入网的网络建设、技术发展、业务种类及设备特点等情况做了介绍。同时,会议还邀请国内外专家,就接入网对信息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及接入网建设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做了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加快建设光纤接入网的必要性和原则,分别介绍了用户光缆网和光缆末端所采用设备的建设情况,对光纤接入网发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网络优化和日益增长的电信业务的发展,特别是数据通信和多媒体业务的发展,传统铜缆的用户接入方式已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接入网必须向数字化、宽带化方向发展。伊犁州电信局根据这种业务的发展趋势,并结合伊宁市的实际情况,分别在伊宁市80分局、81分局、82分局采用FTTZ(光纤到小区),FTTC(光纤到路边)的方式进行接入网的建设,由于伊宁市是首次采用光纤接入的方式发展接入网,且光纤接入网又有无源光纤接入网和有源接入网之分,生产厂家也较多,因此,伊犁州电信局在设备选型时,经过反复论证并结合伊宁市的实际情况,最后决定采用美国TTS公司的无源光纤接入网设备。下面将美国TTS公司无源光纤接入网在伊宁市的工程情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4.
世纪之交,人们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未来,初具规模的我国电信网,实现了骨干网的传输和交换,本地网的中继传输和交换数字化,但用户接入网(以下简称接入网)仍以采用模拟传输方式的铜线为主要传送媒体,成为现代电信网的“瓶颈”。这同国民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对各种通信业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不相适应,因此接入网的数字化、宽带化和智能化,就成为当前我国电信网发展建设的重要任务。 一、我国接入网发展建设的基本情况 我国电信接入网发展建设是从试验开始的,共有17个中外厂商参加试验,免费提供近25种产品,开出35个试验点。经过两年的试验。中国电信制订了一系列的技术体制、标准、规范,制订了我国发展接入网的技术  相似文献   

5.
供电问题制约着农村地区通信的发展,如何有效解决接入网的远端供电,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接入网的大量运用已成为必然趋势,但在全面推广使用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在这些问题中除了V5协议以及对接入网(AN)相关设备的测试、维护等方面以外,远端设备的供电问题是困扰接入网向供电情况较差的小区、农村集镇等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这些地区往往正是目前对接入网需  相似文献   

6.
概述 众所周知,接入网是相当复杂的网络,却又是非常重要的网络。不仅运营者重视,学者们也非常关注。眼下,论述接入网的文章和书刊已经很多了,对接入网的定义、结构、功能、业务、接口、管理等各个方面都有详尽的论述。例如,在“接入网技术体制”中定义接入网是“由业务节点接口(SNI)和相关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诸如线路设施和传输设施)所组  相似文献   

7.
近日,江苏、山东、重庆、黑龙江、福建等省市通信管理局相继向数家民企发放了宽带接入网业务试点批文,宽带接入业务向民营资本放开进入实质性阶段. 2014年年底,工信部发出《关于向民间资本开放宽带接入市场的通告》,提出在全国16个城市开展宽带接入网业务开放试点,鼓励民间资本以多种模式进入宽带接入市场.根据国务院的批文,在2015年年底之前,总共将有超过100家民营企业获得试点城市的宽带运营许可,来自不同行业的民营企业即将加入宽带运营商阵营.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我国接入网现状、特点以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现阶段我国接入网规划建设的重点和原则,并针对规划中有关综合目标局的选择、接入网的网路组织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
接入网概念是近些年提出来的,1995年国际电联ITU-T公布了G902正式提出接入网概念,从此接入网技术就开始得到迅猛的发展。我国接入网建设紧跟世界发展的步伐,及时制订了接入网的技术体制、标准和测试规范等,并于1996年开始了V5接口的现场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接入网设备的研制、开发和生产已与发达国家处在相同的水平上,某些方面走在了世界  相似文献   

10.
现代电信网是由长途网和本地网组成的,本地网是由本地中继网与用户接入网组成的。接入网点多、面广、量大,凡是有用户的地方就存在接入网;接入网的建设投资费用较大,根据各国建设电话网的资料,用户接入网的建设费用占电话网建设总投资的30%至40%。较好地解决电信网中的用户接入网,合理地组织用户接入网,这对现代电信网的建设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V5接口是专为接入网发展而提出的在本地交换机和接入网之间的统一、标准的接口。V5接口的测试既是检验接入网系统设备和交换机的V5接口与标准是否一致的必要手段,又是保证接入网稳定可靠运行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V5规程测试仪在中国电信接入网现场试验中的作用,介绍接入网现场测试的内容和方法。 一、接入网现场试验和测试 1996年和1997年间,在我国的接入网V5接口规程等相关标准制订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用户对多种业务需求的增长,接入网已成为电信网发展的瓶颈。为进一步促进首都电信网的发展建设,推动首都信息化工程,北京电信通信学会于1998年12月18-19日在京召开“接入网技术发展研讨会”。 会议代表来自首都科研院所及北京市电信管理局专家学者。会上,代表们对接入网中的交换、网管、接口、业务预测、经营策略、设备开发等多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对以下问题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意见。 1.接入网的重要性。随着新业务、新技术的采用,接入网占整个通信网投资的比例将比过去更大。而且近年来,以因特网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正在深刻地改变  相似文献   

13.
接入网是从交换机或其他业务节点,如数据网络服务器、视像节目服务器的业务节点接口(SNI)至用户驻地网(CPN)的用户网络接口(UNI)间能通过管理接口接受网管系统指配和管理的传输手段的总称。最简单的接入网是为POTS用户使用的金属对绞线,采用媒介复用技术的接入网还可能包含复用器、调制解调器、交叉连接设备和集中器等。 接入网与核心网相比,其主要的不同点是接入网不含交换机设备;其次,接入网可以是在媒介复用的情况下不对称的;再有,接入网所覆盖的从SNI到UNI的距离相对核心网短得  相似文献   

14.
接入网是通信网发展和演变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众多的电信运营公司都把建设接入网作为降低运行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和增强竞争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 网络管理是通信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保证接入网网络高效、可靠、经济和安全地运行,接入网网络管理系统应和接入网建设同步进行。通信网建设的历史过程告诉我们,网络管理系统和网络本身的建设同步进行,通信网的建设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将会产生事倍功半的结果。 由于接入网本身还在不断发展,而且可以用于接入网的技术很多(用于接入网的技术很多意味着在接入网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本地环路限制了网络的数字化,为提高网络的建设水平,ITU-T提出了接入网的概念,将整个电信网划分为:交换网、传输网、接入网。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以期促进整个接入网建设标准化。ITU-T提出V5接口标志着接入网的协议体系基本建立,对整个电信网络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而金属线接入技术(HDSL、ADSL)、光接人技术(PON、DLC)、HFC技术、无线接入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接入网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邮电部门近日出台了《关于山西省用户接入网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 1、改造原有接入网和发展新的接入网所采用的技术,要根据接入网所支持的业务而定。既要满足当前话音与信息业务的需要,又要考虑今后宽带业务要求,推进光纤到路边、大楼、小区等接入方式。  相似文献   

17.
初具规慎的中国电信网,实现了骨干网的传输和变换、本地网的中断和交换数字化,迫用户接入网(简称接入网)仍以模拟铜线为主要传送媒体,成为现代电信网的瓶颈。这局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对各种通信业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不相适当,因此接入网的数字化、竟带化和智能化,成为当前电信网发展建设的重要任务。为此,我们要“积极、稳妥、务实、创新”做好接入网工作。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通信网上程控化、数字化占统治地位,接入网建设引起了电信运营者、设备生产厂家的普遍重视。目前处于接入网位置的设施仍以铜缆线对为主,接入网作为本地交换机与用户之间的连接系统,在电信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仅投资比重大,而且直接关系到当前和未来  相似文献   

19.
邮电部电信总局组织的接入网试验的实际验证和初步测试工作已基本完成。鉴于接入网技术仍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同时考虑到各邮电管理局对接入网设备的急需,邮电部电信总局于1998年1月7日发文,批准10种接入网设备进网试用。其中有源光接入设备8种,无源光接入设备2种。 1、有源光接入设备 深圳中兴公司 ZXAN  相似文献   

20.
一、概述 从1975年英国电信(BT)首次提出接入网概念,到80年代初接入网(Access Network)一直停滞在理论阶段。直到80年代后期ITU-T着手制订标准化V5.X数字接口规范,并对接入网做出较为科学的界定,接入网技术才真正进入通信业应用领域。90年代,随着通信与计算机联合时代的到来,数字化、宽带化和智能化已成为未来通信发展的方向,人类社会对通信业务从质量到业务种类都提出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