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自出台至今出现了学生违约率高、银行追缴困难、高校声誉受损等一系列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家助学贷款在银行和学生间的博弈分析,提出应降低银行追缴成本,提高学生贷款违约代价,加大违约惩罚力度等办法,促使学生按期还款。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高校中有大量贫困学生需要救助,国家助学贷款业已成为救助贫困生的主渠道之一,而且自从助学贷款政策实行以来已经有很多贫困学生得到帮助。但是助学贷款在偿还中的违约风险越来越大,这已经严重打击了商业银行的贷款积极性。本文在分析国家助学贷款偿还违约风险的原因的同时,提出了一些建议:一是健全助学贷款的法律和政策;二是银行应该加强放贷的审查力度;三是改进助学贷款的还贷方式,延长还贷期限;四是建立贷款风险补偿机制。通过这些建议的提出,以期降低助学贷款的还款违约率,让助学贷款良性发展,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为国家的教育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当前,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高以致银行风险大——银行惜贷严重已不容忽视。全面认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风险,保障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可持续性发展,成了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用博弈论来研究我国助学贷款:即从我国国家助学贷款中较易忽视的银行与银行这对主体间利益博弈所存在的风险成因入手探讨,得出现行国家助学贷款要走出困境需采取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需要向有完整的学生贷款违约管理体系的美国进行借鉴。美国高校对学生贷款违约负有一定责任,为此,他们建立了专门机构进行管理。我国校园地贷款和生源贷款具有互补性,应该发挥这两种的长处,建立学校对贷款学生的诚信教育常态机制,学生离校前进行偿还贷款的提示,对学生进行还款方式辅导,建立学生贷款违约率与学校管理责任的连接机制。  相似文献   

5.
孙金春 《民营科技》2008,(12):90-91
国家助学贷款作为解决高校贫困学生就学的一种重要的资助途径,由市场化运作的商业银行进行具体操作,实行的是政纂眭业务的商业化运作,不可避免的出现运行成本高、违约率高等问题,现从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的现状入手,对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完善的具体对策,探寻国家助学贷款健康发展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中,高校充当了业务介绍人、见证人、后期协助催还者及风险共同承担者的角色。高违约率背景下,这些角色扮演的成本及风险与高校的收益是不匹配的。通过对江苏省11所高校工作人员进行的调查发现,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越高,高校存在的教育资源被分化、财务损失、校友关系不良、学校声誉受损等担忧越强。根据博弈分析结果,高校应积极推动银行做好多期违约学生的贷后管理,给予承担贷款催还工作的辅导员相应的激励,开展智力投资算账教育活动,提升诚信教育的有效性,做好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经过几年的不断改革与实践,助学贷款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实施困难的窘境,一方面学生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大学生违约现象严重、银行惜贷等,这些问题不容忽视,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风险分担和利益补偿机制的缺陷,及大学生本身的原因等。这些问题的切实解决关系到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能否顺利进行,这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助学贷款政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国家助学贷款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其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助学贷款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就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较高的助学贷款违约率,诚信问题固然是原因之一,但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是还款约束机制的不完善和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严峻形势.  相似文献   

9.
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风险分担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违约风险分担机制不合理是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连约率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从目前的助学贷款违约风险分担机制来看,政府承担的风险责任较小、高校承担的风险责任较大、而银行则承担违约风险的"兜底"责任.根据"风险与收益对等"原则,设计了新的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风险分担方案,新方案降低了风险易发区内高校和银行的风险责任、增大了政府的风险责任,从而实现风险责任的合理分配、提高各贷款受益人的风险管理意识.而生源地贷款、助学贷款信用保险、助学贷款的证券化等社会化方法,引入了更多的潜在受益人分担助学贷款的违约风险责任,也有效地降低了违约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黄震艺 《价值工程》2010,29(7):237-238
文中透过分析学生贷款违约原因,找出减少贷款毕业生违约的途径和对策,让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朝着健康、有序、可持续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国家助学贷款自2001年实施以来,产生了一些不利于该政策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其中贷款学生的违约问题是最为突出的。本文研究从提高高校贷款学生的还款力角度,研究影响高校贷款学生的还款能力和意愿的因素,最终提出了高校加大教育力度,银行和高校扩大合作——加大贷款学生诚信教育水平,学生努力提升自我专业素质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只有降低助学贷款的违约率,国家助学贷款业务才能实现有效的发展。针对当前助学贷款违约率居高不下的情况,本文旨在对四个国家的风险管理措施进行比较研究。在明确了助学贷款主要风险的基础上,本文概述了中国、美国、日本和英国助学贷款的发展现状,比较了各自的风险管理措施。本文认为信用保险制度是我国风险管理措施的特色,在坚持自身特色的同时,完善征信系统,调整还款方式,拓宽本金来源渠道,多管齐下管控风险。  相似文献   

13.
建立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与补偿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普通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自1999年开始推行国家助学贷款到2004年6月底,已实际发放贷款52亿元,享受贷款的学生约80多万人。但由于种种原因,国家助学贷款存在手续繁杂、银行惜贷、较难推进等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问题。风险问题已成为银行“惜贷”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目前制约国家助学贷款健康发展的瓶颈。因此,分析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形成,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防范与补偿机制,对于确保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正>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由学生或其合法监护人,向入学前户口所在地的农村信用社、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办理的助学贷款,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实施的背景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的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开始国家助学贷款试点工作,2000年在全国全面推行。2004年春,因贷款学生拖欠率高,全国几大商业银行停止了大部分贷款业务。在这种背景下,2004年6月,  相似文献   

15.
杨航 《会计之友》2008,(35):10-11
自1999年出台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并在北京等几个城市的部分高校试点后,助学贷款信用风险的问题不断显现,这些矛盾反映了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本身的缺陷。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政策,试图解释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内在缺陷,并提出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梁爽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12):219-220
国家助学贷款作为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帮助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国家助学贷款进入贷款本金回收期,部分高校出现较严重的欠息欠本问题。为保证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持续健康发展,降低国家助学贷款偿还风险,建立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清缴长效机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是国家资助贫困学生的一项重大措施。由于社会环境、信息渠道、制度设计和大学生失信等诸多原因的影响,当前助学贷款违约率居高不下。为有效解决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问题,应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法律规范;加强信用管理,完善信用体系;加强诚信教育,培养诚信意识;促进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健康发展,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自助学贷款业务开办以来至去年底,我国金融机构国家助学贷款余额为13.27亿元,另发放一般助学贷款余额18.78亿元,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在鲁西北地区,基层助学贷款业务却开展缓慢,据对某县金融机构进行调查,自1999年9月1日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出台以来,截止到2001年年底该县的4大国有商业银行,只有中国农业银行发放的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21笔8万元。由于部分到期的助学贷款已陆续收回,又没有发放新的助学贷款,使一般助学贷款余额减少到2001年年底的6万元。业务开展缓慢,甚至有所倒退,其原因何在?一、办理助学贷款业务中存在的问题针…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助学贷款困境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行大学生助学贷款制度,是国家充分发挥高等教育资源优势,实现高等教育公平性的一个重要举措。但是由于现行国家助学贷款的设计存在缺陷:如没有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缺乏有效措施防止贷款学生的高违约率,退款方式和期限的不合理等,使其在实施的过程中遭遇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陷入供求矛盾困境。因此应从经济学角度出发,进行国家助学贷款新制度构思:(1)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结合现行财政体制,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负责助学贷款的管理发放,具体的发放目标群体及贷款数额由其自行确定;(2)将银行重新定位,从原来的风险承担主体退出改由政府承担风险主体;(3)将社会保障机构作为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机构;(4)在还款方式、还款期限、贷款利率及其与之相配套的措施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调整;(5)构建与新制度相配套的实施模式,以保证国家助学贷款新制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20.
高校对助学贷款违约毕业生进行入户调查的有益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助学贷款违约的毕业生进行了入户调查的有益探索,并对调查报告进行分析,总结了毕业生违约的原因及类型,提出了降低违约率的针对性措施。结果表明,入户调查投入成本不高,能在较短时间取得第一手调查资料,起到了督促还款作用。还可以更好促进助学贷款贷后管理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