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鱼种合理搭配放养,不仅是增产的决定因素,而且也是提高效益的重要方法。要根据池塘条件、饲料来源、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来决定。 一、吃食鱼和肥水鱼的比例 以饲养草鱼为主体时,有青饲料和肥料供给的,吃食鱼和肥水鱼  相似文献   

2.
<正> 养鱼专业户如能根据单产水平和主养类型确定适当的搭配比例,可最大限度地利用不同鱼种之间的生物学特性,从而提高养鱼效益。 1、吃食鱼与肥水鱼比例。对亩产500千克以下塘,吃食鱼与肥水鱼比例控制在1∶1或3∶2;亩产1000千克左  相似文献   

3.
一、调整养殖结构。即利用杂食性鱼清除残饵的功能和肥水鱼净化水质的功能,调整吃食鱼、杂食鱼、肥水鱼的品种和比重。例如:草鱼、团头鲂等吃食鱼因摄食量大,其残饵和粪便能肥水,为鲢、鳙等肥水鱼提供大量的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反过来,肥水鱼滤食活动,又使水质不致过肥,为吃食鱼维持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而鲤鱼、罗非鱼等杂食性鱼类作为中底层鱼类,它们的活动又清除了残饵,改善了池塘的卫生条件。  相似文献   

4.
<正> 冬季降临,成鱼起捕后,将进行来年鱼种的放养工作。如何做到合理搭配放养,不仅是增产的决定因素,也是提高效益的重要方法。要根据池塘条件、饲料来源、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去决定。重点把握如下三项比例要求。 一、吃食鱼和肥水鱼的科学比例 此项比例,各地养鱼户有不同,产量悬殊甚大。以江、浙、沪亩产吨鱼  相似文献   

5.
调整放养结构(1)池塘放养品种应利用杂食鱼清除残饵,肥水鱼净化水质的功能,调整吃食鱼、杂食鱼和肥水鱼的放养比例。(2)鱼种放养时,选择规格大、体质健壮、鳞片完整、抗病能力强、生长迅速的优良品种。(3)冬放鱼种到春季水温上升时应提早投喂饲料,使鱼很快进入生长期,提高其抗病能力。坚持“四定”投饵原则(1)定质:所投饵料要新鲜清洁,不投喂腐烂变质和不易消化的饵料,推广使用颗粒饲料。(2)定量:在“大麦黄”、“白露心”两个变温期的发病高峰期,应以精料为主,辅以青料。投饵以2∽3小时吃完为度,不吃隔夜食。…  相似文献   

6.
<正> 一、鱼池的选择面积适中,一般5—10亩,水深常年可保持在2.5米左右,成鱼池与二龄鱼种池、一龄鱼种池的比例为7∶2∶1,即成鱼池占70%,二龄鱼种池占20%,一龄鱼种池10%。二、套养的品种套养主要是解决吃食性鱼类青、草、鲤、鳊鱼的斤两鱼种为主。吃食鱼解决了,肥水鱼也就上去了。一  相似文献   

7.
<正> 一、提高鱼类生长率。池塘养鱼从鱼种放养到成鱼出售一般增重倍数为4—5倍,实际上有很大的提高潜力,可从三个方面去做:①投足肥料饵料,使池塘不要因肥力饵料不足而使鱼生长缓慢。②放小型鱼种,适当增加尾数,如青鱼、草鱼可放“斤两”鱼种,适当多放鱼种数。③在鱼吃食旺季,如早春晚秋,合理投饵,让鱼吃足吃好,提高鱼的生长速度,缩短养殖周期。  相似文献   

8.
小型水库养鱼高产高效技术探讨陕西汉中市水产工作站屠庆福小型水库分布广,水面多,已成为渔业的重要部分。但由于许多客观原因,长期以来,水库养鱼品种单一产量低,效益差,造成水体资源浪费。1994~1995年我们在状元水库进行了吃食鱼、肥水鱼并重;投饲、施肥...  相似文献   

9.
防治鱼病,综合措施是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调整放养结构,提前放养池塘养鱼的主要特点是多品种、多规格混养、轮养,发病对象主要是草、鲢、青鱼等,发病期主要在成鱼阶段。因此应适当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利用杂食鱼清除残饵、肥水鱼净化水质的功能,调整草食鱼、杂食鱼和肥水鱼的放养比例;还应改放小规格鱼苗为大规格鱼苗,  相似文献   

10.
<正>秋季气候凉爽,水温适宜,鱼摄食旺盛,生长迅速,是夺取养殖池塘高产的关键阶段,生产上必须重视秋季鱼池的管理工作。一、合理投喂:根据鱼的放养密度、成活率和前一阶段的生长增重和投喂情况,估算出存塘鱼的总重量,按鱼体重3%~5%左右的比例投喂全价颗粒饲料,一般每天投喂2次,实际投喂量根据鱼的吃食情况、天气、水温灵活掌握,以八成饱为宜。保持营养平衡,主养草食性鱼的池塘适当补充青饲料。投喂农家饲料  相似文献   

11.
<正> 大水域施肥养鱼的技术关键在于合理放养鱼类和合理使用肥料。 一、养殖鱼类的选择和放养密度的确定 大水域施肥养鱼,要以养殖鲢、鳙鱼为主,其产量一般可占鱼总产量的90%以上。但在不同的施肥条件下,这两种鱼的放养数量和比例应有所差别。一般地说,施肥量少,施肥后水域仍为瘦水型,透明度在80—100cm之间的水域,应主养鳙鱼(占60%以上),亩产可达20kg左右。施肥量大的肥水型水域,透明度低于35cm,应以放养鲢鱼为主(占70%以上),亩产可达70kg以  相似文献   

12.
<正>稻田生态养殖鱼是充分利用人工新建的稻鱼共生关系,在稻田水里放入适当规格及数量的鱼苗,以种植水稻为主,养殖鱼为辅。稻田生态环境为鱼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鱼在稻田水中吃食丰富而新鲜的活饵料,可除害、除虫、疏松土壤、提高稻田蓄水灌溉和抗旱能力,而鱼类粪便被水稻吸收肥料,起到水质净化。稻田水  相似文献   

13.
<正>一、调整品种结构,增加优质鱼放养比例。改变传统的以"肥水鱼"为主的养殖方法,增加受市场欢迎的鲤、鲫、青、草等优质鱼的放养比例,养成规格要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有条件的可混养套养鳜鱼、翘嘴江鮊、鳖、花鱼骨、鳝鱼、泥鳅、河蟹、青虾等名特优水产品。二、投喂配合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投喂单一饲料,鱼类生长所需的氨基酸等营养成分不够全面合理,浪费损失较大。如果将各种饲料按科学的比例配合成颗粒饲料后喂鱼,可使一些不能直  相似文献   

14.
<正>一、调整品种结构,增加优质鱼放养比例。改变传统的以"肥水鱼"为主的养殖方法,增加受市场欢迎的鲤、鲫、青、草等优质鱼的放养比例,养成规格要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有条件的可混养套养鳜鱼、翘嘴江鲌、鳖、花鱼骨、鳝鱼、泥鳅、河蟹、青虾等名特优水产品。  相似文献   

15.
<正>6月份,江苏省东台市顺大水产发展公司水产养殖户周某,15亩鱼塘出现草鱼、鳊鱼、银鲫、鲢鱼大量死亡,诊断为暴发性出血病(细菌性败血症)、烂鳃、肠炎病并发,笔者及时服务,跟踪了防治全过程。一、基本情况周某鱼池面积15亩,为老池塘,该塘多年冬季未彻底清塘消毒,平均水深1.8m,养殖模式为以吃食鱼和肥水鱼并举,年产650kg/亩的精养鱼池;春节前捕捞后,不达上市规格的鱼种就直接放  相似文献   

16.
推广秸杆肥水养鲶新技术,不但可充分利用秸杆资源,增加肥料和饲料;而且可大幅度提高稻鱼总量,降低生产成本,大大提高种养业经济效益,是实现农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确保农民快速脱贫致富,发展高效农业的一条科学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17.
因地制宜选好养殖模式,传统的水产养殖模式主要混养,投入较少,粗放经营,产量及经济效益较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养殖生产水平的提高,一种新型的高产高效养模式-80:20主养模式已经出现,这种模式的特点是确定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为主养品种,另外搭配一定的肥水鱼类以滤食水中的浮游物,控制水质肥度,养殖期间基本不施肥,主要投喂全价配合饲料,以满足主养鱼的产量占总产量(一般亩总产500公司以上)的80%的比例投放,主养鱼放养规格应尽可能一致,个体大小差异不超过20%,肥水鱼则按占产量的15%-20%的比例套养,同时还可按占总产量的5%的比例套养某种肉食性鱼类(如乌鱼,鳜鱼,鲶鱼,黄颡鱼,鲈鱼等,放养规格以不伤害主养鱼为准),这种主养模式可以根据主养品种的营养需求投喂适宜生长的全价配合饲料,以保主主产鱼快速生长,同时套养的肥水鱼和肉良性鱼既控制了水质又增加了鱼产量的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阜宁县林牧渔业局水产站在承担的"江苏省池塘工业化养殖系统研究与示范"项目中创造性的将鱼池和蟹池相互结合布置,实现鱼、蟹养殖池内水体的循环使用。在养殖过程中,在鱼池中进行吃食鱼的高密度养殖,投喂大量的商品鱼饲料,池内的残饵、粪便及理化指标较高的养鱼水流入扣蟹养殖池中,一小部分作为扣蟹的饵料,大部分作为肥料,为水草生长提供营养盐;在扣蟹养殖池内,养  相似文献   

19.
<正>鱼种放养模式决定着采取不同水质管理技术措施,水质管理措施是围绕着主养鱼来进行。加强水质管理,创造良好水质环境,改善池水溶氧条件,有利于提高池塘载鱼能力,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原来池塘放养模式主要以鲢、鳙鱼(肥水鱼)为主养鱼,搭养草鱼、鲫鱼、鲤鱼等,池塘中"肥水鱼"的产量约占池塘总产量的60%~80%。肥水养鱼主要围绕着"肥水鱼"来进行,  相似文献   

20.
<正> 正确的搭设食台,可以大大地避免浪费,可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能使鱼养成定点吃食的习惯,缓解抢食情况。而且也便于观察鱼的吃食和生长情况,从而准确掌握投饵量。还有利于清除残饵,保持水体清洁,预防鱼病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