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自然文化遗产管理模式的改革   总被引:72,自引:10,他引:72  
王兴斌 《旅游学刊》2002,17(5):15-21
本文从中国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管理的现状出发,比较分析了自然文化遗产管理的国际模式,指出旅游服务是为游客提供某种经历、感受与体验,而并非购买风景资源本身,从而提出自然文化遗产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管理权由各级、各行政主管部门行使,旅游经营权可进入市场运行,同时建立完整而有效的监督保护体系,实行“四权分离”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3.
长期以来,文化遗产旅游一直是我国文化旅游的主体。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已经开始优化转型,旅游需求也正在转化升级。在此背景下,我国传统的文化遗产旅游产品或因开发方式的粗放而与新时期效益与质量导向型集约发展方式相背离,或因其类型、层次的单一而不能满足日益多元化的旅游需求。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非遗的价值意义和博物馆的职能入手,以蜀绣为例,分析了非遗和博物馆的发展现状以及二者相互促进的关系,认为非遗对博物馆来说有着提高展陈价值、促进自我革新和丰富文创产品的作用,博物馆也发挥了提高非遗经济收入、扩大其受众面和充当其教育宣传窗口的作用。同时,文章从完善场馆设施、培养驻馆非遗传承人、打造研学旅游教育基地、打造城市旅游符号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并深入分析非遗和博物馆的相互作用,研究“非遗+博物馆”模式在扩大博物馆服务对象范围、促进非遗的营销和发展、提高民族文化自信以及展示地域乃至中国多元文化等方面的意义和价值,为文旅融合下日益兴盛的“非遗+博物馆”共享发展模式的创新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5.
旅游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球化席卷世界每一个角落的当下,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日渐萎缩。不同文化、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道路下的族群,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发展和进步,纷纷走向了现代化之路。因此,人们毫不思索地放弃了代代传承的文化传统,丢弃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6.
方栋 《西部旅游》2022,(20):58-60
山东省潍坊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且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但是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发展受阻。基于此,如何将潍坊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乡村旅游产业,成为当下需要思考的重点问题。文章首先总结了潍坊市非遗融入乡村旅游产业取得的成绩,并分析了潍坊市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以井塘古村为例,运用赫芬达尔指数法对非遗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度进行研究,最终得出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乡村旅游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带有地方特色的智慧结晶。在河南省实施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战略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正逐步走向深度融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项目众多,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河南省应抓住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机遇,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模式,全面满足河南“非遗+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现实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迄今为止,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无论是世界级的,还是国家级、省区级的,几乎都已开发成为著名的热点旅游景区,成了国家与地方形象的载体和品  相似文献   

9.
王瑞  王鑫 《西部旅游》2023,(8):20-22
<正>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呈现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文化的传播形态也在发生着改变。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了更多机遇,使得山西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更具时效性,从而扩大了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文章旨在探讨山西省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非遗文化的发展,对于更好地保护与开发山西的非遗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云丘山景区位于山西省乡宁县关王庙乡,面积210平方公里,最高处玉皇顶海拔1629米,是以道教文化和喀斯特地貌为特征的国家4A级山岳风景名胜区,历史上享有河汾第一名胜的美称。云丘山中和文化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景区内山势苍莽、层林叠翠,风景秀美奇特,伏羲岭、女娲峰、神塔、三缝崖、老君葫芦、众妙之门等自然景观星罗棋布。一年四季,春花、夏冰、秋红、冬云佳境交替,是寻觅传统文化遗踪、领略天然奇景神韵的最佳境地。  相似文献   

12.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不解之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相似文献   

14.
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文章以织金洞风景名胜区为例,回顾“多规合一”前织金洞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与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衔接情况,分析基于国家对空间管控实行“一张底图”下,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与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其他开发与保护规划衔接情况,并为更好地衔接国土空间规划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化学习与体验:文化遗产旅游者的核心诉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20世纪中叶现代大众旅游业的迅速崛起,旅游业在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舞台上的地位越来越显著。文化遗产由于其固有的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而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吸引物,尽管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多带有经济利益驱动的色彩,但文化遗产旅游在促进地方文化遗产保护,增强地方认同及文化的相互理解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四川凉山州拥有丰富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目前已被列入国家、省、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共包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八个领域近百个项目;该州在申报和保护这些项目方面虽取得了较好成效,但现实中仍面临着严峻挑战.在陈述该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概况的基础上,比较深入地分析了保护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以更好地促进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卫威  姚瑶 《西部旅游》2023,(24):49-51
<正>在文旅融合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实现文旅融合的核心在于以文化塑造旅游,通过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新的旅游业态;以旅游突显文化,通过旅游业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作用和价值。文章以南京云锦为例,探讨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必要性,并深入分析开发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阻力,据此提出一系列促进南京云锦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策略,旨在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8.
黄亚 《西部旅游》2023,(18):32-34
<正>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基础。贵州拥有众多饮食类非遗,独具特色,且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文章在研究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的基础上,分析贵州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发现贵州现有的饮食类非遗存在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方式单一、品牌影响力不足、缺乏整体规划、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进而提出政府积极引导、构建品牌体系以及加大宣传力度等应对措施,促进贵州饮食类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
关于文化遗产与旅游产品的三点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在称呼文化遗产的时候,他可能指的是世界遗产名录中的文化遗产,也可能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法》中的受保护的文物,还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