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改革的关键是区分国有企业与公营企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非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国有企业,只有公营企业。用公营企业充当国有企业,混淆公营与公有,以取消国有企业的存在,这对中国共产党坚持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是最危险的重大现实问题。明确区分国有企业与公营企业,并明确地将目前处于非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演化为规范的具有国家一般性质要求的公营企业,对我国坚持社会主义性质的国有企业改革和建设现代规范的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国有企业分类改革与分类治理"为基本思路,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将国有企业基于目标和功能划分为公益性国有企业、(合理)垄断性国有企业和竞争性国有企业,并实际走访调研七家中央国有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探索目前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调研企业普遍认可国有企业分类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然而,虽然三种类型国有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社会功能的性质存在显著差异,其公司治理机制设计却没有因"类"制宜。文章因此以调研结果为基础,针对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提出了国有企业未来可行的改革方向和治理机制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3.
公营企业(Pubic Enterprises)是存在于世界上各个国家的一种经济成份,不仅资本主义国家存在公营企业,而且社会主义国家以营企业。在我国,改革的进上步深入,应从社会主义性质的国有企业中将国家一般性质的公营企业分流出来,使之恢复自己的本来面貌。一般说,公营企业分为中央公营企业和地方公营企业,地方公营企业的所有权在地方政府中央公营企业的所有权在中央政府。公营企业的共同特征是政企不分,企业直接  相似文献   

4.
钱津 《经济经纬》2000,(1):19-24
公营企业与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是两种不同的经济成份.对于公营企业,在非竞争性领域其经营是垄断性的;原则上不涉入竞争性领域;但仍保持一定的竞争性经营机制;在经营中还可以往下投资建企业经营;参股经营,只涉及竞争性领域.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分类改革是深化国资改革,推进分类治理,从而促进国有资本战略性调整的前提和基础。中央《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的发布,标志着国有企业分类改革进入具体推进阶段,但仅给出了方向性指导意见,在具体操作中仍面临较多问题。该文从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理论依据出发,在综合国内外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主三辅"分类维度,并按照一定标准将各维度进行量化赋值,增强了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可操作性,有利于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现实推进。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性质决定了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不应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可以共同发展的,关键是确认它们在各自适宜发展的领域发挥作用。本文从产品性质及行业特性两个维度来客观制定功能导向的分类方法,以此来对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选择不同的改革模式。即提供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宜选择国有国营模式,垄断性国有企业宜选择国有国控模式,竞争性国有企业一部分宜进行产权多元化的股份制改造,一部分宜实行民营化。在分类改革原则下推进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公共产品领域推进“长期导向”下的混合,在自然垄断领域推进“控制权导向”下的混合,在竞争性领域推进“流动性导向”下的混合,同时构建与国企分类改革战略相适应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在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分类分层推进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并分类构建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7.
所有权激励与公用企业的反竞争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是分析"混合市场"中,国有企业所有权结构变化对企业市场竞争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影响.在竞争性双寡头市场上,部分民营化的国有企业会比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私有竞争对手获得更高的利润,在国有企业具有经理控制特征时,它天然地具有排斥新企业进入的激励.在竞争性市场当中,国有所有权不仅会造成市场结构扭曲,而且会造成市场行为扭曲,国有所有权降低了市场绩效.因此,推进分类的民营化改革和建立反垄断司法体制是重要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8.
卫祥云 《新经济导刊》2015,(Z1):112-117
自从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探索实行公益性和竞争性国有企业分类管理"以来,我国关于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开始进入了公众视野,许多专家、学者发表了不同见解和观点。最近,据媒体披露:由国资委牵头的"关于深化国企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与分类"两份重要  相似文献   

9.
我国有着庞大的国有企业资产,利用国有企业的经营性国有资产适当充实社保资金,符合市场化改革的应有之义,体现了国有企业资产"全民所有"的本质属性,有利于改善民生和释放潜在需求,有利于顺利推进城市化战略,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保体系完善。探索适合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统筹国有企业改革与社保体系完善的思路和合理路径,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国有企业改革远未到位在以往"有进有退"的国有企业改革实践中,国有资本几乎没有从垄断性领域退出,甚至还在很多的一般竞争性领域广泛存在。  相似文献   

10.
国企股份制改革思路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弈 《经济问题》2000,(6):28-30
股份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但是由于股份制所要求的外部约束机制的缺乏,在这种情况下盲目推进股份制改革,可能会使国有企业从一种低效率走向另一种低效率;同时,笔者认为,由于“马太效应”的存在,旨在通过其他产权主体的加入来提高国有企业效益的改革思路有必要进上步探讨;在缺乏竞争性环境中的国有控股企业,国家将负担低效率企业的全部监督成本,其他习权主体搭国家的便车。国有资本的收益可能更低,通过分析,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改革的总思路应是:竞争性的国有企业实行非国有化改革,将国有资产全面地退出竞争性的行业、企业;需竞争性的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化改革,全面建立政府控股、参股的现代股份制公司、企业;垄断性的国有企业实行全资化的改革,实行国有资产委托一代理经营责任制;此外,产权制度的创新应包括产权制度的创新,企业家制度的创新,人力资本制度的创新等。  相似文献   

12.
笔者认为国有企业低效与其独特的产权制度密不可分,国有资产分步骤、有条理、有规则地退出竞争性领域,这是改革的关键。引进机构投资者,加强市场监督,加大剩余索取权在企业从业人员中的分享程度也是促进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提高国有企业运营效率必不可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13.
迄今为止,国企改革未取得应有的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未首先从宏观的层次上对国有经济的布局进行战略调整,而在微观层次上却又要求所有国有企业都按照竞争性企业模式进行改造。 以前我国的国企改革主要着眼于微观层次上,试图搞活每一个具体的企业。“放权让利”式的改革不可能真正搞好国有企业,因为它是在不改变企业制度基本框架的条件下进行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致力于实现企业的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但国有企业仍然没有根本的好转。这表明以前的单纯的微观层次上的改革无法解决国有企业的难题,必须首先从整体…  相似文献   

14.
沈晓梅 《经济师》2001,(12):150-151
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已历时多年 ,时至今日 ,改革的进程已进入战略性调整阶段 ,国家要逐步从大多数竞争性领域退出 ,集中精力抓好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大企业。这样 ,相当多的企业都面临着产权制度变革的问题 ,国有大企业也要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因此 ,改革的焦点问题已经从要不要进行产权制度的改革 ,切换到怎样进行产权制度的改革上来。国企产权制度非改不可已成共识 ,但是究竟怎样改革 ,人们的认识并不相同。文章指出 ,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是公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15.
1978年以来,中国国有企业开始改革。改革的历程经过了"扩权让利"、利改税、建设现代企业制度、股份制改革四个阶段。以往的国企改革取得巨大的成效,但不少企业为维护政府部门和利益集团,对重要行业进行行政垄断,企业核心技术发展缺少内部动因,行政垄断成为国企改革的绊脚石。美国国企改革相当成功,国有企业极少在国家竞争性行业中垄断,它们在各个领域和私营企业竞争。俄国的私有化改革告诫我们,私有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企困境。私有制并不能根治国有企业发展的症结。遏制垄断成为了我国国企改革的关键,只有打破垄断,推行市场自由化才能使国有企业在竞争中生存壮大。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最困难和争议最多最大的改革.2003年,国务院成立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第一次在政府机构设置上实现了政府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与所有者职能的分离.回顾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已取得实质性重大进展,尽管还有一些攻坚任务,但国企改革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一批"新国企"正在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新亮点.改革实践充分证明,国有企业改革能不能成功与所有制没有必然联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遵循企业发展基本规律,通过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国有企业改革就一定能成功.  相似文献   

17.
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社会功能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是政府的延伸 ,必然要发挥一些社会功能。本文分析了我国竞争性领域中的国有企业曾经承担、正在承担和将来也必须承担的各项社会功能 ,分析了在国有资本逐步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的同时 ,国有企业还将在部分竞争性领域长期存在的趋势。此外 ,本文还提出了有关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及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改革的几条原则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效率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焦点问题,国有企业在竞争性领域效率的表现与其是否全面退出竞争性领域的政策主张关系密切。本文基于竞争性领域20个工业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分别计算了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20个竞争性行业2000-2009年期间的年度技术效率。结果表明,在此期间,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工业行业技术效率之间存在差距,但由于国有企业技术效率上升态势明显,使得两者的效率总体上趋同。本文的研究结果意味着,主张目前国有企业必须从竞争性领域全面退出为时尚早,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改革应当也能够继续深入推进,进一步提高市场的竞争程度、在适当行业扶植企业做大做强均有益于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技术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已成为当前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从根本上说,国有企业改革面临两方面任务:一方面是产权变革,实行产权多元化,特别是要促使国有资本从竞争性领域退出;另一方面是对仍要保留国有或国有控股的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从实际情况看,国有企业改革的已有成功经验主要是在产权变革方面。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的任务,确定了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和抓大放小的基本方针。这一战略部署的实施,有效地推进了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国有资本的…  相似文献   

20.
张凡 《经济经纬》2001,(1):95-96
最近,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了《特殊法人:公营企业研究》(以下简称《特殊法人》)一书.这是一部规范地标明研究公营企业的专著,也是一项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础课题的研究成果,由经济研究所政治经济学研究室钱津副研究员独立完成.这部著作是作者多年来对公营企业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研究的成果,对推进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书研究的问题是深层次的和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