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月蓉 《经济师》2011,(5):201-202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实施比较成功的一项社会救助制度。目前,在我省资源转型综合改革阶段,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经济发展、居民生活等方面发挥着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功能。比较山西省与全国及兄弟省份最低生活保障的平均标准及投入比例,分析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条件。对山西省提高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加大财政投入,通过采取积极的福利政策、制定科学的保障标准,推行分类施助和差异救助、建立健全低保制度的管理监督体系等积极措施,更好地发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有效功能。  相似文献   

2.
反思当前的社会救助,存在法律体系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筹资机制不科学和覆盖人群有盲区等缺陷。在遵循法定救助全面覆盖、积极而为量力而行、统筹兼顾注重公平、保障生活综合救助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加快社会救助法制化进程、创新管理体制、完善筹集渠道、积极促进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险及社会福利等途径构建我国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1997年国务院正式下发《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要求1999年底以前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始,我国的社会救助法律体系建立已近二十年.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项基础制度,社会救助制度在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缓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社会救助领域中问题也逐渐增多.发现总社会救助制度在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是我们面对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救助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国内学术界对社会救助的系列相关问题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研究,目前在许多问题上已达成共识,同时也存在一些分歧。而且,从整体上看,社会救助的研究现况存在诸多不足和缺陷。试图从社会救助的界定与相关提法、社会救助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健全和完善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社会救助对象的确定、社会救助责任主体、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及城乡医疗救助等方面,对国内学术界的各种有代表性的重要观点和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归纳。  相似文献   

5.
1998-2009年我国36个城市“低保”标准变化及保障力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利用我国36个城市1998-2009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影响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动态变迁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及其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最低生活保障而非基本生活保障;"低保"标准并未有效地缩小贫富差距;"低保"标准对贫困者就业意愿具有较弱的负效应。文中提出应采取以下措施完善"低保制度":对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动态提高标准;以收支衡量贫困,保障标准全面化;设置量化指标,评估过程客观化;考虑家庭情况,"低保"标准梯度化;设置不同救助,救助方式套餐化。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传统型社会救助渐渐力不从心,其中黑龙江省的传统型社会救助问题格外突出。如今发展型社会救助已经成为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重要支撑。通过研究我国目前社会救助的情况,尤其是黑龙江省现行社会救助的情况,并进一步分析绝对贫困转向相对贫困中的问题,可以看出黑龙省现行社会救助存在部分救助实施效果不佳、救助主体较为单一、缺少完善的内外监督措施、救助质量有待提升、群体的认知不足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完善多元化的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多主体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社会救助的质量、完善社会救助的监督制度、提高群体的政策认知等方面构建黑龙江省发展型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农民工参加城市社会保险制度的条件受限和能力不足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以户籍身份为首要标准的社会救助目标瞄准机制,又把其搁浅在社会救助服务"城乡两不靠"的境地,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社会过程中整体上处于收入性贫困、能力贫困、脆弱性贫困和社会排斥等不利境地。以呼和浩特市农民工生活现状和利益诉求为个案,提出以"赋权增能"方式来促进社会救助城乡统筹、加强农民工救助需求评估、完善分类救助机制、构建能促型救助模式和创新社会救助管理体制等方面的转型升级,加速农民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失地农民社会救助的障碍分析与制度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其中的社会救助制度,在保障贫困失地农民基本生活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现行的失地农民社会救助制度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其制度设计、监督管理、配套完善等方面的根源,应着手完善征地安置制度、监督管理机制和就业保障制度等全方位的社会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9.
论政府在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黎 《生产力研究》2008,(13):29-31
在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下,社会救助制度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制度。文章主要分析了政府在建设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中的缺位及其原因,提出了在制度建设、资金保障、特别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方面政府要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建设,最终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统筹。  相似文献   

10.
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是依据我国国情而独创的一种保障鳏寡孤独及残疾人基本生活权益的带有过渡性色彩的社会救助制度。50多年来,随着社会的变迁,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经历了从1956—2002年的“集体互助”模式到2002年后“国家救助”模式的转变。这种转变是五保供养制度逐步融入现代社会救助制度的转变。考虑到五保制度自身所带有的过渡性色彩和其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制度相似性的问题,该制度的最终走向应被判定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下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综合性补充保障项目。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的社会救助标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救助标准在我国社会救助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社会救助标准制定的科学性和执行力直接关系到社会救助制度在实践中的有效性和生命力.针对我国社会救助标准所存在的问题,需要深化给付标准的认识,从标准的公平性、标准的充足性、救助标准的针对性等方面完善社会救助标准,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制度实际效用,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  相似文献   

12.
蔡慧 《经济研究导刊》2014,(10):53-54,68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市场经济运行不可避免地带来公平与效率的矛盾,特别是卫生费用的增长过快、医疗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和卫生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导致农村贫困人口因贫致病、因病返贫的现象非常严重。作为对贫困人员中的患病者进行救助的主要形式——医疗社会救助应运而生,在农村医疗社会救助的实施过程中,如何公平地分配资源以及如何将有限的资源用于最需要的人身上就成为设计的重点和难点。以公平与效率理论为基础,分析目前中国农村医疗社会救助的运行现状,探索未来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冯悦 《经济视角》2008,(3):82-83
一、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以保障公民基本生存权利为目标的社会救助制度,任何公民当其收入水平不足以维持其最低的生活需求标准时,都有权利得到政府和社会按法定程度和标准提供的现金或实物救助。它是社会救助的一种形式,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目标是对那些生存出现困难的贫困人群给予最低生活保障。  相似文献   

14.
在全面梳理和总结各地城乡医疗救助统筹管理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将当前城乡医疗救助统筹管理归纳为"制度及资金账户完全一体化"、"账户分立,但资金可调剂"、"制度统一,但账户仍分立"、"结合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实现统筹"等四种模式,并对各种模式做出了评价。提出医疗救助城乡统筹可分为资金和实施两个层面,以及广度、深度和宽度三个维度。医疗救助要围绕救助资金这个核心来设计和推行,根据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选择逐步推进还是全面推进的实施路径,并通过提高经济水平、改善制度环境、利用社会资源、完善信息基础、推进一站式服务等措施来促进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融合和统筹管理。  相似文献   

15.
对上海市有关残疾人社会救助政策进行梳理。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上海市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状况、社会救助的需求和实际接受情况。医疗、康复和贫困救助是残疾人最为迫切的需求。提出了完善上海市残疾人社会救助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社会救助基金管理现状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现行的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在基金的筹集、基金的覆盖程度、保障水平以及基金的发放程序等方面存在着不规范性的操作,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是要发挥非政府组织的社会救助作用,建立财政评估体系,科学测算最低救助线,完善社会救助基金的监督与管理。  相似文献   

17.
秦丽娜 《经济师》2009,(7):11-12
近年来。尽管我国社会救助工作有了很大发展,有效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但作为一个完善的制度体系,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基本救助制度、专项救助制度、资金投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四个方面剖析了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低收入群体社会救助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社会救助是低收入群体迈向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文章基于“受益充分—分配公平—结果公平”视角,结合OECD和EUROMOD数据全面地揭示欧盟国家社会救助的全过程,并从责任划分、支出规模和给付机制等角度分析如何实现社会救助的全过程充分与公平。研究表明:受益充分和分配公平是实现结果公平的前提条件,其中英国通过提供受益充分且分配公平的社会救助有效地缩小了收入差距,而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居民受益不充分致使社会救助的再分配功能薄弱。此外,社会救助的责任划分、支出规模和给付机制会影响社会救助的全过程。最后,在汲取欧盟国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文章提出,我国社会救助应注重全过程动态治理,完善多层次保障机制,适度调整支出规模,以及建立多元化救助标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现存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但由于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是从传统的社会救助制度改造过来的,仍然带有旧制度的痕迹,还显得不够完善。本文在分析了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目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现存问题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0.
段美枝 《经济论坛》2011,(7):163-165
中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的是选择性原则,在确定救助目标时采用家计调查法来甄别‘谁是真正需要救助的人”,但家计调查制度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对于具有劳动能力的受助者。所以,在社会救助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完善阶段,要加强社会救助制度可持续发展理念,弱化家计调查程序,增强工作激励机制,促使具有劳动能力的受助者摆脱贫困,走向自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