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针对2011年我国政治经济学界研究的若干热点,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新进展;综述了关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发展国有企业的不同观点;对关于中国模式的理论争论进行了概述;归纳了学术界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新见解和新观点;对学界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5.
6.
经济学界从不同的角度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论述;与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成就相联系,国内外继续就中国模式问题进行讨论,并发表了新的观点和见解;对于近年来出现的国进民退问题,学界继续关注和争鸣;与发展和改革不断推进相联系,出现了关于基本经济制度问题的讨论;对于收入分配和贫富分化问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问题,也进行了新的研究与讨论。 相似文献
7.
8.
《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对政治经济学史基本脉络和过程特点的系统论述,从多方面丰富了马克思经济思想史观.政治经济学史研究中社会观和历史观及其阶级观,是马克思经济思想观的核心立场和根本方法.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庸俗政治经济学演化的探讨,清晰地表达了马克思经济思想史流派或学派研究的基本导向.经济思想史研究中注重对不同经济学家的“著作和性格方面”的“比较研究”,注重对不同国家之间的“民族对比的起源性”的比较分析,构成马克思经济思想史观的重要内涵,也是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各种流派或者学派比较研究的方法论规定. 相似文献
9.
《资本论》研究客观过程的发展规律包含在一定关系中的主体行为的规律。主体经济行为既与客观过程的发展有区别,又紧密联系。各个主体及其行为并非完全是同质的,在经济过程中的作用也不同。各种主体相互差异的行为会直接间接地影响社会总资本的发展。经济行为理论是资本理论的进一步具体化。研究主体经济行为是唯物史观在经济研究领域的贯彻。马克思不仅考察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的行为关系,而且注意考察不同资本家之间的关系。研究资本家的经济行为,一方面可从中发掘一般的经济行为规律,另一方面可以批判资本家行为的非理性。 相似文献
10.
11.
2009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西南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坛在重庆市西南政法大学召开了以世界金融危机和《资本论》的教学与研究为主题的第三次理论研讨会。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一词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欧洲一些发达国家首先提出来的。以1992年联合会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为标志,人类已跨出理论探讨的范畴,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共同追求的美好目标。衡量可持续发展有经济、环境、社会三方面的主要指标,这三方面缺一不可。虽然可持续性这个概念是由环境学家和生态学家提出,现已成为一个综合、多维的概念,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社会学、发展学等学科中,内涵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