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一)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特殊的法人  相似文献   

2.
虚假陈述行为,是指"信息披露义务人违反证券法律规定,在证券发行或者交易过程中,对重大事件作出违背事实真相的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在披露信息时发生重大遗漏、不正当披露信息的行为"(法释[2003]2号)。从会计角度看,即上市公司在所披露的信息性文件(如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年度报告和中期报告等)中,是否存在违反证券法律和证券主管部门规定的信息披露要求的行为,包括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重大遗漏、不正当披露信息等四种。  相似文献   

3.
国家计委《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中明确规定价格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或者价格手段,欺骗、诱导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分别有 13种价格行为被列为价格欺诈行为:1.标价签.价目表等所标示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质地.计价单位、价格等的项目、收费标 准等有关内容与实际不符,并以此为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购买的。2.对同一商品或者服务,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两种标价签或者价目表,以低价招徕顾…  相似文献   

4.
虚似陈述行为,是指“信息披露义务人违反证券法律规定,在证券发行或者交易过程中,对重大事件作出违背事实真相的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在披露信息时发生重大遗漏、不正当披露信息的行为”(法释[2003]2号)。从会计角度看,即上市公司在所披露的信息性文件(如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年度报告和中期报告等)中,是否存在违反证券法律和证券主管部门规定的信息披露要求的行为,包括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重大遗漏、不正当披露信息等四种。  相似文献   

5.
反暴利规定即将出台八种价格行为将被重罚国家计委近日对牟取暴利行为做出界定,即“生产经营者通过不正当价格行为获取的超常利润”。《反暴利规定》即将出台,八种不正当价格行为将被重罚。①凭借自身有利条件,垄断价格,强行收费的;②蓄意串通,联合提价、压价的;③...  相似文献   

6.
新华杜北京11月21日电 国家计委最近出台《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13种价格行为被列为价格欺诈行为。 价格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或者价格手段,欺骗、诱导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13种价格欺诈行为分别是: ──标价签、价目表等所标示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质地、计价单位、价格等或者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内容与实际不符,并以此为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购买的。 ──对同一商品或者服务,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两种标价签或者价目表,以低价招徕厕客…  相似文献   

7.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制止牟取暴利的暂行规定》第十六条,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凡在我省境内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或提供有偿服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下简称生产经营者)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 省人民政府或委托省物价管理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与市场价格变化  相似文献   

8.
一、有关房屋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物权法》第106条规定了善意取得制度的构成要件: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  相似文献   

9.
近日,国家计委制定出《关于制止暴利行为的暂行规定》草案,对颇有争议的暴利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暴利是“生产经营者通过不正当价格行为获取的超常利润”.并列举了8种不正当价格行为:①凭借自身有利条件,垄断价格、强行服务收费.②蓄意串通,联合提价、压价.③欺行霸市、强买强卖.④不按规定明码标价或利用标价签漫天要价.⑤谎称削价让利,或以虚假的市场供求和价格信息,诱骗交易对方.⑥采取以次充好、短尺少秤、混充规格、掺杂使假、降低等级等手段变相提价.⑦囤积取奇、高价炒卖.⑧其它不正当价格行为.  相似文献   

10.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不正当竞争手段从事市场交易,损害竞争对手:……(三)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四)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该法第21条第一款则规定:“经营者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伪造或者冒用认  相似文献   

11.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去年4月以会协[2002]92号通知转发最高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最高院)《关于金融机构为企业出具不实或者虚假验资报告资金证明如何承担民事责任问题的通知》(法[2002]21号文件,以下简称《通知》),就金融机构出具不实或者虚假验资报告,资金证明如何承担民事责任作了规定,并明确会计师事务所参照执行。  相似文献   

12.
政策快递     
《公司》2000,(3)
我国价格认证制度将实施 对市场上违反有关规定乱定价、乱加价的不法行为有了治理办法。今后,消费者遇到上述问题可委托价格签证机构认证,对不法行为进行查处。目前,国家计委发布施行的《价格认证管理办法》对此作出了较为说尽的规定,这是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正确管理、引导、规范市场价格的重要措施。该《办法》规实,实行调节价格的商品和服务,在正常生产经营情况下,价格应当不低于生产企业的生产成不或者经销企业的进货成本,不超过国家规定的利润军或者进销差率;合理的价格应当接近该商品的行业生产平均成本加社会平均利润。除了公…  相似文献   

13.
第一百五十九条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十以...  相似文献   

14.
虚假陈述与投资损失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如果存在,应如何认定?这是虚假陈述证券民事赔偿中公认的难点问题。2003年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其中第18、19条针对上述问题,借鉴成熟证券市场的做法,  相似文献   

15.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1.9规定》)第十八、十九条对因果关系的认定采用了信赖推定原则,即只要投资人买入的是与虚假陈述直接关联的证券,而且是在虚假陈述实施日后、揭露日(或更正日)前买入并造成损失的,法院即可判定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除非被告能举出反证。这实际上意味着  相似文献   

16.
影响顾客忠诚度因素探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正> 顾客忠诚,简单说就是顾客经常重复购买同一企业(或品牌)产品和服务的行为。但经常重复购买不一定是真正的忠诚。如果顾客主要是因为购买便利、价格诱人、信息不畅通等而经常光顾,或者转移成本太高、受垄断控制等而不得不光顾,那么一旦这些因素不存在了,顾客可能就会转移。顾客的这种忠诚是虚假的,它给企业带来的是一种暂时的稳定和繁荣,其背后潜伏着不同程度的危机。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财会》2002,(5):61-61
新增的税收违法行为: 1、第六十条,未按照规定将其全部银行账号向税务机关报告的; 2.第六十条,未按照规定安装、使用税控装置,或者损毁或者擅自改动税控装置的; 3、第六十三条,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 4、第六十四条第一款,纳税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行为; 5、第六十四条第二款,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的; 6、第七十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逃避、拒绝或者以其他方式阻挠税务机关检查的。 上述六种情况《税收征管法》新设定的义务和应处罚的行为,适应了新形势下出现的税…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月1日,新的《证券法》生效。但是新的《证券法》在证券民事赔偿诉讼方面没有做出任何突破。就目前情况而言,广大投资者仍然只能按照最高人民法院于2003年1月9日出台的《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确定的诉讼条件提起诉讼《。若干规定》第六条规定:投资人以自己受到虚假陈述侵害为由,依据有关机关的行政处罚决定或者人民法院的刑事裁判文书,对虚假陈述行为人提起的民事赔偿诉讼,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若干规定》第六条同时规定:投资人提起…  相似文献   

19.
为了从制度上保证食品生产经营者成为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lt;食品安全法&gt;(草案)明确规定,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从事11项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相似文献   

20.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1.9规定》)第十八、十九条对因果关系的认定采用了信赖推定原则,即只要投资人买入的是与虚假陈述直接关联的证券,而且是在虚假陈述实施日后、揭露日(或更正日)前买入并造成损失的,法院即可判定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除非被告能举出反证。这实际上意味着法院推定在上述期间买卖证券并遭受损失的所有投资者都受到会计信息虚假陈述的影响,因而免除了他们证明因果关系存在的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