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司法公正是法治追求的永恒目标,影响司法公正的变量有很多,比如法官独立审判,党委、政府与法院的关系,法官素质,司法成本的投入等等,各种因素构成对司法公正的共同影响。司法成本的投入是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物质基础,司法经费配置不合理将对法院职权的行使产生不利的影响。从司法成本与司法公正的概念入手,研究两者之间正相关关系,得出结论:司法成本投入越大,司法公正越容易实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司法信用缺失、司法公信力不足的事实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问题。从羁押期间的"躲猫猫"事件,到对判决的民意指责,再到判决的执行难,申诉、上访问题突出,都充分表明了司法信用的危机。公众参与刑事司法有利于推动司法民主、促进司法公正和提升司法公信力。在我国,公众参与刑事司法有明确的宪法依据、暗合的历史传统、迫切的现实需求和积极的政策支撑。  相似文献   

3.
董皞 《开放时代》2002,(1):48-59
文章从分析设置司法功能的目的入手,指出为达到解决纠纷、稳定社会的司法目的,首先要依靠司法公正。而作为实体公正的司法公正与作为程序公正的公正司法都有其不可克服的局限性。正是这些局限性成为导致司法不信任的口实,从而影响人们对司法判决的信从。克服这一局限性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树立和强化司法权威。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制度权威、法律权威与法院权威、法官权威之间的关系,实现司法公正、司法公信力和司法权威之间的良性互动,以确保司法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司法界、媒体界热议的话题。研究媒体监督和司法公正的关系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对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研究了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的理论基础、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冲突现状、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冲突的成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包括:尊重司法独立性;明确监督对象,改进监督方式;提高司法机关应对媒体的能力;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5.
程序公正与司法资源的合理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序公正是司法公正的核心和灵魂。司法资源是以司法程序解决社会矛盾的物力、财力、人力等物质要素的总称,它的配置合理与否对于司法公正的实现程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国司法资源的配置还不尽合理,其促进司法公正的现实与人民对司法公正的要求还有相当距离。为了更好地实现司法公正,必须对我国的司法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6.
新闻舆论监督对于实现司法公正,增强司法活动的公开性、透明度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媒体的“过度监督”所造成的后果也同样不容忽视。司法公正离不开媒体的正当监督,媒体的监督需要司法的宽容。究竟该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成为我们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网络的发展不仅是一场信息革命,也是政治民主必然要经历的发展进程。通过网络这条倾听民意的重要渠道,党和政府可以借助民众的力量完善干部管理机制,完善党员的纪律约束机制和司法惩戒机制。学会从网络上听取民意,并积极回应民间的质疑,已成为新时期政府官员的一项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8.
听证制度源于英美,是保证司法公正的重要制度。司法听证制度虽然已经被中国引入,但到目前为止却尚未全面建立。结合中国现有司法程序的明显不足和司法实践中的弊端,具体分析刑事司法听证制度在中国实行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明确其与刑事诉讼程序的关系,从而建立中国刑事司法听证制度。在此基础之上,针对中国具体国情对刑事司法听证制度进行合理构建,以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这说明推进司法改革作为实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一个重要内容已提上了党的议事日程,唯有改革才能推进司法公正、唯有改革才能保证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0.
网络信息传播具有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互动性强、形式多样、情绪化明显等特征.这些特征在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往往带来一些负面的作用,包括司法公正、隐私权和名誉权保护的影响等.完善网络舆论监督,不仅要健全网络立法,确保司法公开,同时还要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提升网民素质,加强私权保护.  相似文献   

11.
当今舆情传播呈现多层次、宽领域的发展趋势,网络舆情成为当下最主要、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公民可以在网络平台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愿,各抒己见,维护着自己心中的朴素公正。民众心中的朴素正义是狭义的正义,是规则之外的正义。而司法正义需要考虑司法、社会、政治三方面效果的结合。基于网络舆情下的具体案件,透彻分析其对司法、社会、政治领域的影响,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与完善建议,以期树立司法公正的权威性,赢得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信任。  相似文献   

12.
司法公正目前已成为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它不仅涉及到我国司法体制改革,还涉及到法院审判工作、司法队伍建设、廉政建设、监督机制以及司法环境、人们对法律的认识程度等多方面的问题。为此,本刊与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合邀请了省内部分知名学者以及司法部门的领导,对司法公正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现将与会人员的发言摘要刊出。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互联网时代,网络民意已成为一股影响社会舆论的重要力量,越来越多地改变了我国的政治生态环境。网络民意的沸腾,给政府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行为等诸方面带来巨大影响和冲击。政府要理性回应网络民意,就要学会理性看待网络民意,并且能积极整合网络民意的制度机制。  相似文献   

14.
刘建发 《经济师》2008,(12):84-85
司法公正是法治国家的首要要求,是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文章对司法公正的制度性缺陷进行了探讨,认为:一是司法的独立性不强;二是司法队伍素质不高;三是司法腐败问题比较突出;四是司法权的地方化;五是司法权的约束制度不健全;六是舆论媒体对司法权的监督没有形成制度。  相似文献   

15.
实现司法公正是当前司法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社会转型时期制度建设的首要任务。本文运用比较的方法,重新植理了两大法系关于法院审级制度构建的基本理论,检讨了我国现行法院审级制度的弊端,从司法审判内部机制改革、资源重新合理配置这一独特视角,对中国法院在审级制度上应进行的改革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试图解决地方保护主义等体制性问题,并逐渐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6.
能动司法已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讨论的热点。司法能动主义的源头在美国,与其联邦最高法院的司法实践紧密联系。在中国,能动司法是由决策者自上而下、回应社会需求而提出的,并贯彻到各级法院的司法实践活动中。从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来看,关于能动司法的概括或解释是多元化的。在我国司法大改革的背景下,法官发挥司法能动性有利于填补法律缺陷、提高司法效率、实现司法公正和树立积极主动、司法为民的基本理念。但是,也必须正视法官能动司法的两面性,可以通过完善立法、构建司法能动制度和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来规制法官能动司法的实施,以保障司法公正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17.
司法公开是中国宪法规定的一项司法基本原则。司法公开具有提升司法能力、树立司法权威、维护司法公正等价值功能。当前南京地区法院正大力开展"十万群众进法院"活动,作为司法公开的一种重要形式,该活动对于提高司法公信力、减少社会纠纷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陈红心 《经济师》2009,(12):71-72
司法调解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有效方式.在维护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及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功能。但也不能据此夸大司法调解的作用,因为在司法调解实践中,司法调解也存在着诸多弊端。因此,我们理性地审视司法调解并采取有效的创新举措,是充分发挥司法调解作用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余祥林案”、“赵作海案”等一系列冤假错案的发生引起人们对刑事司法公正性的质疑,刑事司法的公众认同遭遇危机.该篇文章首先对刑事司法公众认同的含义进行界定并介绍了其现状,接着分析了刑事司法公众认同缺失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提高公众对刑事司法认同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司法公正与法官激励是当前司法领域中所面临的最为紧迫而关键的问题.本研究运用博弈论来模拟现实的审判过程.通过分析基于个人效用最大化的法官最优选择的基础上来研究法官的法律遵从度、工作勤勉程度、工资收入、外部干预(如贿赂)、司法权的有效配置等重要因素对法官裁判的影响,进而解决社会所获得的公正执法水平.对于不同法律遵从度的法官而言,贿赂、工资等因素的影响是不同的.提高法官法律遵从度并调整法官与社会之间的效用关系,从制度上实现司法权的有效配置,对于实现司法公正至关重要.这为解决当前司法领域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