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赵靖先生(1922-2007)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在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中,不仅系统总结了中国四千年经济思想的发展演变历程,提出了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特有的研究模式,而且还开拓了中国经济管理思想史、中国人口思想史等分支学科的研究,为中国经济思想史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从学术史的角度来看,系统总结赵靖先生的学术贡献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赵靖先生是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在半个多世纪的研究生涯中,他拓展了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内容,提出了中国经济思想史特有的研究模式,构建了科学的学科研究体系.赵靖先生的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之路是20世纪后半期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发展的缩影.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经济理论导释》从背景与平台、架构与要素、专论与趋向三个方面概括了“中国现代经济理论”这个学科的基本理论及学术成果,从该学科的创建过程、内容配置及创新之处考察发现,中国现代经济理论在研究对象、方法、核心范畴、理论主线等方面自成体系.该书的出版是“中国理论”与“中国声音”的最好印证,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也做出重大的贡献,本文对此进行了详尽地探讨.  相似文献   

4.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学术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霖  刘甲朋 《财经研究》2003,29(10):67-72
胡寄窗教授是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一位主要的开拓者和创始人。他在对中国经济思想史进行系统梳理研究的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整套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科学方法,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中国古、近代经济思想发展演变的独创见解。  相似文献   

5.
《经济研究》2019,(11):212-213
<正>刚刚庆祝了建所90周年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简称经济所),是中国近代以来最早成立的全国性经济研究机构,经过90年的发展,在学术成果、人才队伍、学术风格等方面形成了深厚的积累和传承。经济所学科门类丰富,涵括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公共经济学、中国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等多个学科,长期关注经济学综合性、基础性问题的研究,以重大经济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要研究方向,坚持学术研究与智库研究并重的学科布局。  相似文献   

6.
张明 《生产力研究》2006,(11):I0001-I0005
“经济学术史”在国内外尚属开拓性领域。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先后获得历史学学士、文学硕士和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叶坦女士,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任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她发展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力倡东亚经济思想史研究,开拓经济学术史新领域,都是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创新工作,在海内外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列入2005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邹进文教授所著的《近代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以留学生博士论文为中心的考察》2016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中国经济思想史学术界首次全面系统地研究近代中国留学生经济学学术思想的开创性著作,其学术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开拓了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新领域 中国现代经济学不是从中国古代传统经济思想中"内生"出来的,而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在早期移植西方经济学及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近代留学生群体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其学术思想成为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独特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中国经济思想史学术界缺乏对近代留学生群体经济思想的系统深入研究,留学生经济学学术成就迄今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该书以中国近代留学生博士论文为切入点研究留学生留学期间的经济思想,重点研究留学生博士论文对经济学的贡献.作者论述了留学生博士论文在理论经济学、财政理论、金融理论、农业经济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工商管理理论、经济思想史、经济史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等方面的学术贡献,是一部近代中国经济思想史百科全书式的学术著作,开拓了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8.
王玉  程霖 《财经研究》2022,(2):4-17
当前,构建中国经济学的重要任务不仅是要确定一个整体框架,而且要在各分支学科都构建起"有血有肉"的内容。在土地经济学领域,成立于1933年的地政学派,是集土地问题研究团体和国家经济建设智囊团功能于一身的重要学术流派,对近代中国土地经济学的发展和土地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刻影响。文章从经济思想史角度考察地政学派的思想渊源、理论体系和制度设计。研究发现:(1)该学派的土地经济思想是在对中国传统土地思想的传承与创新、对西方土地学说的采择与变通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孙中山的土地纲领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一套思想学术体系;(2)该学派对中国土地经济学进行了学科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土地经济学的基本框架,涵盖平均地权理论、土地金融理论、土地现代治理理论等理论探索,并提出了相应的土地改革政策设计方案;(3)该学派在土地经济学的继承、借鉴和构建过程中形成了"古今互动""中西贯通""知行合一"的思想特征,对于当前中国土地经济学乃至中国经济学的构建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针对如何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当前我国知识界一直有不同的观点.但"范式规定"的研究方法已为公认.从理论与操作角度分析、探讨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的指导思想、研究体系和方法体系,有利揭示当前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研究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 ,文献典籍浩如烟海 ,其中经济思想方面的遗产也极为丰富。但是作为一门学科 ,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 ,与哲学史、文学史、教育史等相比 ,则是一个基础较为薄弱、起点较迟的领域。不过解放以后 ,其研究虽经沉浮 ,但在学科带头人胡寄窗、巫宝三、赵靖等先生的倡导和引领下 ,使学科的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发展的阶段 ,并培养和带动了一批中青年骨干健康地成长。如果说 ,胡寄窗教授的《中国经济思想史》(上、中、下册 )及巫宝三教授的《中国近代经济思想与经济政策资料选辑 (1 840— 1 864)》是解放后出版的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的…  相似文献   

11.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最早较为系统地研究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人。他的相关论著以西方经济理论为参照,为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的建立创造了条件。他的研究存在着观点跳跃和逻辑矛盾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此后中国经济思想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延续。文章在方法论的层面,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新的解析。  相似文献   

12.
重商主义作为经济思想史教科书的必讲内容,其核心观点长期以来被误读为“财富即货币,货币即财富”,其经济政策体系也被认为是建立在将金银与财富混为一谈的基础之上。本文通过研究原始文献、经典著作以及西方经济思想史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出教科书中的这些看法是错误的。部分早期重商主义者已经认识到制造业是最大的财富之源。晚期重商主义关注如何通过发展制造业使国家富强。来源于实践经验的重商主义经济政策体系促进了英国崛起,至今仍具有重要影响力。教科书应该尽早做出修正,还重商主义以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The general trend of research specialisation in economics has contributed to the marginalisation of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 However, it has also led to a state of fragmentation in the profession and thereby increased the costs of neglecting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 This paper argues that historians of thought can help to counteract fragmentation because they are special generalists that fulfil multiple functions, for example, in the education of economists, the detection of blind spots in modern theories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routes for innovation by backtracking.  相似文献   

14.
佛寺园林是风景园林学科的重要研究方向。20世纪以来传统佛寺园林研究适逢当时学术转型及其史学流变思潮,相关态势与其时学科分化及研究方法之转变并行不悖,值得以此为切入点研究发展脉络。从20世纪初至今的时间分期入手梳理佛寺园林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发现:70年代末以前寺园研究成果数量较少,尚有佛教园林研究专门化倾向,主要领域集中于建筑史学和造园学;70年代末至今的佛寺园林研究主要呈现佛道一体的园林叙述语境,但仍有学者以佛教为叙述逻辑进行园林研究且数量逐渐增多,该阶段研究内容与方法更为多元,为未来宗教主导下的寺园专门化研究指明了方向。意欲从学术与史学流变角度寻找佛寺园林的研究脉络、发展路径与热点方向,对寺园研究成果、经验进行一定的评析与体认,以期理清研究思路,不足之处请诸学者指正。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he paper argues that economics is not a perfect selection mechanism that preserves each and every economic idea that is valid and useful and jettisons all ideas that are not. The teleological view of the subject cannot be sustained. Therefore the task of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 cannot be limited to the study of the past from the present state of economics. Another important task is to study the present state of economics from the standpoint of past authors in order to see what has been gained and what lost in the course of time. The history of the subject is a treasure trove of ideas.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 may play a useful role by preserving valuable ideas which otherwise would fall into oblivion. To foster the subject is therefore also in the interest of general economists.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This paper provides an encompassing portrayal of Thoreau's economic thought. It is analyzed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 and the economic thinking of his time. Thoreau's economic thought is an extensive examination of the ideas of classical political economy, and particularly of Jean-Baptiste Say, and it is a fundamental critique thereof. Thoreau recognizes that some aspects and foundations of the modern conception of the economy lead to an alienation of the human being from itself as well as to an alienation from nature. I demonstrate that this critique is a result of Thoreau's specific approach to the economy, which, based on his particular understanding of the human being and his philosophy of nature, seeks the meaning of the economy for human life and for nature. In this philosophical approach, which I characterize as an economic philosophy, Thoreau's deeper defiance of classical political economy and his original place within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 are grounded. It leads Thoreau to an alternative conception of an economy of moderation, which is identified and described in detail. I conclude with considerations on the potential meaning of Thoreau's thought for current economic research.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社会转型期复杂的外部环境下,中国民营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调整战略、获取竞争优势并谋求长期发展?基于儒家文化视角考察了社会资本对民营企业战略导向的影响。以中国私营企业为研究样本,发现社会资本降低了企业的资源约束,但也“绑架”企业持续进行关系投入,促进了民营企业的创新战略和关系战略。儒家文化则规制了这种作用,在一定程度增强了企业的创新战略并削弱了关系战略。进一步研究发现,竞争激烈的环境更容易激发企业的战略变革,但外来文化冲击导致的文化冲突削弱了儒家文化的影响。机制检验发现,社会资本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从而支持了民营企业的战略投入。以上结果经过工具变量回归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上述发现拓展了非正式制度下企业行为的研究,为解释中国情境下民营企业的战略行为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8.
孙歌 《开放时代》2010,(11):35-63
与通常的使用理论表述结构设想并完成体系性论述的方式不同,沟口是用具体的经验研究推进他的结构性思考的。但与一般经验研究局限于一点或者泛泛而论地随自然时间叙述不同,沟口在长时段的历史时间中挑选了若干个关键时刻作为着眼点,并对这些点上的问题进行深入开掘,这些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他所思考的中国思想史结构,它们相互缠绕、纠结,沟口把这种关系称之为中国历史的“基体”,却基本上不把重点放在对于“基体”的正面论述上。他最下功夫的是深入展开他所开掘的若干问题群,这些问题群透射着中国思想史的关节点,而这些关节点均处在历史剧烈变动的时期,因此可以说,沟口的中国思想史是在研究这些问题群高度变动的脉络及其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9.
After briefly reconstructing the debate in Italy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marginalist revolution on the correct methodology for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 the article examines De Viti de Marco's position. A historical essay of his (De Viti ) on Antonio Serra (), becomes the first object of our critical enquiry. As with other studies of De Viti de Marco, from it emerges the adoption of an analytical and retrospective approach. Through comparison with the essays of the other historians of economic thought of his age, the originality of the method applied by De Viti de Marco in his historical contribution can be seen.  相似文献   

20.
《经济研究》1978年复刊以来,作为国内外知名的经济学理论园地,成为研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库,其中,也成为中国经济周期波动问题研究的旗帜和重要园地。本文回顾了20多年来在《经济研究》上所开展的中国经济周期波动问题的研究历程,这一历程可以划分为“说明性”、“应对性”和“能动性”三个阶段。由此,不仅开拓了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研究的新领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现代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也培养和锻炼了一批学术骨干和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