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山东半岛三次产业构成上存在第一产业比重过高、第二产业高耗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调结构、促发展,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依靠金融的支持。本文以如何促进山东半岛产业结构调整的金融支持为目标,通过理论、数据模型分析等方法指出了山东半岛当前产业结构以及金融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针对山东半岛产业结构调整的金融支持措施。  相似文献   

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密切,如何发挥金融的资金配置作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运用福建省1980——2015年的年度数据对其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发展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金融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优化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金融发展水平对区域产业升级的带动作用并不明显,而区域产业升级对金融发展水平影响较为显著。针对福建省金融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提出了政策建议,应该进一步完善金融结构,优化金融机构体系和制度建设,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从而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技术创新、金融体系与产业结构调整波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讴歌  王满仓 《改革》2012,(1):50-55
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的重要战略任务。基于空间集聚视角对产业结构调整进行分析发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在于促进技术创新、中小企业成长以及产业空间集聚。金融体系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机制表现为技术创新机制、中小企业成长机制、产业融合机制以及产业空间集聚机制。产业结构调整应从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以及市场性金融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王芳  刘伟宏 《科技和产业》2015,15(4):143-146
在对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发展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福建省1980-2013年的年度数据对其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发展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的产业结构升级指标和金融发展指标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并且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金融发展.福建省应该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机制,努力完善金融结构.  相似文献   

5.
金融支持对产业结构调整至关重要,而保险业可以为加快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保驾护航。在辽宁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保险业应通过保险基金加大对重点产业和实体经济的资金供给,建立健全“三农”和小微企业的保险服务体系,同时加快科技保险建设步伐,促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兵团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支持密切相关.两者相辅相成,协调发展。本文拟通过对兵团第三师产业结构现状的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金融支持发展的对策,使各产业之间相互适应、相互支持,形成合理比例,以达到促进兵团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李红河 《科技和产业》2010,10(4):32-35,77
在对金融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的重庆市为例,运用1980-2008年的年度数据,对重庆市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金融相关率对重庆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金融结构比率对重庆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不存在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就重庆市金融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提出了简要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VAR模型对1998—2012年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相互掣肘,金融发展相对滞后导致产业结构调整资金保障不力,而产业结构调整失衡又进一步阻碍金融的健康发展。文章认为,西部地区必须进一步完善金融体系,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实现金融支撑产业、产业带动金融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
金融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制主要以产业实际发展为切入点,通过资本配置、信用催化和风险管理等金融活动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持,进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文章在总结产业结构和金融支持内涵的基础上,梳理出金融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制,并从优化产业发展外部环境、推进金融业与产业结构相协调、加强金融行业建设等三个角度提出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我国金融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是金融产业内部各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却各有不同,我国金融产业结构存在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本文对我国金融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相互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我国金融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金融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邱静 《改革与战略》2013,29(3):69-72
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新兴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已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产业导向和产业载体。新兴产业的发展依托于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然而,我国在利用金融资源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过程中,大都将金融配置资源的功能定位在银行的信贷活动上,这不仅不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还有可能产生阻碍作用。因此,如何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构建金融与科技相结合的融资机制,是扶植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从安徽产业结构和金融结构关系的分析入手,针对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得出: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共同成为产业结构转换的实现机制,二者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产业结构的优化进程的加快是安徽资本市场不断完善的较大推动力。这为安徽省产业结构调整和金融体制改革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向静  王苏生  刘艳 《开放导报》2009,(3):91-95,109
在金融危机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下,广东外贸面临着严峻考验。本文立足于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三个外贸主体,剖析外贸及其金融支持现状的不足之处,并在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广东特色的“1+3”金融支持平台,力求促进外贸的发展,提升其抗风险能力,推动整个广东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4.
从伦敦、纽约、东京等世界城市的发展路径分析,北京市目前正处于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需要大力推动以都市工业、金融保险业、批发零售业、商务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等为主的产业转型。在产业转型过程中,无论是增量调整还是存量调整,都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支持和金融系统的有效调控。金融作为储蓄与投资的桥梁,肩负着优化资源配置的重任。现代经济学研究表明,任何一个国家和区域,都需要根据其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自身拥有的资源禀赋,构建适合其发展的最优金融结构。  相似文献   

15.
浙江是一个经济大省,但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依然存在。本文以金融发展的核心(金融结构转变)和经济发展的实质(产业结构升级)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在动态的比较分析基础上,选取浙江省省内样本地区、样本城市的区域金融结构和产业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和分析。并就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金融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引导经济资源配置的重要动力机制。在我国,产业政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导向性作用,是我国经济发展体系的中心,而金融也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核心支持机制。产业优化选择的主要目标是从低附加值的一般性产业样本中,遴选出具有高附加值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与升级过程来分析,产业优化选择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与升级目标的重要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7.
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金融支持机理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峥 《山东经济》2011,(6):51-55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支持与动力。产业结构优化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统一。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也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支撑和有力保障。金融支持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在于金融体系通过资本供给和资本配置机制,发挥金融功能,促进产业关系协调和产业结构协调,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产业技术进步、产业融合和新兴产业发展,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  相似文献   

18.
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金融支持不力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先从我国目前产业结构状况的实证分析出发,得出我国经济增速逐年放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产业调整的迟滞,落后,进而从四个方面论述我国金融对产业结构调整所起的影响和作用,分析其支持不力的主要原因,得出我国亟待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迫切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是关键问题。金融发展和技术进步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1995~2014年我国金融发展、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了金融发展与技术进步。金融发展与技术进步有着相互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张静 《科技和产业》2022,22(3):229-233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三明市金融业可通过合理配置信贷资源、构建完善的供应链金融生态体系、运用金融科技创新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服务质量,以及发展消费金融等措施助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