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在趋同性方法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辽宁省14个重点城市的技术效率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辽宁省技术效率的增长同时存在着σ趋同、绝对β趋同和条件β趋同。2005年以前趋同速度较快,2005年以后逐渐减缓。起促进作用的外生变量为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进出口比重;起阻碍作用的外生变量为政府消费比重。  相似文献   

2.
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不满足最优货币区条件的单一货币区在运行中会存在显著的成本。欧元区爆发的主权债务危机正是对这种成本的验证。最优货币区可从两个方面显著降低货币区成本,一是成员国经济对称以减少不对称冲击,二是具备灵活的调整机制以应对不对称冲击。本文拟使用欧元区运行的数据来评价其成员国的经济趋同性,运用VAR模型检验金融危机是否对欧元区造成不对称冲击,并对其调整机制进行分析。本文认为,最优货币区理论对当今的货币一体化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欧元区只要在改革推动和趋同内生的共同作用下朝着最优货币区靠近,其运行成本就会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3.
区域技术效率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本文利用趋同性研究方法,以辽宁省14个城市的经济数据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辽宁省技术效率的增长同时存在着σ趋同、绝对β趋同和条件β趋同.2005年以前趋同速度较快,2005年以后逐渐减缓.政府消费比重在技术效率发展的过程中起阻碍作用,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进出口比重在技术效率发展的过程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前后东盟十国的经济趋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站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角度,东盟目前的层次属于较低级的自由贸易区,发展的方向是要要建立经济共同体。而这一努力方向的障碍之一就是东盟10个成员国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差距十分明显,因此如何缩小成员国之间的差距是东盟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σ趋同、绝对β趋同和俱乐部趋同三个方面对东盟整体及各个分组经济增长的差异性进行全面分析,客观地判断了当前东盟各国的经济趋同、趋异性,为东盟一体化发展战略的研究提供了全面的实证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5.
陈旺胜 《北方经济》2010,(18):84-85
本文利用中美两国的实证数据,建立β收敛方程,对中美两国的收入差距趋同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中美两国收入差距存在明显的趋同效应,且技术创新因素是当中的重要影响因紊.  相似文献   

6.
杨权 《亚太经济》2008,(2):25-31
区域成员在法律制度和执法效率上的差异,将体现为金融结构的差异,这会导致共同货币政策在区域成员间的传导效果出现较大差异,影响货币联盟的稳定性。东亚各经济体的金融法律制度呈现较大的差异,相应地金融结构也有较大的差异。通过机制化的区域金融合作,采取最低协调一致标准,促进东亚各经济体法律制度和金融结构的渐进趋同,是未来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东亚货币合作的理论基础与现实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区域金融一体化以及货币合作不断深入.欧盟地区已经率先实现了欧元区货币统一从理论到实践的实质性转变,并且总体运作良好.而亚洲作为新兴的经济高速增长地区,也开始不断加强区域间的货币合作.在此当中,东亚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贸易联系日趋紧密,且从现实角度看,该地区也是亚洲最有可能实现货币一体化的区域经济体.东亚货币一体化问题还与我国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中国在此进程中将发挥更大的主导作用.文章以最优货币理论为基础,对东亚货币合作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东亚货币合作:一个简单的制度分析框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尝试性地引入一个新的简单的货币理论研究框架,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对东亚货币合作的演进机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即把影响东亚货币合作的因素嵌入到制度的“需求供给”这一经典的理论框架来进行分析。最后导出一些对东亚货币合作进程较为有益的启示,如制定意向性的货币合作趋同标准、挖掘和宣扬东亚共同价值观、大力推进“硬制度装置”建设、中日担负起制度变迁的初级行为团体责任。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和东亚经济的发展,东亚货币一体化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分析了东亚货币一体化对于东亚与世界的经济意义,并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着重分析了东亚货币一体化的现实困境,指出从东亚各国的经济特征与东亚经济一体化程度上分析,东亚货币一体化还未成熟,并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时英  张丽丽 《山东经济》2008,24(3):119-12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东亚与美国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中国作为东亚经济体的主要一员,在东亚-美国贸易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是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把美亚贸易链顺利地连接起来。本文分析了近几年来中国对东亚主要经济体的贸易逆差和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情况,同时对从东亚主要经济体进口的商品结构和对美国出口的商品结构进行了分析总结,得出了中国在东亚-美国贸易链中处于中低端的位置,最后指出中国向东亚国家进行产业转移和市场转移,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从而提升中国在美亚贸易链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李天宇  张屹山 《南方经济》2017,36(7):100-115
适应性学习过程是从有限理性向理性预期均衡收敛的过程,其收敛性和收敛速度是制约货币政策效果的关键因素。文章先夯实了多种货币政策规则的收敛区域,而后通过在区域内综合比较不同规则的福利损失状况,得到公众向理性预期均衡收敛最快的货币政策规则形式,最后探索了影响适应性学习向理性预期均衡收敛速度的原因,结果显示:承诺下预期型最优货币政策规则较其他规则有更快的收敛速度;而公众的数据搜集能力和利用效率,对货币政策目的和预期效果的了解程度以及适应性学习方法等因素是制约适应性学习收敛速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onvergence process of industrial productivity between Chinese regions. Both σ- and β-convergences are investigated using a panel data set of 30 provinces and autonomous regions over the period 1985–1999. Unconditional σ- and β-convergence methods fail to detect productivity convergence over the whole sample period, although they suggest convergence during a sub-period 1985–1990. The estimates of a human capital enhanced production function, with the constant return to scale constraint, show that productivity gaps between Chinese regions declined during 1985–1999 with a rate of convergence of around 1.3% per annum. Similar results are also found when the data are disaggregated into three broader geographic regions.  相似文献   

13.
瞿兵 《特区经济》2007,(12):50-51
进入21世纪,我国的经济与金融业飞速发展,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奠定了基础。上海的定位应以内需型国际金融中心和类似伦顿城的集中型模式较为适合。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应当注重提高金融市场化程度,加强金融信息化建设和金融人才的培养,在强调金融创新的同时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非参数方法对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比率在行业间的差异性和行业内的收敛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比率存在显著的行业差异,总负债率、总资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的行业差异相当稳定,而流动比率、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率的行业差异不具有稳定性。我们所考察的六种财务比率都显著地向行业均值收敛,但调整成本和行业特性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财务比率具有不同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attempts to examine the growth pattern of China's economy during 1978–98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come distribution dynamics. Motivated by the model of dynamic distribution, a transition matrix is derived from a panel of ratios of provincial real incomes to national averages across 30 provinces over 1978–98. The transition matrix is used not only to reveal the transitions of provinces between the states of income over time, but also to predict whether there is a tendency across provinces to converge in real income per worker in the long run. This study finds evidence of a slight reduction of income dispersion across Chinese provinces over 1978–98. However, the slight reduction of income dispersion is not strong enough for the provinces to converge to mean income. But there is a strong tendency to converge across provinces within regions and it is evident that, in the eastern region, poor provinces caught up with rich ones over the period under study. The long-run distribution indicates that there will not be a tendency to converge in real GDP per capita across provinces in the long run.  相似文献   

16.
本文考察发展中国家金融安全和全球化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利用71个发展中国家1998至2005年的面板数据,对增长模型进行估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存在条件趋同,且同时存在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的趋同机制。拥有较高金融安全水平的发展中国家,全球化有利于其经济发展;金融安全水平较低、国内金融环境不稳定的国家,却不能因为全球化程度的深化而受益。  相似文献   

17.
Using a distribution dynamics approach, the growth experience of 17 OECD economies is investigated. After explaining the distribution dynamics approach, the empirical analysis examines both the observed period dynamics and the unique long-run equilibrium associated with three periods. This study suggests persistence and stratification, not convergence, characterized the pre-1914 regime, whereas convergence was the key feature of the post-war regime. However, a larger sample of OECD economies in the post-war period indicates that convergence was primarily a feature of the Golden Age and in the post-Golden Age period separation, polarization, and divergence came to the fore.  相似文献   

18.
李勇 《南方经济》2010,28(7):72-82
本文将我国的经济波动分为市场性波动和体制性波动两个方面,二者共同构成了转轨时期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特征:由"大起大落"向"高位收敛"转变。据此,本文通过构建模型证明了下述结论:体制性波动是导致我国经济周期呈现出"大起大落"的重要因素;体制性波动的减弱和市场性波动的增强导致了我国的经济周期从"大起大落"向"高位收敛"转变;"市场性波动"在风险和信息方面所引起的波动要显著性的小于"体制性波动"。最后,本文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uses time series techniques to estimate the points in time when Argentina started to lose ground with Australia, Canada and the OECD. Based on my estimates Argentina started to fall behind Australia in 1899 and behind Canada in 1896, earlier than the dates maintained by previous scholars.  相似文献   

20.
政府间转移支付与省际经济收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分税制以来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检验了不同类型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对省际经济收敛作用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转移支付从总体上发挥了缩小区域间经济差距的作用,有助于省际经济收敛,具有正的乘数效应,长期看有利于经济增长。其中财力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具有显著均等化作用,而且财力性转移支付明显有利于经济增长,而税收返还倾向于扩大地区经济的差距。检验结果与目前转移支付的结构变化趋势是吻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