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是现代世界经济活动的轴心。近200年来,全球城市人口已从3000万增加到目前的30亿。预计到2008年,全世界将有一半人口生活在城市。在一些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城市的飞速发展,以及大都市的不断涌现,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给往昔令人向往的城市生活抹上了重重的阴影。  相似文献   

2.
区域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城市功能的逐步完善,使地处重庆主城西部,辐射周边近百万人口的九龙坡区成为了国内外商家投资的热土。在城市建设步代加快,区域经济形象急速提升的背后,大拆迁、大安置任务最重、难度最大。  相似文献   

3.
正城市经济是以城市为载体和发展空间,二、三产业繁荣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资本、技水、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高度聚集,能对周边区域产生辐射效应的地区经济。城市经济集中反映为城市二、三产业为主体的一切部门的经济联系和经济活动的总和,具有人口、财富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集中、非农业经济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占支配地位、经济活动具有对外开放性等特点。城市经济发展是城市功能赖以发挥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宁波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发展,以民营经济、块状经济为特色的县域经济,为宁波经济的起飞和领跑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成为宁波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成功经验。然而,随着经  相似文献   

4.
新加坡作为一个拥有715平方公里、550万人口的岛国.在面临人口与土地利用紧缺的问题时,能够实施高效率的城市规划以及优化经济增长方式.沈阳市在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在辽宁及东北区域的中心城市作用,为中国东北区域重要的经济贸易、 金融中心.曾经以工业发展为主的城市,经济转型发展已初见成效,城市结构由曾经单中心的形式向多中心转型振兴的途中.而随着城镇化率逐年提升,人口集聚,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及经济发展速度滞后等问题.在城市结构、 生态建设以及经济发展方面,新加坡的规划方式对沈阳城市发展有着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新加坡和沈阳城市规划的研究,从新加坡的城市发展变化,分析沈阳城市规划进程中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5.
《住宅与房地产》2005,(3):14-17
为了较为准确地掌握暂住人员的住房情况,为研究提出城市暂住人员的住房政策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深圳市《城市暂住人员住房问题研究》课题组以深圳市全部暂住人员为调查范围,获取了近600万名暂住人员的样本数据。课题组以此为基础,研究城市暂住人员的人口和住房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近数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在像美国这样的高度城市化的国家中出现了城市人口分散的现象。首先它是表现在多数大城市增长缓慢或完全停止增长上。近来,甚至在许多城市里,居民的数量也有所减少。这种变化可能会成为解决一些国家由于高度城市化造成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方面的不良后果的一种途径。美国是一个人口高度集中于城市的国家。1980年,城市人口有16710万,几乎占全围人口的74%。在全国169个居民在10万以  相似文献   

7.
利用重点城市数据验证了基于“胡焕庸线”测算的生态承载力,构建并测算了中国沿海三大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指标,确定了合意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值,进而对三大城市群可承载的人口经济规模阈值、生态效率目标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生态承载力呈现为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值及发展潜力也大致呈此趋势。(2)京津冀城市群多数城市人口经济规模已超过当前生态效率水平下可承载的规模阈值,尚未达到阈值的城市主要集中于长三角和珠三角。(3)人口经济规模和生态效率均大致呈中心城市高、其余城市低的分布格局。未来应针对各城市群制定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基于城市群内各城市的人口经济规模和生态效率状况,确定其发展取向。  相似文献   

8.
一座向传统思路挑战、发挥适用技术,提高城市生活质量的巴西城市直到19世纪末,即使如朱勒斯·沃恩这样的空想家也不敢想象一座城市能拥有一百多万人口。然而到2010年,全球将出现500个人口超百万的城市,其中包括26个人口超千万的超级城市。即使从目前来看,...  相似文献   

9.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致使城市或局部区域的多中心空间结构已成普遍现象,识别并分析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对于城市规划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多中心空间结构的研究聚焦于经济、交通等多个方面,本文以100m街道层级尺度下聚居人口栅格为基础,分析济南市及其中心城区的多中心空间结构。结果证明:一是济南市存在多中心结构,Poly指数为0.225724,主要人口分布在主中心区域;二是中心城区范围内不存在局部多中心空间结构,分布情况与人口栅格数据有局部差异,城市规划虽然中心城区为东西带向,但是人口聚居仍然呈现点状集群态势。研究结果可以为城市居住区的规划提供参考,为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人口超千万的特大型城市不断涌现,城市在环境承载力、资源分配、公共交通、居住条件方面都面临深刻的挑战。如何组织容纳人口,最大发挥城市的发展效率,在城市发展中存在三种主要模式,即水平化、垂直化和集群化。以人口规模作为切入点,构建以人口作为变量的理论模型,对三种模式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并对比美国等发达国家主要城市的发展经验,能够为我国城市发展的路径选择及挑战应对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1.
殷宗武 《乡镇论坛》2008,(11):33-34
人口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城市外来人口持续增长,这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必然趋势。深圳市作为国内外来人口比重最大的城市,外来人口综合管理成为城市建设中一个不可避开的话题。一方面,外来人口以自己的勤劳、智慧为当地的经济建设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另一方面,少数外来人口犯罪也给深圳的治安带来不小的压力,让深圳不得不正视。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城镇化伴随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过程。由于人口流向主要是从乡村向城市、从经济后进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长期持续的人口外流,在中西部地区形成城市人口增长和区域人口减少的空间格局。以四川省和河南省信阳市为例,提出了在中西部地区普遍存在的增长的城市和收缩的区域的人口分布现象,分析了大规模人口迁移对流出地人口结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中国城镇化发展和规划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聚焦     
近四成城市人为"中产阶级" 8月3日,社会科学院发布2011年城市蓝皮书,称中国城市合理贫困线在人均年收入7500~8500元之间,城镇贫困人口数约为5000万人,城市中等收入者已达2.3亿人,占城市人口的37%左右。这意味着,近四成城市人口跻身"中产"。  相似文献   

14.
一、基本状况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就业机会显著增加.大型城市对于周边地区的人口会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以上海市为例,根据上海市第六次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普”)数据显示.外省市来沪常住人口已接近900万,占全市常住人口的近四成。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建经济专业委员会《城建经济》近已更名为《城市经济》,其外延更为广泛,内涵更加深邃,紧密联系当前城市和城市经济的实践,是业内人员很可读的一本杂志。笔撰此拙,是为贺。  相似文献   

16.
人口是反映城市规模的主要因素,城市应以什么样的人口规模为发展方向,城市规模扩张的临界点在哪里,城市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有什么内在联系等,一直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笔认为,当前是制定“十五”规划的关键时期,规划体现什么样的城市发展思路,关乎长远,关乎未来,有必要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薛丹  李现总 《价值工程》2010,29(17):109-110
本文以山东省为例,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来研究山东省人口流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山东省的人口流动与人均GDP之间有显著的关联性。其中,流入人口对经济的贡献大于流出人口的贡献,流入到城市的人口的贡献大于流入到乡村的人口的贡献水平。  相似文献   

18.
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的融合□陈飞焱城市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然而在我国,城市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一个很小比例,城市化仍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总的来说,城市现象是体现人类生存的物质、自然、社会、文化等诸条件有机联系的一种生活方式。城市之所以成为城市,...  相似文献   

19.
《湖南房地产》2004,(4):23-25
城市是一个以人为主体,以土地和空间环境利用为特征,以聚集效益为目的,集约人口、经济、科学和化的大系统,它由自然生态环境系统、技术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三个子系统组成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三个子系统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为人类活动提供物质资源、  相似文献   

20.
利用人口与经济匹配度指标对云南省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可以发现,2000—2017年云南协调发展水平呈现上升态势,各州(市)的人口与经济匹配度均有所上升,其中大多数州(市)的人口份额始终高于经济份额,昆明的经济龙头地位突出。将协调发展的变化分解为经济集聚效应和人口集聚效应,可以发现,经济集聚效应在协调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人口集聚效应主要处于从属地位。为了促进云南协调发展,需要加快破除要素流动壁垒,尤其是人口要素的流动,进一步发挥昆明的经济辐射作用,推动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进而带动全省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同时注意积极吸纳省外优质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