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一、“八五”时期和试验区建设以来,呼盟财政支农工作,认真贯彻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大力加强和发展农牧业的指示精神和要求,积极筹集支农资金.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八五”期间,我盟各级财政共投入支农生产资金达1.61亿元,落实安排农业发展基金2,300多万元,扶持农村牧区基层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1.200多万元,扶持发展乡镇企业五年共投放支农周转金3800多万元,无偿资金450多万元,并加强了资金的管理,财政支农工作取得了显成效。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财会》1994,(A01):2-6
一、近几年来我区财政支农的主要工作 近几年来,我区财政支农工作,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领导重视下,认真贯彻执行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积极调整了资金投放结构,对支农资金的投入给予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和倾斜.1991——1993年全区财政共投  相似文献   

3.
财政支农周转金是一种财政信用资金,是财政部门为支援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而设置的一种有偿投放、定期回收、周转使用的专项资金,是财政支农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支农周转金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挥了“拾遗补缺”、“政策导向”等方面的作用,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但是近年来,支农周转金管理部门普遍感到了一个难题,那就是回收困难。周转金如果不能按期回收,如敷回收,那么它的“周转”就出现了障碍,“周转金”就成了“沉淀金”。  相似文献   

4.
谈我国信贷支农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孟君 《物流科技》2004,27(5):106-107
本文从农业信贷投放的基本状况入手,分析了制约信贷支农投放的因素,提出了加大信贷支农力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勇 《科技与企业》2008,(12):91-9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延续下来的财政支茯政策存在财政支农资金总量低、结构不合理、方式落后及使用效率低等问题,远远不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必须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机遇,从各方面完善财政支农政策。  相似文献   

6.
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模式是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形式和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方式的有机统一。以政府统一领导为前提.以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和创造规模聚集效应为中心,以财政综合管理为基础,部门综合专项管理和部门(含财政)行(专)业管理为主要形式.公平分配无偿拨付和区别对待有偿投入为主要管理方式,整合资金集中投放与择机扶持重点安排为辅助管理方式.国库直接支付和专项资金“三专”管理为主要支出管理手段,县级财政报账制、集中统一兑付制和政府采购实物配发制为补充支出管理手段.财政支农项目管理“十项制度”为配套措施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框架体系.理应是中国现代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模式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7.
用好支农资金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于寿明,赵崇山,陈树军近几年,我市财政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方针,把支农资金主要投放在农田水利设施的修建和完善、农业机械化的更新换代,农业基础设施改造和农业生产手段及生产能力的提高上,使我市农业生产一年一大步,稳固了...  相似文献   

8.
审计署昆明特派办在对云南省中央转移支付财政支农资金审计时,对某县中央转移支付支农资金进行了延伸审计,在审计组仅有三个人、资金量八千多万元、涉及县级十六个部门的情况下,审计人员通过设计表格方式让被审计的各单位按要求提供资料,既保证了重点突出,又做到有一定的抽查面,  相似文献   

9.
《河北财会》1991,(4):20-21
“集中使用”,既不管来自哪一级、哪条渠道的支农资金(包括中央、省、市财政下达的七八类资金,回收的周转金、借入的资金,县财政安排的资金,预算外补农金、扶改费,农民劳动积累工具统筹的资金,外贸企业生产扶持金等用于农业的资金)。全部集中到县财政统一管理,由过去将资金拨给主管部门改为由主管部门管事业、管工程、管技术、财政部门管资金,财政和主管部门两家共同调查,共同落实项目,安排资金,全部通过财政投放和回收。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中央和地方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加大了支农投入,但财政支农资金渗漏和损失仍然很严重,使用效率不高。本文从财政支农制度层面分析了财政支农管理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财会》1994,(A01):42-45
财政支农周转金是国家财政支农资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国家财政采用信用的方式,有偿支援农业,定期收回.循环使用的专项周转金。  相似文献   

12.
商南县把财政支农资金整合作为支持“三农”工作的有效举措,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项目承载,集中投放,板块开发”的原则,搭建“四大平台”,整合各类支农资金23055.5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3.
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是我国政府支持农业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但由于监管不力影响了其投入效益的发挥。本文针对目前我国财政支农资金投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着力加强对支农资金的财政监督。  相似文献   

14.
陕西是农业大省,2009年农村人口2131.2万人,占全省人口的56.5%。建设西部强省,富裕三秦百姓,关键是要解决农民增收问题。近年来,陕西农民收入持续多年在全国排名中处于落后位置,基数低,增长慢,与全省经济发展速度和城镇居民收入等相比,也存在相当大差距。要改善这种状况,需要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继续建立健全支农资金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切实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15.
武汉市黄陂区审计局在近年同级财政审计中发现,区级财政支农项目多、资金量大,部门多头支持、多头投入.不利于发挥资金效益.该局向区政府提出了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创新资金管理机制.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的建议.区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黄陂区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区涉农资金项目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和《黄陂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实施意见》.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加强了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建设是“三农”工作的总目标、总要求,陕西省宜君县财政紧紧围绕这一总体目标和要求,乘势而上,积极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一是增加财政支农投入,建立稳定的新农村建设资金来源。2006年以来,县财政积极落实支农投入“三个高于”的要求,认真落实将新增的教育、文化、  相似文献   

17.
2008年,陕西省彬县财政列支担保基金400万元,撬动贷款4000多万元。2009年,该县又列支担保基金5300万元,先后为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组织办理贷款担保手续153笔,累计投放贷款3.98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和农民创业难问题。  相似文献   

18.
财政部门必须把“三农”问题作为长期的工作重点,不断完善财政支农手段,努力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这是财政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实现政府的农业发展目标的必要条件。本文结合永川实际,就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谈点设想。  相似文献   

19.
财政支农周转金管理中的混乱现象不容忽视戴熙忠财政支农周转金通过多年预算安排和预算外机动财力结余等多渠道的积聚,已有了一定规模。支农周转金的投放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了一定的扶持和促进作用。我们结合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对这项资金进行了审计调...  相似文献   

20.
乡镇财政周转金管理经验谈黔江地区财政局黄青春黔江县石会区近年来花大力气抓好财政周转金的规范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全区筹集有偿使用资金520多万元,投放300余万元,其中乡镇企业108万元,烤烟生产62万元。同时,全面推行了证、契、卡、簿、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