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工是中国现有户籍制度下的特殊群体,他们隶属于农村但是长期生活在城市,他们从事着城市中最苦最累的工作,拿着菲薄的收入,在城镇化进程中选择努力融入.本文以温岭区泽国镇农民工群体为例来探讨农民工群体的权益问题以及对策.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工资决定方程的代际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嘉文 《新经济》2014,(13):33-44
一、前言本文对农民工的定义为在城市从事非农业工作的拥有农业户口的劳动力,其中不包括通过接受高等教育(包括大专在内)毕业后在城市工作的人群。因为那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他们的工作和生产环境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工相去甚远,已不能称之为农民工。农民工现象是伴随着中国城镇化的进程而出现的,这一现象已有几十年的历史。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农民工这一群体内部开始表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呈现出不同的群体内部特征。其中,尤以80、90年代出生的农民工为代表。与他们的父辈相比,他们更加渴望融入城市、对农业、  相似文献   

3.
任宗花 《时代经贸》2011,(10):225-225
农民工是城镇化进程中一个不断分化的、不稳定的特殊社会群体,由于他们以“农民”的身份在城市从事“工人”的职业,这种职业与身份的不一致使他们在工作及工作以外的生活、消费、从事的工种等诸多方面遭受着不平等的待遇。因此,社会亟需在完善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同时给予农民工足够的重视,立足农民工的现实特性,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不同群体的农民工的生存境遇、在城市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既具有相当程度的相似性,又存在明显的差别。从农民工在城市从事不同职业的角度,可将他们分为四类不同的群体。政府特别是农民工所在城市的政府通过制度变迁、政策调整,既着眼于解决他们面临的迫在眉睫的困难,也有利于加快农民市民化的进程,促进城乡社会和谐和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代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状态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揭示出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调查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前主要经历是读书,受到的教育程度高、基本不会干农活,主要以追求自我在城市的发展为务工动机,大多数愿意从事工作任务轻、技术性强的工作,他们渴望融入城市,但却处于边缘化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在城市会遇到一些共同的困难,如子女教育、户籍限制、社会保障、劳动保护等问题,同时,不同工作性质的农民工群体还具有各自独特的境遇。根据农民工在城市的职业、生活状况及其在城市经济生活中地位和作用的不同,可划分为以下几个群体:1·在城市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就业环境普遍比较差,干的是不少城市工人所不愿干的脏、累、重、险的工作。建筑行业中农民工占到了80%,主要分布在各国有和民营的建筑工程公司,随着建筑工地的变动在各地辗转迁移。这部分农民工的流动性强,其主要目的是为挣钱供养农村家庭而非进城定居。他们是城市基础设…  相似文献   

7.
就业是农民工进城谋生的基本途径,而就业稳定是农民工定居城市的基本保障。利用辽宁省农民工调研数据,在构建农民工城市定居决策模型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就业稳定性对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就业稳定性对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区域稳定性较之职业稳定性的作用更加明显。进一步讨论发现,就业稳定性对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的影响普遍存在,且在不同特征群体中存在差异;职业稳定性能够显著提升新一代、高收入和在小城市就业农民工的城市定居意愿;区域稳定性能够显著提升老一代、从事白领职业和高收入农民工的城市定居意愿。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城市工人身份的农民。他们从事着城市里最脏、最累、最苦、最险的工作,工资微薄,劳动强度却极大。但是,他们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往往被某些施工单位和包工头恶意拖欠。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是城镇化进程中一个不断分化的、不稳定的特殊社会群体,由于他们以"农民"的身份在城市从事."工人"的职业,这种职业与身份的不一致使他们在工作及工作以外的生活、消费、从事的工种等诸多方面遭受着不平等的待遇.因此,社会亟需在完善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同时给予农民工足够的重视,立足农冥、民工的现实特性,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过程中,由于传统政治和现代经济的共同作用而在中国大陆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阶层,他们游走于城市与农村或者长期居住于城市,受雇于雇主从事工人的工作却始终摆脱不了农业户口的户籍身份,这一阶层被称之为“农民工”。从内部来讲,农民工又可以分为第一代农民工与第二代农民工,第一代农民工是改革开放后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从农业和农村中流出并进入非农产业就业的农民工,第二代农民工指的是1980年以后出生、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进入城市打工的农民工。  相似文献   

11.
以往研究都发现新生代农民工非常执着于购买能够代表城市身份地位的商品,但缺乏对这一现象背后的机缘分析.本文构建了能够解释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地位消费独特性的研究模型,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自我概念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地位消费最主要的因素,这意味着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将自己定位于城市人;社会认同威胁对地位消费也有显著影响,这一变量解释了新生代农民工地位消费被动性的缘由;物质主义倾向对地位消费的影响最小.通过地位消费,新生代农民工塑造出了与城市同龄人无明显差异的形象,这提升了他们在城市生活的自信心,满足了他们自尊的需要,增加了他们的成就感.地位消费在本质上是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也是他们融入城市生活最简单最有效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与城市工人就业行为的家庭制约差异与政府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家庭制约视角来透视城市工人不愿意从事农民工所从事的工作这一现象,认为农民工和城市工人面临的家庭制约不同,是导致农民工和城市工人在就业行为上出现这一差异的重要原因。城市政府在农民工与城市工人之间实施的歧视性就业政策是错误的干预行为。城市政府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正确施行政府干预。  相似文献   

13.
<正>“农民工”是改革开放后出现在我国的一类特殊社会群体,其根源主要在于我国特有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因此,农民工从本质上来看是一个制度现象。所谓农民工,简单说来就是指主要从事非农工作的农民,他们主要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仍然保留着农村户籍和权益,同时又无法享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农民工现象之所以被社会广泛关注,是因为他们规模庞大,身份特殊,离开农村又难以融入城市,成为经济社会转型中的一类“脆弱”群体。正是因为农民工群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全国106个城市流动人口调查数据,采用计量分析的方法,考察不同类型职业流动对农民工城市融入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职业水平流动对农民工城市融入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职业垂直上升流动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职业垂直上升流动的跨度以及最后进入的职业层次的高低都会对其城市融入意愿产生不同的影响:最初职业为一般劳动力,通过职业垂直上升进入到管理精英阶层的农民工,他们的城市融入意愿高于进入到技术精英阶层的群体,而从技术精英转为管理精英的农民工群体的城市融入意愿更强。  相似文献   

15.
张晨寒 《经济论坛》2006,(16):54-5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用工制度改革的深化,出现了大批由农村进入城市打工的农民。他们户口仍在农村,但已完全脱离或基本脱离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主要以在城镇各类所有制企业打工、经商以及从事其他服务业为生。理论界以及许多地方政府将这些进城务工的农村人口称为“城市外来务工人员”,人们习惯上称他们为“农民工”。他们正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使工人队伍结构发生着历史性变化。他们面临的社会保障问题,已成为迈向城市化进程中不能回避的问题。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已经纳入政府工作日程,一些地方专门建立外来务工人员社…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逐渐发展起来,带动建筑行业的大幅度发展,城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进行现代化建设,大量农民看到城市发展的前景,纷纷背井离乡,引发了农民工进入城市的热潮,他们为城市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但2008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导致众多企业破产,社会经济下滑,对劳动力的需求也相应减少,引发了农民工的返乡潮,农民工的再就业问题成为国家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农民工进行创就业的培训,使有能力和一技之长的农民工尽早再就业.本文通过对农民工就业统计的分析和创业培训的内容的简要介绍,以实例说明农民工就业统计对创业培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完善农民工社会救助体系 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宜君 《经济师》2008,(4):46-47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规模农业人口从农村迁移、流动到城市,从事非农业生产,形成“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由于其流动性强,以及我国转型过程中社会制度和配套措施不健全.他们的劳动权益得不到保护,生活经常陷入困境而得不到社会救助,这不仅会使他们自身缺少安全感、归属感,同时也对城市的安全与稳定带来隐患,从而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因此,完善农民工的社会救助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进城农民工的困境与城市政府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城农民工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但他们在城市的处境和待遇却处于边缘化的、被忽视、被排斥的地位。城市政府应加强对进城农民的服务与帮助,通过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中为农民工进城居住和就业提供更好的服务、降低城市生活的成本、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转变政府职能,将进城农民纳入城市管理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帮助农民工在城市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徐占春 《发展研究》2012,(8):106-108
第二代农民工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三阶段“民工潮”的产物,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以城市为坐标,意识和行为已接近城市人;他们强烈渴望市民化,实现同城待遇。实现绝大多数农民工市民化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最终出路,也是促进城乡和谐建设的重要途径。政府和社会必须从职业生存、社会身份、自身素质以及意识行为四个层面入手,推进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  相似文献   

20.
王志红 《生产力研究》2011,(12):40-41,107
大批乡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是城市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新生代农民工为乡村人口的特殊群体,由于他们成长环境和生活经历的特殊性,他们更向往和期盼城市化,渴望融入城市,得到城市的认同。文章从身份认同、制度认同两个客观方面和主观自身认同方面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认同愿望及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