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旅游相关研究中,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仿佛是一对孪生变量。没有旅游者也就没有旅游目的地可言;没有旅游目的地,旅游者无处可去,也就不能称其为旅游者。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因而也成为了旅游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视角,通过不同学科的“透镜”进行研究。本文从后现代主义视角出发,结合对后现代主义的反思和批判,对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进行解读,同时也是对笔者近些年对这一问题思考的一个小结。本文的讨论围绕三个例子,或者说三个片段展开。  相似文献   

2.
李玮娜 《旅游学刊》2011,26(5):53-62
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是任何一个旅游者都必须做出的最重要的决策。多年来,国外学者从不同研究视角出发,提出了大量的相关理论模型,这些模型对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对实证主义范式下的旅游目的地选择模型进行了回顾,并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对其进行了评述;通过对其理论渊源、主要贡献和不足之处进行梳理,以期为旅游目的地选择的相关研究和营销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旅游观看方式与旅游形象塑造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马晓京 《旅游学刊》2006,21(1):87-91
观看方式与目的地旅游形象密切相关.旅游者对目的地的观看方式不同,所形成的旅游形象也就不同.观看方式受世界观、价值、态度、倾向性、信念等因素的影响,是社会文化熏陶的结果.旅游观看方式具有非政治性、非历史性、局部性、肤浅性、浪漫性、男性眼光等特点.只有认真研究不同目标市场旅游者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针对不同的旅游观看特点,才能塑造满足旅游者心理期待和心理想象的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4.
信息化时代,越来越多的旅游者通过旅游网站进行信息搜寻进一步做出旅游决策.文章从广告心理学角度出发,应用效果层次模式(HOE模型),借助AMOS 21.0软件和SPSS 19.0软件,将网站创意元素作为外在刺激因素,探讨其如何通过旅游者的认知、情感阶段,进而影响其旅游意向.研究表明,网站创意对网站察觉有显著影响,旅游网站的创意越强,旅游者最终做出旅游决策的可能性越大.但网站创意不会直接形成目的地察觉,必须经网站察觉才能形成对目的地的察觉.网站创意可以通过两条路径说服旅游者:一条是旅游者受到网站创意元素的刺激,形成积极的网站态度,最终选择该旅游网站推荐的旅游目的地;另一条是旅游者通过网站获取目的地信息,形成目的地察觉后,随着对目的地了解不断加深,形成积极的目的地态度,最终形成去往该目的地的旅游意向.  相似文献   

5.
旅游者摄影心理初探——基于旅游照片的内容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旅游者常常通过照相机镜头表达自己的旅游欲求,行使其"观看者"和"拍摄者"的权力,表达他们对旅游目的地的理解和认知,以及对旅游目的地的人与物,甚至照片阅读者的欲求。本文以互联网为基础作资料收集,以旅游照片为研究资料,使用内容分析法,从照片内容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对旅游者摄影行为的心理特征、对拍摄对象及阅读者的态度进行研究。文章的目的是通过个案研究,为旅游者摄影行为的心理分析提供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6.
基于旅游经历的目的地吸引力感知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旅游经历对旅游者目的地感知的影响,现有的研究文献从感知形象和感知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但尚未出现从目的地感知吸引力角度进行的相关研究。目的地的初游者和重游者代表着两类具有不同旅游经历的目的地游客,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二者对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感知及其差异。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目的地感知吸引力包含了整体环境吸引和观光体验吸引两个维度,重游者在整体环境吸引上的感知显著高于初游者,二者在观光体验吸引的感知上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旅游罩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四川九寨沟为例,对旅游罩现象进行实证研究,以期推进国内关于旅游罩现象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论文从3个方面分别分析了九寨沟旅游者罩、旅游业罩和旅游目的地罩的形成原因.研究表明,旅游罩现象在九寨沟旅游区是存在的,业已对旅游者体验和目的地社会文化造成了影响.本文的研究将进一步促进对旅游罩现象的认识,为合理制定九寨沟旅游业发展战略提供依据,也为其他旅游区旅游业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旅行社对旅游者行为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8  
旅行社是联结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的纽带,旅行社对团队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有着多方面的影响。本文分别就旅行社对旅游者的决策行为、时间-空间行为、消费行为、心理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旅行社对旅游者行为影响研究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冯捷蕴 《旅游学刊》2011,26(9):19-28
目前,很少有学者采用旅游者博客这一新兴的方式研究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文章选择中西方旅游者博客话语为切入点,从“文化繁荣”、“宜居和生态”、“现代化大都市”、“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5个维度探讨中西方游客对北京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异同,并讨论了两个不同旅游群体在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和消费水平方面的差异。最后,文章对如何提升来京中西方游客的体验评价提出了切实的建议。此研究意在强调旅游者博客在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同时亦希望能够对话语分析的跨学科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对旅游目的地分销渠道影响——黄山案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朝枝  游旺 《旅游学刊》2012,27(3):52-59
互联网的发展与应用对旅游目的地分销渠道产生了显著影响,传统旅行社的分销渠道功能发生变化,一些新的分销渠道如黄山的自助游服务酒店开始出现。关于互联网是否导致旅游分销渠道的"去中介化"和"再中介化"的争论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文章以黄山为案例,以历时态的视角动态分析了互联网对黄山旅游目的地分销渠道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使旅游目的地分销渠道更加多元化、网络化,目的地旅游分销关系、功能与结构等方面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旅游者的主导地位增强,旅游中介的垄断地位相对减弱,但目的地的分销渠道"去中介化"与"再中介化"并未清晰地形成。  相似文献   

11.
价值观是影响旅游者消费心理和行为的重要因素.内隐性价值观与外显性旅游消费行为关系的研究路径可以归纳为"由内而外"(价值观→行为)和"由外而内"(行为→价值观)两种路径,不同研究路径的视角、目的和方法等存在一定差异.现有的价值观与旅游消费行为关系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旅游者价值观的界定和度量、旅游市场细分、旅游活动偏好、价值观对旅游消费行为影响等方面,并回顾了中国旅游者价值观研究.中国消费者价值观与旅游行为关系研究应具有中国情境化特征,理论建构要嵌入中国社会文化现实和具体消费情境,从主位研究视角发展旅游者价值观概念,将定量和质性研究方法相结合,增强价值观对旅游消费行为影响的解释力,加强对不同群体和区域消费者个人价值观与旅游行为关系的研究.价值观与旅游消费行为关系的中国情境化取向研究,有助于从价值观视角揭示中国旅游者行为的规律,为企业开展价值观驱动的旅游营销活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旅游目的地营销应注重发挥好三个"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旅游目的地营销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是以旅游目的地区域为营销主体,代表区域内各种相关机构、所有旅游企业和全体从业人员,以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加入到旅游市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并以不同方式和手段传播旅游信息,制造兴奋点,展示新形象,增强吸引力,引发消费者注意力和兴奋点的全过程.旅游目的地营销是否成功,最终取决于潜在的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印象是否深刻.笔者认为,充分发挥好三个"效应",是旅游目的地营销获得成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活动与其说是一系列旅游产品的组合,不如说是一个过程、一组实践。以此为基点,文章从符号表征的视角重新审视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内涵及其建构过程,解释其中所发生的意义生产、嬗变和争斗的过程,发现旅游目的地形象是一种具有社会、文化、心理3个层面的概念,并具有以下特征:群体共享性和差异性;社会根源性和规范说明性;相对稳定性和长期动态性。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建构过程本质上是符号表征功能的运作,而旅游目的地形象建构的意义就在于规范和组织旅游目的地社群和旅游者群体内的旅游活动。  相似文献   

14.
国家将旅游业列为"五大幸福产业"之首,由此可见旅游与群众幸福感关系密切。本文从旅游幸福感定义、旅游与幸福的关系、旅游幸福感的测度等方面研究旅游幸福感问题。旅游幸福感因子主要集中在旅游过程中的旅游者、旅游目的地居民及旅游社区居民,不同群体的旅游幸福感影响因素不同。  相似文献   

15.
旅游动机、目的地形象与旅游者期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构建了旅游动机、目的地形象和旅游者期望关系的概念模型,以大陆居民赴香港旅游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验证旅游动机、目的地形象与旅游者期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目的地的认知形象显著影响情感形象;(2)旅游动机直接正向影响目的地的认知形象和旅游者期望,并通过目的地的认知形象对旅游者期望产生间接影响;(3)目的地的认知形象直接正向影响目的地的情感形象和旅游者期望,并通过目的地的情感形象对旅游者期望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6.
影视旅游:旅游目的地营销推广新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影电视中出现的旅游目的地会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兴趣,促成旅游行为。绝大多数现有文献是研究影视旅游对于目的地旅游者数量和对旅游者决策过程的影响和作用,也有探索影视作品对于旅游目的地旅游形象的影响的。由此说明影视旅游是可以作为一种推广旅游目的地的营销新方式。影视旅游之所以成为营销工具,相关旅游地的旅游形象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本文在现有文献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论述了影视旅游作为营销方式的特点和原理,结合影视作品的拍摄和放映两个阶段,探讨了在每个阶段影视旅游营销工作的重点和形式。  相似文献   

17.
琼达  赵宏杰 《旅游学刊》2016,(10):108-115
旅游目的地选择模型建构的研究多数以微观经济学、认知心理学与市场营销学等为基础理论,较少从个体与地方感情连结的视角探讨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决策行为。文章以旅游目的地选择为研究主轴概念,结合地方情感概念中的旅游目的地意象和地方依恋,根据研究文献梳理结果、基础理论界定模型建构的路径变量与逻辑框架,进而提出基于地方情感的旅游目的地选择模型及模型过程步骤。文章建构模型表明,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始于旅游目的地意象的形成,随着整体认知意象的深化,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将产生地方认同感,再通过选择决策行为选择意向的旅游目的地从事旅游活动,通过对旅游目的地旅游体验的功能满足产生依赖感,最终形成对旅游目的地的地方依恋感。研究成果对于旅游目的地选择具有交叉研究的创新价值,对于旅游目的地市场战略规划实践活动而言具有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18.
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活动与其说是一系列旅游产品的组合.不如说是一个过程、一组实践.以此为基点,文章从符号表征的视角重新审视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内涵及其建构过程,解释其中所发生的意义生产、嬗变和争斗的过程,发现旅游目的地形象是一种具有社会、文化、心理3个层面的概念,并具有以下特征:群体共享性和差异性;社会根源性和规范说明性;相对稳定性和长期动态性.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建构过程本质上是符号表征功能的运作,而旅游目的地形象建构的意义就在于规范和组织旅游目的地社群和旅游者群体内的旅游活动.  相似文献   

19.
旅游形象大使已成为注意力经济时代旅游目的地重要的营销手段.利用旅游目的地形象大使选择应遵循的策略分析了"好客山东"选择韩国当红艺人RAIN做形象代言人而引发争议的原因,并建议旅游目的地在选择形象大使时不仅应考虑形象大使的知名度,更应考虑其美誉度以及形象大使的个性特征、个人形象与本目的地欲展示给旅游者的形象间的契合程度.  相似文献   

20.
认同:旅游体验研究的新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才  卢昌崇 《旅游学刊》2011,26(3):37-42
作为旅游现象的内核,旅游体验具有丰富的内涵,可从不同的视角加以诠释。文章从认同角度对旅游体验中的认同(成分)加以诠释,指出在旅游体验中认同呈现出多种形态,从外在的目的地认同,到对旅游者角色认同,再到文化认同,最后到自我认同,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通过各种形态的认同,旅游体验才能彰显其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