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是中国城镇化过程中一个独有的现象。在回顾国内外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的基础上,突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歧视的特殊性,应用经济学原理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歧视的经济效应,并结合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时代背景提出消除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歧视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农民工就业及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农民工的就业歧视和社会保障滞后等问题是不能回避的重大问题,农民工在就业中存在来自各方面的歧视,严重影响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落实和制度的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以就业保障为基础,收入保障为核心,社会经济发展为出路.因此,促进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就要消除就业歧视本身,增强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抗干扰性,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与就业发展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城市中出现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大量农民工在为城市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忍受着诸多问题的困扰,在就业工种歧视、劳动待遇歧视、农民工在自身培训和子女受教育等方面受到歧视。这是社会制度与法制不健全所致。对策是逐步完善城市社区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障机制,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法律责任的追究,赋予农民工选择诉讼的权利,实行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中的举证倒置。  相似文献   

4.
《经济研究》2017,(8):171-186
本文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中国城市劳动力调查,从就业进入、工资影响因素和工资歧视三个方面对2001年、2010年城市劳动力市场中户籍歧视的变化进行研究。对农民工和城市本地劳动力教育回报率的比较发现,农民工的教育回报率大幅提高,与相同学历的城市本地劳动力的教育回报率相似。农民工的工资决定机制与城市本地劳动力正在趋同。2010年农民工面临的就业隔离比2001年大幅下降,而且在各部门内部小时工资的歧视也大幅下降。然而,当农民工进入公有单位时依然受到较强歧视,就业隔离依然存在,因此,城市劳动力市场需要进一步健全,仍需规范公有单位的用工和招聘制度。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就业平等权是宪法平等权的具体体现,也是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的现实需求.用人单位应履行平等用人义务,然而由于长期形成的歧视观念,就业歧视事件屡屡发生,迫切需要发挥司法机关的保障作用.权利意识薄弱起诉动机不足影响司法机关发挥保护作用.发布农民工就业歧视诉讼胜诉的典型案例、在案例中采用举证责任倒置,加强宣传法治、增强农民工起诉的决心和胜诉的信心,赋予人民法院撤销歧视性行政立法的权力是遏制农民工就业歧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结合城市落户门槛指数和中国乡城流动人口数据,实证研究了城市落户门槛影响农民工同乡聚居的机理。研究发现,城市落户门槛会显著提升农民工同乡聚居的概率。异质性分析发现,城市落户门槛对农民工同乡聚居的影响会因户籍性质而存在差异,落户门槛的提高会显著提升拥有外市户籍农民工的同乡聚居概率。机制分析表明,就业歧视是城市落户门槛影响农民工同乡聚居的重要机制,即随着城市落户门槛的提高,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上面临的就业机会歧视越严重,为了规避就业歧视以更好地实现就业,进而会选择与同乡聚居。基于此,研究认为应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和相关政策调整力度,放宽放开城市落户门槛,进一步消除城市就业歧视。  相似文献   

7.
提升县域农民工市民化质量是县域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基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经济、社会、文化、政治4个维度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逐级等权平均法对县域农民工市民化质量进行了全面测度,然后采用无条件分位数回归方法对测度结果进行分析,并从群体的视角进一步探讨了县域与非县域农民工市民化质量存在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我国县域农民工市民化质量较低,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县域农民工市民化质量低于非县域农民工。(2)从差异分解看,县域与非县域农民工市民化质量的差异主要是地区歧视造成的,这种地区歧视主要表现为教育回报率的差距,非县域农民工的教育回报率要远高于县域农民工。(3)农民工市民化质量的县域与非县域差异随着分位数的提升而增大,但系数差异造成的地区歧视越来越弱。  相似文献   

8.
中国劳动力市场就业机会的户籍歧视及其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厘清了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歧视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并将中国劳动力市场上就业机会的户籍不平等现象界定为以农民工平等就业权利受侵害为本质的经济歧视.其次,使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2002年和2007年数据,运用多元logit模型考察了中国劳动力市场上就业机会的户籍歧视状况和变化趋势.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与城镇职工相比,农民工在职业获得、行业进入和所有制部门进入三个维度上都遭受了明显的户籍歧视;(2)与2002年相比,2007年就业机会的户籍歧视呈现恶化趋势,显示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业机会分配的“负滴漏效应”;(3)农民工人力资本的就业机会回报显著低于城镇职工,这对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可能会产生负向激励并导致“前市场歧视”的发生.最后,在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缓解就业机会户籍歧视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平等就业权既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人权,也是和谐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理念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农民工就业权保护的缺失主要表现为就业机会、报酬和就业保障的不平等,原因主要是与就业歧视的存在、政府职能缺位、用人单位自主用,人权的滥用以及农民工利益表达机制缺位密切相关.保护农民工的平等就业权,应确立反就业歧视的宪法地位,制定《反就业歧视法》,同时,成立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增强农民工素质,积极维权.  相似文献   

10.
不歧视原则是人权平等在就业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平等就业权的核心内容。不歧视原则为农民工平等就业权的保障提供了最直接的理论证成和最充分的现实依据。农民工不平等就业是我国当前不平等就业问题的一个最为突出的表现,对劳动者公平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负面影响是全局性的。走出我国农民工不平等就业困境的关键,是重构农民工平等就业权保障的制度体系,并着力解决好三个主要问题:依法确认农民工平等的劳动者身份;建立健全农民工平等就业的权利内容;完备农民工平等就业权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1.
俞玲 《经济论坛》2012,(1):104-106
当前我国农民工收入偏低,本文分别利用人力资本理论与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深入分析后认为,农民工低收入的内在原因在于农民工自身人力资本贫乏而产生的能力弱势,外在原因在于劳动力市场对农民工就业的不平等对待而产生的制度弱势,并提出了提高农民工收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国居民收入项目第五轮全国范围调查(CHIP2013)的外来务工人员调查数据,构建综合性的农民工城市融入测度指标,运用熵值法对各指标赋权综合测度城市融入程度,并分别使用OLS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研究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因素,最后运用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检验不同区域农民工城市融入是否具有歧视效应。结果表明,总体上我国农民工城市融入程度不高,东部地区要高于中部、西部与东北地区;随着农民工城市融入程度分位点的提高,其影响变量的系数绝大多数都有明显的变化,但波动方向与程度差异较大;不同区域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差异主要是由发达地区农民工和欠发达地区农民工之间的禀赋差异所引起的,没有证据表明存在歧视效应。  相似文献   

13.
张邦辉  王琪 《经济前沿》2006,(11):53-57
在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的利益保障中出现了一些缺失,其根源在于农民工丈化素质低、社会对农民工的歧视以及农民缺乏话语权导致的现行政策的部分缺陷。在目前尚不能根本变革这些现行政策的情况下,文章针对农民工的利益保障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思路,使农民工与市民协调发展,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户籍歧视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宇  刘艳 《生产力研究》2006,(7):11-12,24
本文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户籍歧视的表现、原因及相应的对策。笔者认为,我国劳动力市场中户籍歧视主要表现为就业歧视和工资歧视,其深层原因是:制度因素(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导致对农村迁移劳动力的就业歧视,而工资歧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最大化利润的理性行为。因此,要消除户籍歧视,必须实行配套改革,降低城市户口的含金量;改革农地制度,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等。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社会地位不平等。农民工的基本权益虽然得到了保障,但从农民工的称谓,到农民工实际享有的权利待遇,都存在着诸多政策性、观念性的歧视成分,与城镇职工相比存在着较大的  相似文献   

16.
"歧视"概念及有关模型是分析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理论工具。对郑州市的测算表明,考虑到福利补贴等因素,许多岗位根本就不存在农民工对本地人的"逆歧视",至少替代效应不像仅就货币工资来说表现出来的那么大。如果全部取消国家对城市居民的就业和福利特权,至少在非正规就业等特定领域,农民工将表现出更强的就业竞争力。应深化相关制度改革,对农民实行补偿性人力资本投资政策。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是一种制度性、歧视性概念,由此形成了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和偏低的农民工工资及福利待遇。这种包含着歧视的体制,固然在一定限度内有利于降低工业化、城镇化成本,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步伐,但发展到一定阶段,终究会陷入难以摆脱的困境。这就是我们所要深思的歧视的成本与代价。  相似文献   

18.
中国劳资关系的城乡户籍差异   总被引:81,自引:0,他引:81  
本文利用最近的企业和农民工调查数据探讨了劳资关系城乡户籍差异问题。城乡工人在劳资关系各方面的巨大差异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人力资本水平差异和就业企业的差异 ;二是农民工受到的户籍歧视。研究结果发现 ,前者解释了两类工人劳资关系差异的 70 %— 80 % ,说明人力资本和企业状况是决定工人待遇的主要因素 ;后者解释了两类工人劳资关系差异的 2 0 %— 3 0 % ,户籍歧视所造成的差距同样是不容忽视的。除劳动合同方面外 ,农民工在工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以及工会参与等方面均遭到户籍歧视。研究结果暗示仅仅关注工资收入的城乡歧视是不够的 ,同时也为更全面的劳动力市场校正政策提供了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代表性农民家庭为基本研究对象,结合模型分析,从农民工进入劳动力市场动机分析入手,从经济学角度剖析制度性歧视下企业雇主雇用决策机制的过程,然后从制度层面分析制度性歧视产生及存在的原因,就如何构建我国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公平合理的用工制度,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科学的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劳动力供给远远大于劳动力需求的国家,近两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了严重的民工短缺现象,企业招工困难,其深刻的背景与农民工群体遭受的就业歧视、工资歧视与非体面劳动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