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上海经济发展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为上海创造了绝好的发展机遇,要抓住机遇,取得长足发展,必须看清白己的优势,明确在国际分工中的定位。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研究上海在国际分工现阶段的定位选择。为此,本文引入新古典贸易理论中的要素禀赋说以及新贸易理论中的竞争优势说,通过对要素禀赋、国内需求条件、企业战略、产业支持等因素的考察,得出结论:上海应该发展它具备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和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同时,要使得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还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发展教育来创造要素,更进一步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人力资本和知识要素的积累等来促进技术创新,从而在技术、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发展上取得突破,进而切入国际高端市场。  相似文献   

2.
按照国际贸易一般规律和多数发展中国家经验,一国随着经济发展阶段变化,其在国际上的比较优势应沿着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路径不断向上升级。从我国静态和动态比较优势看,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完成了由初级产品出口为主向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转变,即实现了比较优势由资源密集产业向劳动密集产业的转变。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在劳动密集产业的比较优势下降后,并没有按照上述规律率先在资本密集产业获得国际比较优势,反而在部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产业获得比较优势,比较优势升级过程呈现跳跃特征。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发生变化,既与我国要素禀赋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3.
试论突破比较优势追求竞争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5.
以比较利益学说为核心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都认为各国的比较优势,或生产率优势,或假定生产率相同前提下的自然禀赋优势,是构成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基础。各国应遵循比较优势原则来生产和输出那些劳动生产率上占有优势,或密集使用相对充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而输入那些劳动生产率上  相似文献   

6.
比较优势陷阱与中国外贸发展战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出口商品结构也持续改善。但是,仅仅按照由资源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并不能给我国带来持久的贸易利益,相反还极易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出现“贫困化增长”的局面。因此,根据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改造传统产业强化比较优势,扶植战略性产业培育竞争优势,是我国外贸发展战略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7.
加工贸易与比较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炜瀚 《特区经济》2005,(10):40-41
一、中国的加工贸易20多年来,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发展模式对我国沿海地区,尤其是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容否认的贡献。然而,2004年以来,由于“民工荒”现象的出现,人们对于这种以低附加值简单加工为主的产业能否继续成为珠三角以及我国其它地区经济发展的依托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以技术选择指数(TCI)作为地区比较优势战略选择指标,同时选取产业结构、对外贸易、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三大衡量指标。以1990—2012年新疆相关数据为样本,通过协整分析、VAR方差分解,研究新疆以往的发展战略选择对产业结构、地区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的影响。综合实证结果表明,新疆违背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对产业结构、对外贸易、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产生了负向影响。这种发展方式导致产业结构偏离优化状态,升级缓慢,出口结构与产品结构错位,对外贸易这一比较优势对经济拉动作用不明显,因此转变发展方式,改善要素禀赋结构是未来新疆经济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比较优势战略与大国的经济发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产业规模角度,同时结合技术角度的分析,着重在比较优势的框架内探讨了产业规模与技术的相互影响机制,运用发展经济学和比较优势理论,在分析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取向及政策建议,包括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综合开发能源、矿产资源;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等。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前,因忽视要索禀赋强行赶超,违背了比较优势原则,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十分缓慢。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赶超战略的放弃,比较优势原则开始受到重视,市场机制逐步发挥作用,要素禀赋的增长方式有了重大变化,我国汽车产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已有的和潜在的比较优势及后发优势得以积蓄。这些因素需要高度珍视,这是我们推动汽车产业升级和寻求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2.
国际分工新格局前提下中国吸引外包的比较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咏梅  鞠胜 《改革》2008,(4):98-103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越来越活跃的宏观背景下.中国吸引外包具有劳动力、基础设施建设、研发投入等要素优势。发展中国家是主要的服务外包业务承接地,中国在后勤和客户联系这两项服务外包业务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同时,中国可以将提供服务外包的市场定位在企业的一般职能、知识服务与决策分析及研发方面,不断培养适合该类市场需求的人才,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动态比较优势演进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要素禀赋结构变动的趋势,利用净出口比率指数(NTR)和各类商品出口比重考察了中国出口商品动态比较优势的演变轨迹,发现中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的结构变动基本符合动态比较优势发展的规律,但是,中国当前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因此,中国出口贸易发展面临着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艰巨任务。对此,本文提出了中国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应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4.
张苏 《开发研究》1986,(1):7-10,14
一、发挥地区比较优势是制定地区发展战略的重要原则 制定地区发展战略的重要原则之一是在中央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扬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  相似文献   

15.
16.
要以发达国家(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地区)两个参照系以及要素成本和要素质量两个比较元素来分析深圳高科技产业的比较优势。深圳与发达国家的城市相比,具有要素成本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相比,具有要素质量优势。  相似文献   

17.
发展中国家如何追赶发达国家,可以有很多发展战略。工业化战略和比较优势战略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两种。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两种战略的理论依据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得出结论:比较优势是较成功的战略。在世界经济正向知识经济过渡的今天,发展中国家同样应立足于比较优势战略发展本国经济。  相似文献   

18.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与就业增长是正相关的。然而,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与就业增长呈现出非一致性的特征。本文认为,主要因为该产业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受到制约;中小企业的发展步履维艰;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困难重重,等等。因此,通过调整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模式,来排除这些因素的干扰,对于解决失业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关于欠发达国家应该选择何种经济发展战略的问题,近年来我国一直存在赶超战略论与比较优势战略论之争。通过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原理,提出并论证了超越这一争论的“综合优势发展战略”假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实施赶超战略容易造成“赶超困境”,而实施比较优势战略则容易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只有实施综合考虑比较优势、分工利益和交易效率的“综合优势发展战略”才能够使经济和谐、健康地发展。也就是说,综合优势发展战略是一种基于和谐社会观的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0.
按照国际贸易一般规律和多数发展中国家经验,一国随着经济发展阶段变化,其在国际上的比较优贽应沿着资源密集型一劳动密集型一资本密集一技术密集一知识密集的路径不断向上升级。从我国静态和动态比较优势看,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完成了由初级产品出口为主向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转变,即实现了比较优势由资源密集产业向劳动密集产业的转变。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在劳动密集产业的比较优势下降后,并没有按照上述规律率先在资本密集产业获得圈际比较优势,反而在部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产业获得比较优势,比较优势升级过程呈现“跳跃”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