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7年以来,针对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资本市场过热、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等情况,央行于今年3月18日和5月19日,两次上调存贷款利率。央行这些举措意在遏制过热的资本市场以及投资和信贷规模的过快增长。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已进入加息周期,但由于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存在,央行已陷入加息与升值的困境之中。  相似文献   

2.
几项金融数据同现负增长,显示出短期国际资本流出中国迹象明显。究其原因,国际金融市场动荡,欧债危机持续发酵导致发达国家资本从新兴市场国家回流固然重要,但海外市场人民币贬值预期强烈同样是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人民币12连跌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走高。2011年人民币汇率经过相当长时间单边上涨行情后,从9月份开始出现贬值预期,连续12日触及跌停。与其说"全球衰退",不如说"全球差异"。目前即使发生危机,差异也没有消除,发达依然发达,发展依然发展。什么是全球经济的新格局?美元霸权在全面回归,美元制度又重新回来了,继续控制全世界。美国人要干什么?掠夺、控制资本市场。我们处在一个形势严峻的时代。  相似文献   

4.
李艳萍 《中国经贸》2014,(10):151-151
随着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展开,人民币离岸业务逐渐增长,香港作为人民币的一个离岸金融中心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2014年4月10日,证监会正式批复了开展沪港通,加强在岸与离岸人民币资本的流动。本文从刺激人民币需求、推动人民币跨境资本流动、形成良好的人民币回流机制、完善国内资本市场,以及加强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形成等五个方面探析了沪港互通机制的建立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也提出了沪港通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与潜在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9月9日,“中国产权市场发展论坛”在厦门召开。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总裁蔡敏勇在发表演讲时指出,伴随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rivate Equity,简称PE)投资中国的持续热潮,在中国资本市场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角色的产权交易市场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二者的充分结合,将促进中国资本市场新的发展,实现社会资源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6.
国际热钱与人民币升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人民币汇改以来,人民币一直以缓慢的速度持续升值。在人民币寻求均衡汇率的过程中,其升值预期不断被放大。在这种形势下,国际资本巨量涌入国内,进一步扩大资本流动性过剩,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从股市的疯狂,到地产的火爆,再至其他投资领域的狂热,国际热钱肆意游动,充分体现出资本逐利的本性。如何有效遏止国际热钱和流动性过剩,人民币的进一步升值是根本之举措。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利率平价理论基础上,以"放宽汇率、利率波动换取资本自由流动区间扩大"设计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模型,从折衷的角度探讨上海自贸区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实验及相关政策。该模型将外汇市场分为自由流动区间、政府干预区间和危机区间,并根据资本市场套利公式分析得出,可以从"放宽人民币汇率和利率的自由波动幅度、促进资本流动、增加资本市场的供给弹性、扩大外汇市场交易规模、降低外汇市场交易费用"等五个方面促进人民币自由流动区间扩大,从而安全有效地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通过结合上海自贸区的实践,文章分别从这五个方面论证了自贸区"分账管理体系"、"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等相应政策措施的有效性,同时提出了一系列有待进一步实施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海外经济评论》2006,(25):30-31
【美国《华尔街日报》6月9日】中国政府表示,将为国内企业对海外的大规模投资提供便利,这是中国放开资本项目管理的最新举措,也有利于纾缓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相似文献   

9.
【日本《金融财政商贸》10月8日】优先实现货币稳定 所谓人民币国际化,是指将人民币作为可兑换货币广泛用于国际交易中。中国1996年实现了经常项目交易中的人民币可兑换性。资本交易自由化因亚洲金融危机而不得不停止,但在外汇储备增加后,中国推进了直接投资的自由化,从而实现了经常项目交易与直接投资的“基本兑换性”。但是,中国尚未完全实现资本交易自由化。中国优先对国内外资本流动进行限制,通过央行干预市场来实现人民币汇率稳定。  相似文献   

10.
<正>自2014年2月中旬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走低,2月28日盘中暴跌400多基点,3月12日再创年内新低,自2005年以来人民币单边升值态势宣告结束。随后,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3月17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目前的1%扩大至2%。纵观近几年人民币汇率贬值及预期,往往与资本市场有直接联动关系。历史经验证明,人民币走跌多次导致A股股指应声而跌,原因或在于,人民币大幅贬值导致大量热钱出逃,进而冲击市场流动性,引  相似文献   

11.
本运用资本市场开放与实现人民币完全可兑换的互动机理,提出中国开放资本市场的日程安排,分析并描绘了人民币实现完全自由兑换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2012年7~8月,全球资本市场在欧元区利好以及美国经济持续复苏的带动下出现震荡上升的格局。而国内市场也在政府加大保增长力度的背景下,走出触底反弹的态势。截止8月10日,上证综指收于2164.44点,  相似文献   

13.
8月20日,外汇局宣布批准天津进行境内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试点(俗称港股直通车业务)。这是推动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的一项重大举措。此举公告后,在理论界再次引发了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与汇率制度改革孰先孰后的激烈讨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孙兰影 《天津经济》2008,(10):36-38
在我国传统的汇率制度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有选择、分步骤放宽对跨境资本交易的限制,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正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既定目标。对于我国前一阶段人民币升值的举措究竟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可谓是见仁见智。  相似文献   

15.
【新加坡《联合早报》12月16日】人民币不是一个可自由兑换的国际货币,中国并没有完全放开资本项目管制。最近人民币汇率连续两日跌停,四个交易日走低,与其说是市场信号,不如说是中国政府打出的一张牌。  相似文献   

16.
2008年9月2日,人民币对欧元汇率中间价首次突破10:1的关口,达到9.9667,接下来,这一升值趋势继续保持,9月11日,创出了9.5474的年内新高,相对于今年3月17日11.1714的汇率水平,升值了14.54%。作为浙江今年的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纺织服装产品的第一大出口市场。欧盟对浙江出口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人民币对欧元的快速升值值得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7.
2007年5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提高存贷款利率,提高准备金率及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范围,三项调整措施同时出台,这在银行调控历史上较为罕见,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政府管理部门干预和调整经济运行的迫切性,央行“三箭齐发”的调控目的并非调控资本市场,而是针对实体经济较快增长而出台的。由于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效果要到下个月经济数据由来后才能见到效果,因而,现在对调控效果过早下结论是盲目的,不客观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民银行两年多来一直在努力防止投机性资金涌入,但目前正面临着资本外流的全新挑战。 2006年和2007年,股市和房地产价格暴涨,以及人民币兑美元持续走高,吸引了数百亿美元流入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19.
阿洁 《产权导刊》2011,(11):45-45
2011年9月27日,“第三届中原经济区产权交易暨资本市场发展论坛”依托中原经济区第二十二届市长联席会议在山东菏泽牡丹大酒店召开。  相似文献   

20.
2009年人民币国际化拉开序幕以来,人民币的离岸金融市场取得了蓬勃的发展,并在中国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的情况下对人民币增强国际使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人民币的离岸市场主要集中在那些具有重要影响的国际金融中心,但是又与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并不完全一致。面对不同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育程度与单纯的市场逻辑不太匹配的现实情况,作者试图从外交关系也即政府间关系的角度,既包括传统的政治外交关系,也包括新兴的经济外交关系,来解释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逻辑。通过对2016年35个人民币离岸市场横截面数据的计量分析以及对英国和美国、日本和新加坡这两组案例的求异定性分析,作者发现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不完全是一个自然的市场现象,政府间外交关系作为一种政治力量影响着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政府在政治和经济领域中合作的推进能够为市场行为体的相关货币行为提供重要激励,而政府间合作的滞后则会钳制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不过,市场的发展也可以反过来倒逼政府间政治和经济外交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