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3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就是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目前,服务业扩大开放已经成为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服务业体系的客观需要.在此背景下,要进一步提升服务业开放水平,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为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  相似文献   

2.
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空间在不断拓展,中国利用外资正在加速迈入“服务经济时代”。在中国对外开放大格局中.服务贸易也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促进市场化进程激发活力,同时促进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为经济长远发展再造“改革开放红利”。  相似文献   

3.
王光宇 《银行家》2008,(1):33-34
金融服务业的进一步开放是当前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背景下的必有之义.作为对2007年12月1 3日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所取得的重要成果的一种确认和延伸,中国金融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在2008年将有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4.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服务业的全球化发展,金融全球化也是必然的,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对外开放是大势所趋。一、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必然性(一)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是中国经  相似文献   

5.
《上海金融》2008,(4):1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加快发展服务业至关重要.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尽快使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是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实现综合国力整体跃升的有效途径,也是解决民生问题、不断扩大就业、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服务业利用FDI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以国际资本向服务业流动为契机,研究目前山西省服务业利用FDI面临的问题和瓶颈,探讨如何继续深化山西省服务领域的对外开放,有效地利用服务业FDI,对山西引导外资流向,增强其服务业竞争力,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为成员方合作共赢提供了更多机遇.区域经济合作不仅能够产生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还有利于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进而激发各国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因而,推动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深化区域金融合作,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乃至世界经济复苏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前言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的重要时期.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大任务,是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提升综合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扩大就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 《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指导我国服务业发展的总体部署,是编制服务业各领域专项规划(指导意见)和地方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2013年以来,服务业的占比继续超过制造业。下一步,我国吸收外资中服务业将占最大的比重。随着服务业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服务业不断发展,服务业吸收外资和对外开放也将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强大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东道国,但在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一直占主要份额,第三产业(即服务业)份额相对较低.截止2007年底,在合同外商直接投资累计金额中,第二产业占70%,第三产业仅占30%,这种产业转移的不均衡势,必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产生影响.本文结合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现状,分析我国服务业引进外资的存在的问题和主要障碍,对我国服务业利用外资的政策进行了探讨,提出要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国内服务业生产和消费的总体水平,增强我国利用服务业外资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服务业PDI的对我国经济的正效应,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考虑人力资本的非参数 Malmquist 指数法,测算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九省市2003~2012年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TFP )变动情况,从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两方面考量服务业 TFP 。结果发现,丝绸之路沿线九省市服务业 TFP 的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的贡献,而技术效率却在恶化,同时人力资本对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均具有正向贡献。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对外开放和财政金融支持都对服务业TFP 的增长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鉴此,应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道路互通;深化对外开放,推动贸易畅通;增强财政金融支持力度,推进货币流通。  相似文献   

12.
蔡卫星 《金融研究》2019,466(4):39-55
本文在充分考虑中国信贷市场本地竞争特征的基础上,利用手工收集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独特数据构造了城市层面的银行业市场结构指标,并将其与2002-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合并构造基础数据库,考察了银行业市场结构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一个更具竞争性的银行业市场结构显著提高了企业生产率,这支持了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市场力量假说”;其次,从影响机制来看,一个更具竞争性的银行业市场结构更有利于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最后,银行业市场结构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在那些面临更多融资约束的企业中更为显著,小企业、非国有企业、新企业和高技术行业的企业从银行业竞争中获益更大。  相似文献   

13.
马理  何云  牛慕鸿 《金融研究》2020,478(4):91-111
对外开放是否导致商业银行的风险上升,以往学者的研究结论并不统一。本文基于中国392家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检验了“引进来”(用外资持股比例作为替代指标)与“走出去”(用海外资产占比作为替代指标)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对外开放与商业银行的风险之间呈现非线性曲线特征并存在临界点;对中小型商业银行而言,过高的外资持股比例与过低的境外投资规模会带来风险;对大型商业银行而言,境外投资规模存在一个阈值区间,在阈值区间内,可能导致银行风险上升。政策建议是:外资参股中小型商业银行的比例可能不宜过高,鼓励中小型商业银行加大境外投资力度,大型商业银行可以根据特定时期的目标来调整对外开放策略,同时应强化风险预警与防范手段,在坚持与扩大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实施宏观审慎原则,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巨大的发展,但在此基础上,中国的发展仍存在很大的局限,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当今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其主要现象就是城乡差距、贫富差距、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发展的矛盾等。解决这一问题对我国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生产性服务业是产业升级、竞争力提高的关键.文章以生产性服务业的成长历史为依据,归纳了生产性服务业概念的演进,提炼了当今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针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特征,文章从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趋势、对GDP的拉动作用和在国民经济以及第三产业中的比重三个方面,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并通过单位根检验证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是平稳稳定增长的.  相似文献   

16.
由于当前国际形势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的存在,国内资源能源吃紧状态及对于第三产业的需求猛增的趋势,长三角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地区,必须抓紧转型升级不放松,推进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大力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战略性产业概括为体现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战略意图,具有范围经济、规模经济、集聚经济等特征,是对产业结构高级化产生重要推动作用的产业。在此基础上,界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依赖于技术创新,具体表现为活动要素、企业组织、生产者服务和公共资源的"四化",对可能存在的市场失灵进行了剖析,比较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三种定位方式,得出各地选择"专业化—一体化"是最合理的定位方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取吉林省1953—2011年为样本区间,对三次产业和经济周期波动之间的关联和影响动态进行分析。利用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谷-谷”划分法划分为十轮经济周期,得出在经济繁荣时期,第二产业能够使经济更繁荣;经济萧条时期,第一产业加剧经济的进一步恶化,第三产业能够抑制经济的进一步衰退。进一步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三次产业与经济周期波动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在改革开放前后呈现出明显的不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数据就是价值,数字就是生产力。近年来,银行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取得积极成效,疫情冲击更进一步加深了推进数字化转型的普遍共识。笔者在广泛开展实地调研、问卷座谈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山东省银行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在优化完善机制、支持实体经济、改进服务方式、防范重大风险、参与社会治理等八方面的良好成效,深入剖析了机制、数据、人才、安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结合研究结论,提出了聚焦“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突出高频化金融服务场景、厘清差异化实施路径、筑牢信息安全基础、提升金融监管水平等优化改进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0—2007年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和高度细化的海关数据,本文深入考察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1)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净效应为正,其通过企业资本劳动要素配置效应、企业选择效应、规模经济效应以及人力资本提升效应对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率提升产生了积极影响,并且上述结论在考虑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内生性问题之后依然稳健;(2)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因企业出口与否、贸易方式、技术水平和所有制的不同而具有显著的异质性;(3)作为人民币汇率影响企业生产率的制约因素,企业融资能力越强,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企业生产率的积极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