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据     
《中国新时代》2006,(10):22-22
顺驰中国神话终结孙宏斌本来距离他的顺驰帝国只有一步之遥,如今却功败垂成。9月5日,孙宏斌把顺驰中国55%的股权卖给了香港路劲基建公司。至此,控制顺驰长达12年之久的孙宏斌正式出让大股东的位置,丧失了对顺驰中国的控股权。成立于1994年的顺驰中国,从天津的一家二手房中介店起家,苦心经营12年,打造出中国地产界最剽悍的黑马。自2003年底开始两年内,迅速积蓄超过700万平方米的土地。然而野心勃勃的孙宏斌遭遇了国家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随后手中的巨额土地储备反而挤压着顺驰的资金血脉,同时,孙宏斌还遭遇到快速扩张所带来的管理混乱等问…  相似文献   

2.
5月16日,顺驰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的“新东家“香港路劲基建有限公司在北京鸿坤大饭店举办新闻发布会,高调宣布路劲人主顺驰及顺驰蓝调项目楼王--8号楼正式开盘.这是香港路劲基建入主顺驰中国后的首次媒体亮相.……  相似文献   

3.
5月16日,顺驰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的“新东家“香港路劲基建有限公司在北京鸿坤大饭店举办新闻发布会,高调宣布路劲人主顺驰及顺驰蓝调项目楼王--8号楼正式开盘.这是香港路劲基建入主顺驰中国后的首次媒体亮相.……  相似文献   

4.
孙宏斌从来都是媒体追逐的热点。过去是因为他的狂妄,敢于向地产大佬叫板,敢于抓住政策变化异地发展。对于那个阶段的孙宏斌和顺驰,人们有欣赏,有赞同,有批评,有质疑,也有不屑。《中国新时代》2006年4月号推出的“特别策划”中,两度专访了孙宏斌。此时正是江湖盛传顺驰中国全线收缩,甚至处于风雨飘摇的当口,本刊试图展示一个真实的孙宏斌以及他的“顺驰猜想”。2006年3月17日,退隐了近三年的孙宏斌正式复出,担任顺驰中国的董事长。三年前,顺驰中国迈出了全国化扩张的步伐,先后在十几个城市拿下土地的顺驰,一年之内从一个地方公司变为一个全…  相似文献   

5.
中国市场上的黑马不少,颠覆者却寥寥无几。诚然,只要表现出人意料,就有可能成为黑马,而要成为真正的颠覆者何其难也,因为颠覆不轻易成为潮流。古往今来,似乎任何英雄的结局都是时也,运也,命也。“顺驰模式”的结局在哪里?  相似文献   

6.
声音     
《中国企业家》2006,(3):12-12,13
顺驰与万科根本不能同日而语。这种黑马其实是一种破坏行业竞争规则的害群之马。  相似文献   

7.
子叶 《企业文化》2006,(11):38-39
9月5日,路劲基建与顺驰中国正式签订协议,路劲基建将分步向顺驰中国注入12.8亿元资金,注资完成后,路劲基建将持有顺驰中国55%的股权,孙宏斌持有40%的股权。“对于顺驰来说,这笔钱是救命钱。”一个顺驰内部人士说道,有了这12.8亿元,顺驰就能够填补资金缺口,继续活下去。对路劲基建  相似文献   

8.
《经营者》2006,(20)
【案例】动物凶猛的顺驰似乎变成了一头困兽,它需要冲破的是一个艰难的局,而这个局,正“是快”意江湖的顺驰掌门人孙宏斌一手设计的。没有人知道,当孙宏斌从顺驰大股东的位置上走下来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顺驰中国9月6日晚间正式对外公布:9月5日,香港上市公司路劲基建有限公司(HK.1098)入资顺驰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的协议正式签订。根据协议,路劲基建将向顺驰中国注入12.8亿元资金,并于入资完成后持有顺驰中国55%的股权。顺驰中国原股东孙宏斌持有40%的股权,高管层持有5%的股权。这或许是一次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的转让。出人意料是因为顺…  相似文献   

9.
路劲基建12.8亿持顺驰中国55%股权日前,香港上市公司路劲基建有限公司(HK.1098)入资顺驰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的协议正式签订。根据协议,路劲基建将向顺驰中国注入12.8亿元资金,并于入资完成后持有顺驰中国55%的股权。顺驰中国原股东孙宏斌持有40%的股权,高管层持有5%的股权。入资完成后,顺驰中国的管理模式及团队均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所有项目操作仍将延用顺驰品牌。此次路劲入资,不涉及孙宏斌旗下另一家从事房地产开发的融创集团和从事房地产中介的顺驰(中国)不动产网络集团。顺驰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始于1994年,目前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全国性房地…  相似文献   

10.
5月16日,顺驰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的“新东家”香港路劲基建有限公司在北京鸿坤大饭店举办新闻发布会,高调宣布路劲入主顺驰及顺驰蓝调项目楼王——8号楼正式开盘。这是香港路劲基建入主顺驰中国后的首次媒体亮相。  相似文献   

11.
两年前,中国地产界还鲜闻顺驰的名字,两年前的顺驰集团其触角还只是天津这个它发家的海滨城市,其打动天津百姓的也许就是那座以"顺驰"冠名的顺驰立交桥了.而今天,当我们再次提到顺驰这两个字时,中国地产界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现在的顺驰拥有8000多人的庞大队伍,年销售额达40亿元,"顺驰现象"在地产界引起了不小的波动,甚至遭来了不少人的非议,中国地产大亨万科对顺驰的发展也同样颇有微词,顺驰的快速扩张,让它成为了中国地产最为注目的少数派.  相似文献   

12.
读者     
顺驰把什么摆在了竞争对手面前?2004年第三期封面故事《地产骇客》看过了《中国企业家》杂志2004年第三期的封面故事《地产骇客》和“写在卷首”《不必为顺驰担忧》后,十分想借贵刊的一角发表一下我个人对顺驰的见解。我同意顺驰的观点:中国城市房地产的大市场已经  相似文献   

13.
一向不按理出牌的顺驰集团再有大举措,正式任命汪浩为顺驰中国控投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原董事局主席张桂宗则改任执行董事,这是顺驰集团去年宣布孙宏斌卸任董事局主席后的再次换将,  相似文献   

14.
有报道称:在2005年8月拿到了软银、凯雷的4500万美元创投资金后,顺驰置业成了顺驰中国的“提款机”:“要么占用房款,要么吃掉中介费,这反映了某种普遍性。诸多迹象显示,2005年下半年,顺驰资金链极度紧张,以至于采取占用客户的中介费和房款等非常之手段来缓解内部资金链断裂的危机。”3月7日,就此质疑,《中国新时代》记者向凯雷集团香港企业传讯部董事李艳梅女士进行了求证。《中国新时代》:凯雷有没有看到媒体对顺驰方面的质疑?李艳梅:在细节上面,我们不方便评论他们。因为我们主要是一个投资者,协助我们投资的公司去开发他们的业务,不是每…  相似文献   

15.
人事     
顺驰与万科根本不能同日而语。这种黑马其实是一种破坏行业竞争规则的害群之马。——万科董事长王石上周就顺驰集团目前的状况发表上述看法天上能掉个馅饼下来吗?这是不可能的。这是多年来学习、工作的经验,还有平常人很难想像的付出和努力。我能成功只能说我是幸运者。——无锡尚德总经理施正荣对外界说他“一夜暴富”很伤感因为替部下想得太多,时间长了,他们就会有惰性,积极性和创造力也被我给打消了。而且想得太细,自己也会比较累。——伊利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潘刚承认,责任心是自己的优点, 但有时候也是缺点  相似文献   

16.
2005年的元日,对于顺驰的几位老总们来说,过得并不轻松。在北京,一连5天的会议之后,便发布出一个另人震惊的消息, 即孙宏斌离任顺驰董事长之后,张桂宗也辞去顺驰中国董事局主席一职, 而继任者则是34岁的前CFO汪浩。在《英才》采访顺驰之后,短短两  相似文献   

17.
顺驰:不仅仅“死”于现金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其实顺驰差的也就这10个亿左右。”2006年9月5日成功入主顺驰的香港路劲基建董事局主席单伟豹,在新闻发布会后如是坦言。但对孙宏斌来说,恰恰就这10个亿左右的资金缺口,便让单伟豹捡了个大便宜,也实在有点冤枉。  相似文献   

18.
朱雪尘  梁海松 《英才》2004,(10):34-40
“快”和“大”几乎成了时下中国企业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命题,顺驰也不例外。当创始人孙宏斌高调崛起,当顺驰近于疯狂地掠地,当100亿销售目标被媒体连篇累牍地炒作,于是顺驰能否在香港顺利上市便成了众人侧目的事件。很多人更愿意把顺驰的上市看作是缓解资金压力的通路。而经过香港联交所的严格审查,顺驰果真成功上市,则证明在“资金和土地问题上”顺驰目前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不过随着实际控制人张桂宗浮出水面,孙宏斌的淡出,我们倒觉得顺驰是为资金也罢,还是为别的什么目的,至少从某种意义上说正在废弃“君主立宪”,“走向共和”,架构一个企业组织的公理。中国房地产业造就的富豪最多,但真正愿意上市的有几个?你可以说不缺钱,也可以说股市的基本面不好;但不可以说的有多少?不可以说清的又有多少?  相似文献   

19.
人物档案孙宏斌,41岁,原籍山西临邑。1988年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后进入联想,1990年-1994年3月27日,坐牢四年。出狱当年,从联想借款50万成立天津顺驰,主营地产和物业代理。10年之后的2004年,关于顺驰的报道令人呼吸急促,"疯狂"的字眼频见报端,主要是指孙宏斌号称要几年做到中国房地产界"第一",以及顺驰四处高价拿地的行为。而孙宏斌则宣称,顺驰100亿的目标肯定完成了,"应该在120亿"。  相似文献   

20.
顾冰 《东方企业家》2004,(3):100-101
2004年,顺驰在长三角的扩张速度陡然加快。走出天津,进军各地市场,顺驰表现出了攀登No.1的强烈企图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