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科技信息》2020,(1):37-39
新型城镇化的提出,从经济、空间和社会层面对城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旅游产业对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具有重要作用。新时代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为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旅游城镇化已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旅游与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协同模式包括资源驱动、消费驱动、产业融合驱动和业态创新驱动等基本类型。推进旅游与城镇化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包括:突出政策引领,同步完善市场运营机制;强化资金支持,促进旅游城镇良性发展;坚持绿色发展,重视城镇生态文明建设;发掘地方特色,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新思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洋 《北方经济》2012,(24):94-95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目前我国扩大有效需求、驱动经济增长的现实选择,然而新型城镇化进程离不开金融政策的支持,特别是现阶段新型城镇化的新特点对金融支持提出了一些新需求,应尽快使金融适应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新要求,创新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总结了县级政府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探索实践,得出县级政府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启示:县级政府要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产业联动发展为支撑、以城乡统筹发展为驱动、以化解"三农"难题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生态城镇化基于我国当前面临的突出环境污染问题、"绿色"恶化现状而提出来的,是"五位一体"城镇化的重要环节,是对建设新型城镇化提出的更高要求和更高目标。通过对科技驱动生态城镇建设作用的分析,将进一步破解生态城镇建设难题,推动新型城镇化顺利实施,更快建设美丽中国、绿色中国。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记者马振东)"互联网+"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新型城镇化,处在三大国家重点战略交点的智慧城市无疑给了人们充分的想象空间。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打造智慧城市。未来城市应如何演变?又将如何改变人们未来出行、工作和生活方式?什么样的城市是"智慧"的城市?如何通过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同时也是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的过程。现有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中城镇化发展的研究,更多是关注环境规制对城镇化建设的影响,而忽略了环境规制基础上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是科技创新。本文运用熵值法测算了2003-2018年中国省域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并基于动态面板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检验了环境规制、科技创新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在不考虑科技创新时,环境规制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即先抑制、后促进。第二,当科技创新的方式侧重于末端治理,即为治污技术创新时,环境规制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的影响为先抑制、后促进;当科技创新的方式侧重于过程治理,即为生产技术创新时,环境规制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之间不再呈现"U"型关系,环境规制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始终为促进作用。第三,环境规制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提升存在单门槛效应,治污科技创新和生产科技创新在环境规制力度不同的情况下,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的提升作用存在差异。生产科技创新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更加稳定和显著;而治污科技创新作用的发挥必须以环境规制的强度达到一定强度为前提。基于以上研究,本文...  相似文献   

7.
《广西经济》2013,(12):13-14
12月26日至27日,全区经济暨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南宁举行。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和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今年经济工作,部署明年经济工作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强调进一步释放改革这个最大的红利,进一步激发城镇化这个最大的内需潜力,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这个最大的引擎,为实现“两个建成”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自治区主席陈武分别在会上作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8.
在上期文章《新规引领创新驱动统筹城乡引擎》中,曾针对新颁布的《新型城镇化规划》进行了剖析,并创新性的提出进行新型城镇化改造建设不用一味的追求规模化的造城,新型城镇化的起点应该从城市的最小节点——“村”出发.只有真正的实现了“村”的内涵发生根本变化,才能由量变引起整个城镇区域范围的质变,最终完成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9.
迟福林谈到,2014年是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一年,也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转折之年,要实现从规模城镇化到人口城镇化的转型,为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奠定基础,也是实现GDP增长7%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03—2017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加入中介效应的SYS-GMM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人力资本、创新对新型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及其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的中介效应并未显现,但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明显的中介效应,技术创新能够通过提升劳动生产率来改善新型城镇化质量。总体上,户籍制度创新、土地制度创新、金融制度创新对新型城镇化质量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人力资本对新型城镇化质量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技术创新、户籍制度创新、土地制度创新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金融制度创新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不明显。因此,应持续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因地制宜出台创新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和金融制度政策,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工业、城镇与人类之间良性互动的一种新增长模式。现阶段我国的发展也非常重视产与城的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并不断积极探索建设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双轮驱动,以推进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建设进程。文章尝试界定了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然后探讨了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耦合机制,最后提出了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推进广西新型城镇化,是推动广西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抓手,也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新型城镇化建设因建设周期长、资金需求规模大、主体多元化、商业效益低等原因而面临资金瓶颈制约。广西位处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较差,城镇化建设资金需求迫切。开发银行作为新时期住宅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金融机构,需要创新思维,完善市场机制建设,进一步推动城镇化发展。文章通过对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问题及开发性金融在广西的实践经验分析,提出开发性金融支持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举措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百姓生活的关系出发,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关乎民生的系列问题提出了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百姓生活质量的两大对策。一坚定不移地秉承科学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即坚持创新理念、坚持协调理念、坚持绿色理念、坚持开放理念、坚持共享理念。二重视百姓生活,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即新型城镇化须在经济层面解决民生问题;新型城镇化须在社会层面解决民生问题;新型城镇化须在体制制度层面解决民生问题;新型城镇化须在城镇建设层面解决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作为理论内核,突出强调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视,实现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城乡一体的协调和可持续,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创新。新型城镇化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和谐、拓展文化空间、保障生态安全和提升人力资本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在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城乡发展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筹措上采取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去年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城镇化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鲁发[2009]21号),确立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当前.全省各地正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制定配套措施,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两大战略之间具有价值相通性、目标趋同性、主体一致性、政策共融性的特点,要素流动视角下,构建城乡互促共生的有机生命体必须协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文章通过构建内在动因—价值范式—载体依托的分析框架,对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战略耦合机理进行阐释。研究发现,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战略耦合内在动因源自城乡要素渗流通道梗阻,价值范式为市场经济理性规则、政府有效政策供给与政策引导“双轮驱动”,载体依托为县域城镇化。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战略耦合路径重构应秉承系统治理理念,在突破利益固化藩篱中,实现城乡“人、地、钱、技”等要素双向等价流动。  相似文献   

17.
李晓曼 《改革与战略》2014,(3):97-100,120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既是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途径,也是西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文章归纳了西部地区城镇化动力系统的特征,分析了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推进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应转变发展观念,调整发展思路;遵循因地制宜,创新发展模式;实现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良性互动;保护生态居首,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慧萍 《魅力中国》2014,(24):49-49
新生代农民工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力军,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将新生代农民工转型为产业工人。就业技能作为关键驱动因素促使新生代农民工成长为适应新型城镇化新型建设的产业工人,就业技能高低关系到其自身职业发展和城市融入,也关系着我国未来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村发展。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技能缺乏现状,本文建议个人、企业、政府等多元化主体方面,能够不断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技能。  相似文献   

19.
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而传统的城镇化投融资模式存在融资渠道单一、融资平台风险日益凸显、“土地财政”不可持续等问题。推进城镇化投融资机制改革,应从建立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创新政策性金融融资机制、完善公私合营融资机制、完善风险控制机制、推进配套改革等方面,着力构建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  相似文献   

20.
基于协同发展作用机理,文章构建福建省新型城镇化系统与旅游产业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评二者协调发展程度,进而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深入剖析旅游产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 2000-2015年福建省新型城镇化和旅游产业综合水平呈现波动增长态势,2013年前城镇化发展滞后旅游业发展。两者具有显著的耦合协调发展特征,且存在正向的长期均衡关系,短期中,旅游产业对城镇化拥有反向修正作用,旅游产业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格兰杰原因,反之不是。研究为促进福建省旅游业与城镇化深入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