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邓小平理论与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的宏观实践,引发、推动、促进了我国经济学界对以“苏联范式”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革命性变革;邓小平经济理论在经济哲学、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核心命题、基本范畴和理论逻辑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初步奠定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以邓小平经济理论为指针创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条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改革开放伟大决策,启动了一场中国人民全力以赴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史无前例的和成功的实践.中国的经济改革是以理论创新为先导.经济学界解放思想,在有关发展商品经济、引进市场机制的活跃讨论中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产品经济理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改革开放实践顺利向前推进的指针.他在1979年就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命题,他的卓越的理论创新给围绕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计划与市场问题多年的大争论打上了句号.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形成,正处在发展新时期,面对着新情况和新矛盾,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我们应立足于当前实际,加深对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研究和认识,按照党的十七大的要求,以形成更加完善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推进改革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已成为顺乎世界经济潮流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学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对有关第三产业的理论、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和措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4.
刘诗白教授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诸多领域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提出了许多超前性的学术观点。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为指导,立足中国国情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体系的探讨,社会主义产权理论构建以及在现代财富观的创新思维等方面形成的学术成就,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在丰富与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方面功勋卓著,无愧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产权理论与现代财富观的开拓大家。  相似文献   

5.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的确立,奠定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大厦的最坚实的基础。为了建立一个科学的和完整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我国的经济理论工作者正在进行着艰苦的、创造性的劳动。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卓炯同志的专著《政治经济学新探》(以下简称《新探》),在构建政治经济学新体系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在这本著作中,作者系统地发挥了几十年来在研究商品经济理论中所形成的观点,并且结合现实的社会主义经济运动过程,提出了许多探索性的意见,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 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看法,关乎把握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在这一重大理论问题上,我国经济学界一度流行的观点可称之为社会主义“半商品论”,它主张除全民所有制内部的生产资料交换外,其他各种交换关系都是商品交换。而近年来,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全民所有制内部交换的生产资料也是商品的社会主义“商品论”,又得到很多同志的赞同。人们自然会注意到:原先力主“半商品论”的经济学家中,有两位的学术观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发展方面,有许多新的理论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探索。这时,各种西方经济学理论被介绍进来,经济学界从以前单纯重视“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经济学转向重视西方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又出现新的偏颇。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论问题。从理论上探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运行机制及其客观依据,一九七九年以来我们曾对商品经济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见谷书堂、杨玉川、常修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版)。近年来,尽管理论界围绕商品经济问题仍在争论不休,但在实践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却以其不可遏止之势,在我国迅猛发展。本文拟在前一段研究的基础上,对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经济的计划性与市场性相结合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经济学界正在热烈讨论我国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改革的一系列理论和实际问题。本文拟就社会主义经济的计划性与市场性相结合的几个理论问题,进行一些探讨。我们认为,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的实质,就在于有条不紊地把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计划性和市场性结合起来,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承认和尊重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调节作用。在我们看来,那种只看到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否认计划性要与市场性相结合,否认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的看法和作法是不对的;那种离开计划性来谈社会主义经济,甚至要求取消计划性,让商品经济自由发展,片面强调市场调节的意见,也是不对的。  相似文献   

10.
如何理解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这是当前经济学界需要探讨的重要理论问题之一。多数同志是从商品经济的一般性和特殊性进行分析,将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密切联系,进而说明是有计划的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