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供求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供求机制南京农业大学经贸学院顾焕章张景顺一、供求现状分析建国40年来,科技进步已对我国农业发展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目前,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是非常尖锐的,而且预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明显的缓和。在人口众多资源紧缺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2.
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自我组织机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自我组织理论,本文认为,系统的开放性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前提条件,随机涨落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内部诱因,非线性相互作用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根本机制。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以“引进、联合、自主”解决成果科技含量高、投资额大与家庭小规模经营的矛盾;以科教为主题,增强科技素质;以服务为宗旨,健全领导体系、推广体系、投入体系和流通体系,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相似文献   

4.
张征 《农村经济》2000,(12):19-20
现代农业是科技型农业,农业的根本出路靠科技。农业科技进步的源泉是不断研制出新的农业科技成果。新的农业科技成果能扩张原有的农业生产可能性边界,为农业经济增长提供技术上的可能。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机制有两种:一是农业科技推广;二是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一、农业科技推广一般而言,农业科技成果的社会效益高,经济效益低,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政府应是其转化和推广的主要承担者。目前,我国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农业科技推广是由政府把农业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通过宣传、培训、示范等手段,让农民在农业生…  相似文献   

5.
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两种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农业是科技型农业,农业的根本出路靠科技。农业科技进步的源泉是不断研制出新的农业科技成果。新的农业科技成果能扩张原有的农业生产可能性边界,为农业经济增长提供技术上的可能。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机制有两种:一是农业科技推广;二是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 一、农业科技推广 一般而言,农业科技成果的社会效益高,经济效益低,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政府应是其转化和推广的主要承担者。目前,我国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农业科技推广是由政府把农业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通过宣传、培训、示范等手段,让农…  相似文献   

6.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传播与农业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科技成果能否被有效利用和转化以及传播速度的快慢 ,不仅受科技成果本身的物质技术条件和外部制度安排的影响 ,而且受到人力资本素质的制约。在人力资本素质缓慢积累和发展的过程中 ,教育起着加速和推进的作用。因此 ,从这个意义上说 ,农业教育对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起着巨大的作用。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形式与途径农业科技成果可以分为物化的科技成果和非物化的科技成果。物化的科技成果是科学技术凝结于物质产品之中 ,以物化形式展示 ,这类科技成果转化的形式一般表现为两种 :1 直接为生产者所采用的物化的科技成…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只有经过转化才能成为现实生产力。农村经济的振兴、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农民致富奔小康,最终都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改  相似文献   

8.
知识经济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1996年年度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了知识经济这个全新的概念。这个概念准确反映了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和未来走势。当前,关于什么是知识经济仍众说纷纭,其科学界定和统一定义尚需时日。但是,人们也已取得了一些共识:这是一种有别于...  相似文献   

9.
农业现代化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于中涛麻艳霞一、农业现代化的实质是发展农业生产力一方面,由于自然状况、社会历史条件及国情的差异,由于认识角度和深度的不同,各国和各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实践没有统一或固定不变的模式;关于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内涵等理论研究,也是仁者...  相似文献   

10.
当前,科技兴农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而在许多地方,特别是偏远地区,由于种种原因,农民的科技意识还很淡漠。据笔者十年的观察,很多农民除对良种的认识明显提高外,对其他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接受甚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很难。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农业人口素质较差。现在,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或经商办企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湖南省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现状及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重建以林为中心的农林生态系统,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以水土保持为中心,加大农业环境问题的综合整治;发展生态效益型农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提高全民生态意识,强化农业环境管理;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减轻农业外部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12.
耕地非农化是资源由低效利用向高效利用的转化,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越不过的一道坎,它加剧了建设用地增加和耕地减少这一突出矛盾,使得加强耕地非农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对湖南省1997-2005年的耕地非农化过程进行分析,从耕地非农化的产生机制、实现机制和驱动因子三方面探讨了湖南省耕地非农化的动力机制,并提出减缓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土地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以湖南省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的现状剖析为基础,探讨区域经济发展的土地利用对策及途径。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选取了世界遗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历史文化名城(镇)、文物保护单位等6种有代表性的旅游资源,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湖南省6个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了湖南省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并对各旅游区客源市场定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湖南农业生态环境相对良好,但农村和农业人口对资源环境压力大、自然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灾害加剧以及土壤污染较重等问题对农业生态安全仍存在较大威胁;针该省农业生态安全现状和面临的上述问题,提出了加大生物修复技术、废水处理和资源化技术的研究开发、推行清洁生产技术体系、加强环境法制建设和产业监督、调整能源结构以及完善生态防护林体系等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湖南渔业发展的潜力,近些年的发展现状,并从理顺工作思路、调整经济结构、加强法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湖南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区域投资环境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着限制性因素。投资环境的改造,一是要注意建立宽松、安全、有保障的外部环境;二是要从省情和各地区具体情况出发,确立全省及各地区发展战略,加快经济发展,改善软硬环境;三是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实行倾斜政策,招商引资,扶持优势产业;四是改善工业部门结构并确立工业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新时期土地影响因素的变化,建立了由8类因素共23个指标构成的城市土地质量分等指标体系,并综合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聚类分析及地价验证等方法,对湖南省城市土地分等和等别地价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新指标体系评价的城市土地质量综合得分与城市地价水平基本吻合,客观地反映了城市间土地质量分异规律;经聚类分析和地价验证,湖南省13个城市划分为5个土地等,各等别城市地价水平差异明显。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加强城市地价宏观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水平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反映;在理解城市化内涵的基础上,选取评价城市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在SPSSll.0软件的支持下,通过聚类分析对湖南省地区城市化水平进行分类,并用主成分分析筛选出影响城市化水平的主要因子,针对这些因子提出调整城市化水平差异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文章解读了生态补偿机制的内涵,结合两湖地区绿色城镇发展模式进行解析。并构建了两湖地区绿色城镇化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