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元京 《西部论丛》2009,(12):41-42
纵观2009年中国经济发展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随着一系列刺激政策的实施,国民经济增速逐步回升,中国经济热度明显升高。世界银行决定将2009年中国GDP增速预测由此前的7.2%调高至8.4%,2009年我国GDP总量将被超过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有些学者把中国经济当成世界经济的发动机和动力。成思危认为,  相似文献   

2.
《海外经济评论》2007,(23):33-33
世界银行30曰发布《中国经济季报》,对今年全球和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均看好。尽管存在粮价进一步上涨的风险,国际环境大体上仍然有利。由于中国出口前景改善,以及政策态势的紧缩程度低于预期,因此世界银行将对2007年中国GDP增长预测由此前的9.6%上调至10.4%。  相似文献   

3.
世界银行1月9日发布《2008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称,200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速度为10.8%。  相似文献   

4.
日前,世界银行在北京发布的最新《中国经济季报》指出:中国的宏观经济前景保持良好,没有迹象显示成本压力对中国出口竞争力有明显的影响,经济前景保持强劲。世行预测:2007年中国的GDP增长为11.3%,2008年将低于11%。[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财经资讯     
《产权导刊》2010,(4):20-22
世行预计今年中国GDP增9.5% 中国经济网3月18日消息世界银行3月17日发布的最新《中国经济季报》预测,今年中国仍将保持强劲增长,全年GDP增速为9.5%,但经济增长结构会有明显变化。其中,出口很可能随着全球经济回暖而继续回升,净贸易将对经济增长有少许正贡献;房地产业投资对经济的贡献将远远高于去年,而政府主导的投资肯定会放慢速度;消费会保持稳固。  相似文献   

6.
《海外经济评论》2006,(8):33-33
世界银行昨日发布的《中国经济季报》预测,中国2006年经济前景良好,GDP有望增长9.2%。报告预测,2006年中国将得益于出口需求充实,同时利润和信贷动向表明2006年投资旺盛。但消费增长在2006年可能不会有大的起色,主要受到农村收入前景的掣肘。按照新的GDP数据,世行预测2006年GDP增长9.2%,即相当于按照老数据约8.7%的增长率预测不变。  相似文献   

7.
世界银行18日在最新发布的《中国经济季报》中预计,尽管中国经济继续感觉到全球危机的冲击,但极具扩张睦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使经济依旧保持着可观的增长速度,预计中国2009年GDP增幅预期上调至7.2%。今年3月份,该行的预测为6.5‰  相似文献   

8.
世界银行22日在首尔发表的《2009年全球发展金融》报告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今年世界经济将下降2.9%,全球贸易将下滑10%。其中,发展中国家GDP整体将萎缩4.5%。  相似文献   

9.
发轫之年公元2009——树立“消费也是生产”的科学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1月25日,世界银行在季度预测报告中调低了对中国2009年经济增长的预测,由之前的9.2%调低至7.5%。按照世界银行的这一预测,7.5%将是中国自1990年以来年度经济增长最低的速度。 2008年12月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闭幕。 当前,在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演化和扩散、实体经济增速大幅下滑的背景下,此次会议的意义自然非同寻常。  相似文献   

10.
世界银行(World Bank)25日大幅下调对中国经济的预测,预计中国明年的经济增长率将降至7.5%,为近20年来的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11.
刚刚过去的2009年,在极端困难的国际经济环境中,中国依然保持了较快的GDP增长率,成为深陷金融危机泥潭的世界经济的少有亮色之一。不过,尽管中国经济在去年成功实现“V型”反弹,但增长的基础并不牢固,因为8.7%的GDP增长率中,来自最终消费的贡献是4.6%,而资本形成对GDP的拉动是8%,净出口对GDP的拉动是-3.9%。如果和2000年以来的平均数据比较,我们很容易发现2009年中国之所以能够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4万亿”投资计划的支撑。  相似文献   

1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卡恩日前在北京说,尽管美国的次贷危机对中国的经济有一定的影响,不过他预计2008年中国的经济增幅速度仍将高达10%,增速较去年的11.4%略微放缓。世界银行4日发布的“中国经济季报”则预测2008年中国(不含港澳台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幅将达到9.6%。在全球经济受次贷危机影响的今天,中国会成为世界经济的救世主吗?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信息》2005,(12):19-20
在经过20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之后,中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七位。中国走的是一条赶超型工业化道路和经历压缩型过程,资源环境问题迅速累积,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人与自然的矛盾也日趋尖锐、紧迫。据世界银行估算,中国1995年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失占当年GDP的8%,据中国2001年西部生态状况的调查报告,西部九省区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当年的GDP的13%。  相似文献   

14.
世界银行7目在新一期的《东亚经济半年报》中称,随着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的开始实施,中国经济有望在今年年中触底回升,并于2010年全面复苏。报告预测,中国经济今年年中将触底反弹,全年增长6.5%,明年预计增长7.5%,并对东南亚其他经济体产生良好影响。报告把将亚太地区20个发展中经济体2009年经济增长预期从6.7%下调至5.3%;并警告称,受全球经济衰退的冲击,  相似文献   

15.
数字     
《中国西部》2013,(4):14-15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数据,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7.8%”是进入1999以来中国经济增速的最低值,也是最近20年来“倒数第二”的经济增长速度。普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时代已经结束,未来的经济增速将保持在7%-8%的“中速增长区间”。“十二五”期间中国不再“保8”,设定了年均GDP增长7%的新目标,就是出于经济中长期发展的考量和开启战略性调整和加快转求。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的增长趋势,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从总量的角度看,中国经济已具有某些大国经济的特征。1978年-2005年。中国的GDP从3624.1亿元增至183084.8亿元,2005年按汇率计算的GDP总量已跃居世界第四位。1978年-2005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从355.0亿元增至116921.8亿元,进出口贸易额占GDP比重从9.7%增至64%,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世界第三贸易大国。  相似文献   

17.
世界银行23日发布的《东亚经济半年报》预测,由于来自世界主要出口市场美国和欧洲的需求下降,东亚地区2012年的经济增速将由2011年的8.2%降低到7.6%。世界银行警告称,如果全球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东亚的经济增长速度还将进一步放缓。  相似文献   

18.
宏观·国内     
《首都经济》2014,(2):10-10
六成经济学家预计2014年GDP增速7.5%左右 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近日发布的针对百余名经济学家所作调查显示,24%的受访经济学家认为未来三个月我国经济处于上升趋势,六成经济学家认为2014年GDP增长速度7.5%左右。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中国经济走势良好,呈稳中求进之势。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贸》2009,(7):16-16
世界银行3月30日发表报告说,受全球金融形势恶化和石油价格持续走低影响,2009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GDP)将下滑4.5%。  相似文献   

20.
[美国《华尔街日报》7月16日]如果单纯地把经济复苏定义于GDP复苏的话,上半年,中国经济毫无疑问是全球的一枝独秀。国家统计局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7.1%,其中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9%,不仅大大高于第一季度的6.1%,而且也预示着“保八”大有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