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的大公司终于觉醒,必须借助并购来获得变革与创新的活力。最近,我们看到了一种罕见的情况。一方面,中国年轻人释放出了巨大的创造力,产生了大量创业公司;另一方面,上市退出持续困难,从私募到公募这一步出现了堰塞。创业企业能不能变成主流商业,成为一个很大的悬疑。如果说前一段时间《创业家》是在告诉创业者,当你被并购的时候,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那么现在我们想要提醒大公司:你就是大买家,你要做年轻人的"退出板"。板并不神秘,它本质上是一个股权交易平台。上市公司本身就具有与小公司进  相似文献   

2.
《浙商》2011,(8):26-26
我对天使投资的理解是这样的:你创业的时候别人帮助了你,那么你今天有能力了,你其实可以帮助更多的年轻人。  相似文献   

3.
陈明杰 《市场周刊》2001,(22):56-57
现代经济发展日新月异,要求创业必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井底之蛙,闭目塞听,必然落伍。创业在起步阶段可以没有金钱资本,但决不能没有信息资本。你有关注“新闻联播”的习惯吗?你是否坚持订阅相关的报刊杂志?对于最新市场行情和产品信息,您如果能够了如指掌,那你的创业生涯就不是从零开始,你的事业已经迈上了成功的第一层台阶。有资料表明,世界500强企业中,,绝大部分实行了信息主管机制.他们的信息主管和技术主管、财务主管并称“三驾马车”,每年信息都为企业创造的财富不可估量。  相似文献   

4.
唐和燕 《销售与管理》2006,(5):48-48,49
生活的改善,人们的闲钱多起来;高校扩招,就业困难,人们的创业意识空前提高。如果你有点闲钱,投资什么项目最划算?如果你有一个好的项目,如何将它推而广之?  相似文献   

5.
一个做了上十年医生的人如果出来创业.选择做药品和医疗器械代理这似乎顺理成章:但如果这个人在药品和医疗器械这行做得顺风顺水。一年利润上千万元后却忽然掉头做起企业上市咨询你还认为他的选择正确么?  相似文献   

6.
《中国工商》2002,(7):179-179
执著 他们通常执意于自己的决策,不习惯只听命于人,如果你在公司里是一个唯唯诺诺,一声不吭的人,或只是一个“虽不喜欢公司的环境,但又没有勇气辞职自创前途”的人,要成为创业还有一段距离。  相似文献   

7.
崔丹  方浩 《创业家》2010,(1):50-53
如果你只是个创业小公司,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资金在CCTV这样昂贵的广告平台上宣传自己,那么,现在是该换一种疯狂的广告思路的时候了曾经包装了背背佳、好记星等多个知名品牌的前橡果国际创始高管蒋宇飞,一年前创办了北京乐到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他一直在为这家手机在线  相似文献   

8.
当有人在抱怨小本生意不好做的时候,有人却轻松地赚到了房子和车子。而这一切,很难用理论来解释。当房价跌了、股市绿了、网络新经济明日黄花了,当晕头转向的投资者感觉再也找不到好的投资方向的时候,本文主人公却凭借一个看似简单的模式,一个"出乎意料"的产品,在上海打开了一扇财富的大门,而这扇财富的大门,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向全国开启……如果你正想创业,如果你的创业曾经以失败告终,如果你还有那么一点点想成功的欲望,那么,不妨看看王新不寻常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9.
长弋 《致富天地》2005,(2):11-11
创业和找工作需要两种不同的思路。一般而言,传统的思路就是读个高学历然后找一份好工作,今后依靠薪水过日子;而对于创业来说,就是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赚钱机器。为了打造这个机器,你必须积累各种各样的资源如思想、人脉、资金、时间等,然后将它们加以合理调配。总的说来,资源的积累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建议先积累软件资源,学习成功创业者的创意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接下来,在创业的过程中积累思想资源,然后通过实践活动将创意转换为资金,通过一系列的转变后求得大的发展。也许,从一个下岗的军转干部到“涂料大王”的创业之路,能给你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0.
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家电细分行业,方太父子一退一进,成就了浙江民营企业中的一个著名品牌。方太厨具的后来居上,也成为中国民营企业子承父业,二次创业的成功样板。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个孕育希望的季节,2012年春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您找到创业的希望了吗?如果没有,请赶加入方氏“以青春的名义,创业春天行动”行列,在这个春天里为您洒下财富的种子,以“青春的名义”携手方氏提金提银,携手方氏10年的诚信品牌,相信方氏一定能还你一颗参天大树。  相似文献   

12.
下一个网络梦想,下一张真正船票。"市梦率"十几年前,第一次互联网泡沫还没有破灭的时候,流行一个词,叫做"市梦率"。这个词是由"市盈率"衍生出来的。一些互联网创业公司因为满怀梦想,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投资者,仅凭一纸商业计划书就能融到巨额的资金,有的甚至是在巨亏的情况下上市。用市盈率来衡量这些公司的股票的价值显然是没有意义的,但投资者仍然看好这样的企业,因为这样的  相似文献   

13.
张颖 《创业家》2012,(9):16-16
创业团队最稳定的搭配是灵魂人物占大股,其他人作为股东参与进来。同事们分享投资中学到的教训,大家都认为一个创业公司必须只有一个灵魂人物,一个占大股份的创始人,这点非常重要。第二点就是他必须能找到一个互补且在关键时间能服从和相信创始人决策的团队。一个以单一创始人为主,大决策专制的创业公司要远远稳健过一个多位股份相同创业伙伴且决策过于民主的公司。(来自新浪微博)  相似文献   

14.
赵延忱 《商界》2007,(7):50-57
——不理解创业本质,你就不可能懂得资金在创业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来源。 ——不理解现实社会中行之有效的融资方法,你就无从发挥智慧去巧妙地获取“第一桶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老总:转眼间,我来公司已经有4个月了,通过几个月的了解,我认为这个时候本应该是我们最应该用默契配合去整合整个公司营销网络的时候,但我却怎么都提不起神来。回想我来公司前,可以说是我排除了一切困难,怀着一种创业的欲望加入到你这里来的,可事实并不是这样,那就让我们来回忆一下,我们以前的故事吧。  相似文献   

16.
石海威 《创业家》2012,(10):114-115
跨行业创业的公司。比如原来做游戏的人要做电商,原来做互联网社区的要做游戏。可能有人会说,"曾总,这个不对,当年腾讯创业的时候也跨行业了。"对,但不要忘记腾讯最早也参与了深圳电信的互联网建设。而且我们创业的时候,互联网行业刚刚开始,现在这个行业比较成熟,如果你进行跨行业创业,往往专业经验不够,很容易失败。  相似文献   

17.
是做一个“轻”公司,还是做一个“重”公司?小到个人创业大到企业战略,应该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尤其在当前经济状况下,当中国制造面临着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众多不利因素影响时,企业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这时,选择做一个“轻资产”配置型公司,以最少的资本投入去产生最大的效益并实现快速扩张,似乎成为了一种“商业时尚”。但是,轻公司到底有多“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市场》2009,(29):32-32
<正>"形势好的时候,轮不到我们创业,形势不好的时候才是机会。现在是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最冷的冬天,机会已经完全形成。所以创业吧!"你要少听成功专家的讲话。所有的创业者都应该多花点时间,去学习别人是怎么失败的,因为成功的原因有千千万万,失败的原因就一两个点。我不是否定成功学,  相似文献   

19.
会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没有会计的企业。你的企业有什么、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会计都能告诉你。但如果你的商业决策都是以会计给出的数字为依据,你的企业还不如没有会计。这并非危言耸听。大大小小的账册被认为是忠实的记录,但它们只记录看得见的和可以量化的资产和负债。在表面上巨细无遗的账面记录上,公司最重要的资产毫无踪影。公司一把椅子坏了,在账面上会有清楚的记录,但如果公司最核心的一批员工集体投入竞争对手怀抱,公司资产负债表则无法反映的。最滑稽的是,公司的账面可能因这批员工的出走显示出“好”的迹象——公司的硬性支出减少了。  相似文献   

20.
查立 《商界》2010,(4):95-95
找志同道合的团队合伙人就像找老婆。你今天要搞开发,找一个搞开发的,明天要做市场,找个做市场的,将来公司成规模了,难道要再找一个做运营的?核心的创业伙伴必须是相互了解、相互有许诺,尤其在困难时刻能置个人利益于脑后,能和你同甘苦共命运的人。这样的人很难从招聘广告上找,得看你自己有没有魅力、有没有缘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