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水稻耕作栽培技术的进步,是近年来我国耕作栽培技术改进获得最多成果的领域。玉米耕作栽培技术的不断改进,则是我国旱地耕作栽培技术获得长足进步的显著标志,间作套种虽然是一种传统的生产技术,但是随着商品经济不断发展,也引起了重大变革,并在种植业的深化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耕作技术的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以及免耕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不仅对传统耕作方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促进了农业发展经济利益的稳步提升。文章主要是就农作物免耕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松辽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基地,发展循环农业是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选择。根据循环农业内涵、技术目标和基本原理,结合松辽平原农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发展农牧结合循环农业的必要性。最后,在循环农业研究实践基础上,探讨了未来松辽平原循环农业科技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宋元时期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决非偶然。它与当时经济重心南移,大批劳动力流入南方地区的政治经济形势息息相关。劳动人民根据南方的自然状况广种水稻,并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有所发展创造,形成了一系列完整的水稻栽培技术措施,为南方农业的不断开发打下了重要的基础。宋元水稻栽培技术主要可归纳为育秧技术与大田管理技术两大类别以及种、管、收三大环节。反映了宋元时期水稻栽培已普遍实行精耕细作,具备了较为完整而复杂的技术程序。可以讲,我国古代水稻栽培技术发展到此而基本定型。直到明清甚至现代,基本上还是继承沿袭宋元时期的栽培技术特点。所以在水稻栽培发展史上,宋元时期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改革发端于农业经营体制的转变。40年来,无论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疾风暴雨式变革时期还是后来的静水流深式变革时期,也无论是认识层面还是实践层面,我国农业经营体制都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梳理这一演变的脉络,把握演变的规律,既有利于深化对农村改革40年历程的认识,也有利于明确未来农业经营体制演进的方向。一、从对农业经营体制的认识和概括来看,经历了从"生产责任制"到"双层经营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农业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农村经济全面繁荣,农民生活显著改善,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做出了巨大贡献。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处在历史最好时期之一。新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任重道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不断开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康乾时期的经济繁荣渊源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而农业生产的发展又同此期南方的耕作改制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这一时期耕作改制的主要内容是发展多熟种植。康熙和乾隆两个皇帝及其下属都曾在长江流域试验示范和推广过双季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他们都未能实现在长江流域普及双季稻的目标。这同有关的政策规定,水利失修、劳力紧张、肥料不足和气候条件等均有密切关系。康乾时期上至皇帝下至省州府县等各级官吏,在试验示范和推广双季稻的过程中,逐渐悟出了这样一条真理:不应该仅仅拘泥于推广双季稻,应该因地制宜地推广多种形式的多熟种植。由于这一时期的官府在耕作改制中遵循着正确的方针,推动了多熟种植的健康发展,并与熟制改革相适应改革了土壤耕作制度,从而取得了增产上百亿斤粮食的显著效果。这个历史经验值得认真记取。  相似文献   

8.
农业生产直接与人民的切身利益相联系,在保障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还能推动国家的发展,是我国长重要的民生产业。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农业生产的产业结构一直随着社会变化而进行创新改革,农业产品的产量与质量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重点分析了小麦种植策略,以期不断提高我国小麦种植水平。  相似文献   

9.
中国小麦生产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小麦生产的时空演变特征及成因,可以掌握小麦生产的时空分布规律,从而更加合理地配置农业资源,优化农业生产的空间布局,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小麦产业的稳定发展。[方法]首先利用基尼系数、产业集中度指数等指标对1978—2016年我国小麦生产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建立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定量研究我国小麦生产布局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麦生产逐渐向优势区域集中,集中程度不断提高,呈现出由东向西、由南向北的空间移动趋势,并且小麦生产表现出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机会对小麦生产规模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小麦生产的比较效益、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和小麦的平均产量对小麦生产规模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小麦生产的比较效益和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还对邻近地区的小麦生产规模具有正向溢出效应。[结论]为保证我国小麦供给的安全,应进一步提高小麦的单产水平,大力提升小麦耕、种、收等环节的机械化水平,并不断提高小麦种植的比较效益。  相似文献   

10.
轻型栽培技术与粮田规模经营——关于浙江东阳蔡卢村改革实践的思考何垒宋浩被称为“我国农业生产技术上的一场革命”的粮食作物轻型栽培技术,在经过几年试验、示范之后,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发展迅速。目前,有关这项新的耕作方式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其技术优越性上,而对...  相似文献   

11.
朱圣钟 《中国农史》2000,19(4):27-33
历史时期鄂西南民族地区农业结构的演变是一个农耕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导,相关农业生产部门随之演替的过程。农业结构的这种演化在一定时期促进了该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但在这种农业结构体系下,农耕生产的极至发展及立体农业结构体系的不健全成为该地区农业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障碍。要发展该地区当前的农业经济,必须吸取历史时期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2.
农村普遍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大部分地区在农业生产上已经形成了小规模家庭经营占绝对优势的格局。目前,大部分地区,家庭经营的土地一般在10亩左右。这种情况给农业技术改革提出了新问题。许多同志认为,农场面积狭小是农业技术改革的桎梏,只有形成大的农场,农业技术改革才有出路。我们认为,扩大分户经营的农场面积,固然对于农业技术改革有重大积极作用,但是应该看到,我国农村以家庭经营为主的格局将在今后长时期内难以改变,家庭经营的规模在今后短时期内  相似文献   

13.
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农业生产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在推动农业持续化发展的过程中,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也受到了大家的关注,只有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能够在农业生产中切实起到作用,就一定能够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增长和提升,实现农业生产和生态的平衡,推动农业科学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本文从当前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其解决办法和策略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一、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 我国改革开放10多年来,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业生产和整个农村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势头,总的是好的,为社会安定、政治稳定、加快改革开放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是,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仍是严峻的。一是要求农业生产持久稳定  相似文献   

15.
农业区划是农业自然地域分异与劳动地域分工交互作用的产物,是历史形成的客观实体,它既有继承性,又有发展的阶段性。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必然引起农业区划的外部条件与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由初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转化,从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由于农业区域本身的演变,所以使主观反映客观的农业区划也要适应不同时期的要求,起着不同的作用。尽管农业区划的根本任务是:充分有效地利用一国或一地区的农业自然资源与经济资源,及其他生产条件,为因地制宜、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农业生产,为调整地区结构和合理布局、分级实施,提供超前论证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历史线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衣保中 《中国农史》1994,13(1):66-71
研究地区农业史和编写地方农业志,亟需解决历史分期问题。东北作为历史上少数民族聚居和开发较晚的边疆地区,农业发展史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根据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具体情况,我们对该区农史基本线索进行初步勾勒,把东北农业史划分为八个历史阶段:从距今七千年前至春秋时期,是东北地区原始农业的产生及发展阶段;战国中叶至秦汉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开始在东北传播,东北传统农业逐渐兴起;从魏晋南北朝至宋辽金元时期,东北传统农业在破坏与重建中曲折发展;明清时期,东北农业有所发展,但在封禁政策下开发缓慢;1860年营口开港以迄清亡东北传统农业开始向近代化农业转化;1911年至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农业近代化进一步发展;1931年至1945年“八·一五”光复前,东北农业迅速殖民地化;1945年以迄当前,是东北地区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起步和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7.
宋元时期中西方的耕作农业:比较同时期中西农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丰斋 《中国农史》2001,20(3):96-103
中国宋元时期,西欧耕作农业发展起来.比较这个时期中西方耕作农业在经营理念、耕作制度、生产过程和生产效益等方面的差异,可以进一步看出,西欧耕作农业的粗放经营、"低产低效"是事实;但同时还更应该看到中西方的古代农业实践,实际上是走着两条不同的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18.
自我国改革开放实施以来,农业技术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提升,将先进的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不仅有利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而且还能有效推动弄进农业技术的不断革新和进步。本文将以笔者所在的辽宁省彰武县为例,对当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行具体的分析并提供相应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1 7月10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发布2020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强农惠农政策涉及农业生产发展与流通、农业绿色生产与农业资源保护利用、农田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业防灾减灾、乡村建设等多个领域。2 2月5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部署在适宜区域全面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促进东北黑土地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选自1981年至1982年部分报刊)农业史中国为世界最大的栽培植物起源地 王应琪许昌师专学报(社科)19911论抗战期间后方农业的发展 吴伟华近代史研究19911秦汉自南朝时期甫方农业经济的开发 吴刚上海社科院学术季刊19911清代齐齐哈尔农业发展与自然制约因素 王英利齐齐哈尔社会科学19911秦汉时期锤、石、解异同辨 周国林华中师大学报(哲社)19913东北松辽平原农业生产史初探 李明发中国农史19913魏晋南北朝时期粮食亩产的估计 周国林中国农史19913古代关中劳动生产率考 杨贵中国农史19913中国史前农业发生原因试说 刘兴林中国农史19913海关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