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于合作社案例的研究以及对于合作社供给原则的分析,试图为我国当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制度供给瓶颈的突破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粱灿云 《农业经济》2004,(10):23-24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干变万化的市场紧密地联系起来,推动农业产业化,这是发展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也是广大农民的强烈要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正是适应这一要求的重要组织形式,它在引导农民进入市场,适应市场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我国当前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一些致命弱点,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甚至,有时还对农民进入市场产生了严重的制约。  相似文献   

3.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交易成本包括事前准备合同和事后强制执行合同的成本,与生产成本不同,它是履行一个合同的成本。经济组织主要是为了节约频繁或有风险的市场交易成本而创造出来的。经济组织是一种制度安排,制度环境影响人们对不同制度安排的选择,并在制度变迁中起到重要作用。节约交易成本: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发育的种子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进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逐步形成了以农户家庭分散经营为主的农业生产格局,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成为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这种制度安排实现了土地所有权和使用…  相似文献   

4.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社)制度创新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创新进行研究,对促进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谈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莉 《南方农村》2003,(4):17-20
本论述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业产业化中的地位与作用,针对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立法滞后产生的问题。探讨了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法律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台湾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杰 《中国农村经济》1993,(5):43-45,42
一 台湾的农村合作组织始于1899年成立的台湾农会。但是,农会创建的最初意图却不在于“合作”,而是台湾地区的佃农们为减轻地主剥削,抵抗地主压迫,协力进行减租而成立的自救自助性质的农民组织。到1908年,农会的性质开始变化,日据时期在日本合作运动的影响下,逐渐转变为合作性质的经济组织。并且实际上沦为殖民当局控制台岛农产品运销活动的准官方组织。1945年日本投降国民党进驻台湾后,曾先后数次改组农会。1946年,台湾当局将原先为一体化运行的农会一分为二,使农会与合作社并列运行,虽合署办公却各行其事,致使机构重叠,效率低下不说,且相互摩擦与猜疑,农民无所是从、困惑良多。鉴于种种弊端,至1949  相似文献   

7.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主要障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入世后,国农业生产将进一步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竞争之中,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基础的农业生产组织,面对农业市场竞争加剧,农产品供过于求的市场新形势,已开始呈现出不适应的问题。要解决好“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实现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农业发展的目标,巩固和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无疑是中国现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尽管我国也在50年代就开始大规模推动合作社运动,但到目前,我国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仍处于初始阶段,  相似文献   

8.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庆万州区农村地处深丘山区 ,农户居住分散 ,人均耕地 0 8亩 ,属超小规模经营。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推进 ,这种单个农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日趋明显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为摆脱困境 ,改变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 ,近年来 ,万州区广泛吸取山东等地的实践经验 ,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取得了显著成效。到 2 0 0 1年底 ,全区有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共 32个 ,涉及 4 9个乡镇 ,193个村 ,95 2个社 ,1112 9个农户 ,会员达 12 938人 ,占全区农业总人口 1%。目前 ,全区既有一批勇于到实践中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  相似文献   

9.
10.
当前,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出现了一个新的态势,就是各种类型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发展,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有机结合,给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为农民增收拓宽了空间,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和欢迎。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在市场竞争中显现优势近几年来,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群众自发建立的专业合作经济  相似文献   

11.
农村制度环境的变化直接推动了社会组织的发展,也可通过作用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间接促进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筹资和决策机制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构成了农村社会组织参与公共产品供给的政治环境。将农村制度变迁和公共产品供给演变作为构成要素,构建农村社会组织发展的动力机制,并且反思当前农村社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提出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农村社会组织的法律制度,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引导和扶持。农村社会组织应当规范其内部的管理机制,并且不断挖掘其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12.
王敏杰 《农业经济》2007,(10):56-57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资源配置的一种组织方式,是市场组织的构成之一。本文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变迁模式——诱致性制度变迁模式和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的内涵、产生原因及优势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强制性的制度变迁会导致的制度失效,而诱致性制度变迁动力不足,因此,本研究认为选择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配套协调实施模式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变迁模式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3.
14.
一、中国农民再次合作的背景及理论分析  我国农村现行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由农民创建 ,并得到中央肯定的农村基本的生产经营制度。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将农村经济组织分为两个层次 :一层为集体经济组织的统一经营 ,另一层为家庭分散经营 ,两层之间采用承包的方式联系起来。它在保留集体经济的某些统一经营职能的同时 ,以分散的农户家庭经营为主 ,即将集体的土地和各项生产任务承包给农户经营 ,使承包农户成为拥有一定生产经营自主权的基层经营单位。这种被称为“以家庭承包为基础 ,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实施以来 ,在我国的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衢州市农村冒出了一批以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它们在联结生产与市场,保障农民利益,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推进农业市场化进程中发挥了显作用,认真研究,积极推进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相似文献   

16.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简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首先简单介绍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及对我国农村合作经济发展启示 ,并从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类型、作用、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几方面总结了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及研究现状 ,最后提出对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入世与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使命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中国正式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国内外反响强烈。关于入世利弊的争论,似乎也渐趋平息。人们日益认识到:加入WTO,是大势所趋,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中国与国际经济贸易秩序与体系接轨的重要一环。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中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是我们改革开放的最伟大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养活了占世界22%人口的,是占世界30%的农业劳动力。我国农业劳动力现为3.8亿,占全国劳动力的70%,而我国的农业总收入仅占GDP总量的16%,农业出口额仅为…  相似文献   

18.
一、农业产业化需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当前,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已成为影响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一是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生产方式已不能适应农业市场化发展趋势的需要。二是龙头企业在与分散农户结合的过程中,越来越期望与组织起来的农户打交道,与合作经济组织相连接,这无论在信用程度、产品质量、批量供货上都能给企业更大的满足,更有利与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因此,顺应农户和企业的客观需要,积极引导发展各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组织,重构农村新型的合作经济体系,来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成为必然选择。其理由…  相似文献   

19.
改革农村合作金融产权组织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合作金融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基础,在当前农村金融改革过程中,农村合作金融暴露了一些深层交的矛盾和疸,同时也面临着向良性发展的潜机,而产权组织制度是这一改革进程必须首先面对和解决的突出问题,因此,建立明晰而完善的产权组织制度是农村合作金融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合作金融“三原则”中首条就是“组织上的群众性”,其出发点在于在合作金融内部各成唢间建立一种紧密联系的有效的产权机制,但我国农村铪 作金融不规范的发展历史,在产权机制上累积了不少症结,尤其在当前,一些原有的症递增又编杂着合作金融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极为明显地凸现出来,历史地看,农信社产生于50年代,在其发展过程中曾几次扩股,但分红付息工作得不到落实,许多信用主长期没有对社员分红付息,造成现存农信社的所有权益中,资产的“历年积累”部分产权不清,其名义上属“集体”所有,但“集体是入股社员?农信社职工?还是其他?现实地看,目前农信社的股金有两种:一种是建社初期和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初期的股金,每股2-3元;另一种是前几年吸取的大额保息分红股金,前在信用社资产中占的比例相对较小,难以发挥信用社联系人股社员的纽带作用,而后实际上是高息存款,这样 不但增加了家农信社的筹资成本,而且损害了其组织上的群众性,也难以发挥合作金融实现资金合作的功能和作用,因此,对上述两种股金要进行清理,调整股金额度,重新设置股权,通过清股和扩股,使农信社真正成以股金为纽节联结起来的社员利益共同体,从更深层次考察,农信社在法律上属于集体(社员)所有,但其产权制度及相应的法律关系是模糊的,甚至是矛盾的,其一,农信社长期以来在国家控制下,直接受农业银行的领导,1996年,行、社脱离后,尽管决定其业务管理由县(市)联社监管,金融监管由人民银行监管,但实际不上,当前省、市脱离后,尽管决定其业务管理由县(市)联社监管,金融监管由人民银行监管,但实际上,当前省、市建立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办公室已实质性地代替了联社的管理职能,这就从体制下否定了农村合作金融集体所有制的性质,也决定其产权制度及其依附的法律关系是矛盾的,其二,当前小量个体股和大量团体股的农信社股本结构,使社员对农信社没有实际控制权(归农民集体所有的资金农民并没有实际控制权),这也是造成产权制度模糊的另一原因,其三,从进、退制度看,允许社员个人入股,也可以自由退股,而且对入会资金实行保息分红制度,使“入股”演变为“存款”制度,社员不能形成独立的产权,并与农信社建立稳定的利益机制,总之,我们农村合作金融产权不清晰,产权关系扭曲,农信社并没有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同时,所有处于缺位状态,这就为合作金融组织实体被“内部人”控制并获取私利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公共产品的供给过程,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解构为五个子要素。从这一制度分解出发,逐一考察了人民公社时期的计划型供给制度、经济体制改革诱致下的失范型供给制度和农村深化改革以来的现行供给制度。在此基础上,对供给制度的演进和变迁进行了反思,认为必须加快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创新,进行新的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