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由“欧典地板事件”引出对民法和经济法在调整现代市场经济关系上的思考,从比较民法与经济法的前提、理念以及法益结构着手,说明经济法是社会本位的法,进一步指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经济法是现代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王思懿 《商》2012,(11):113-113
私有财产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阐述财产归属的概念,是商品生产发展的最终结果,是社会交往的必然形式。民法中的权利本位同私有财产权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相似性,私有财产权所表现的是人性论基础,体现出人们所固有的自私心理;而民法中的权利本位所体现的是在市场经济社会的前提下,社会制度鼓励人们存在这种私心,是对个体的认可。民法的核心体现在对人的自由的保障,而自由的基础就是对私有财产的拥有。而民法的经济功能恰恰是对私有财产权的诠释,同时也孕育着效率与秩序。以此,私有财产权与民法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这也正是本文所要论述的私有财产与民法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徐雪梦 《现代商业》2007,(26):189-189
经济法是政府经济管理体制的法律形式,是国家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秩序发展,更好地调控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而采取的法律部门。它自产生起就与传统的行政法和民法在本位上存在区别,立足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是经济法的本位。  相似文献   

4.
闫晗 《商》2014,(44):232-232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知识产权制度也在不断发生异动和创新。作为社会制度进行积极创新的典范,知识产权制度能够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技法创新、促进生产。而知识产权制度的构建和发展对于民法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文章就知识产权的性质和法属阐述作为总起,在民法与知识产权调整对象分析、二者调整方法分析和二者关于权利本位理念的适用论述知识产权在民法理论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信用是人类文明的基石,法律对于信用的维护经历了从民法的个人本位到经济法的社会本位的过程,现代信用制度的诸多方面体现了经济法的理念。现代信用制度的共同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家立法规定信用信息的公开;二是社会中介组织在信用体系正常运转中的枢纽地位;三是信用责任机制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6.
毛立新 《中国市场》2007,(27):66-67
人文精神产生的社会条件是原始市场经济,它主要包含人性、理性和超越性等三个方面的要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它遵从个人独立及尊严,平等自由,权利本位等人文精神。民法精神强调平等互助、诚实信用、公序良俗,这与市场经济的要求高度契合。  相似文献   

7.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的要旨是要求民事活动的当事人在行使权利及履行义务的过程中,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禁止权利滥用原则负载了“社会本位”权利观的价值,在民法上成为一般条款。基于法律基本原则的不确定性(模糊性)的特征,故设立权利失效原则实乃必要。本文以权利的本质和禁止权利滥用原则为分析出发点,阐述权利失效的构成及功能。  相似文献   

8.
刘军 《商场现代化》2012,(27):139-140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地位,但是国家同时承认并且保护民法所存在的私有制基础。私有制是民法的根本之处所在,民法也是私有制的根本之法。民法所倡导并且大力发展的私有性质是国家以及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在,如果社会上的私有制被取消了,民法也就不能存在了,同时民法以及民法精神也就消失不见了。如果想要对国家的民法体系进行完善以及提高,对公民的社会地位进行本质上的提升,必须首先发展公民的私有化意识,而随着公民社会等级的提高,又必然会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民法理念之于民法制度,犹如灵魂之于肉体。民法理念以其抽象性作用于具体性之民法制度之中,对民法制度产生影响。一方面,民法理念指导民事立法。另一方面,民法理念通过解释法律条文达到指导民事司法之效果。反过来,民法制度则为贯彻民法理念的工具。民法理念最终必须依附于民法制度,某一民法理念的贯彻之最有效方法,便是创制符合该理念的民法制度,通过民法制度的实施实现民法理念之张扬。民法理念的修正与制度的更新,是源于旧的理念被新的社会现实所扭曲。或者说社会生活现实的发展促进了民法理念与民法制度的革新。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个人本位、知识本位以及社会本位三大高等教育价值观的比较与分析.构建了以知识本位价值观为基础、结合个人本位价值观与社会本位价值观的教育价值观体系.以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提供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市场经济法制中,民法为最重要的法律制度,对市场经济的调整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民法作为调整市民社会关系的法律,其调整范围并不局限于市场经济关系,但是现代市民社会本来就是一个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由平等市民所组成的社会。市场商品关系是民法调整的主要对象和核心部分,这决定了民法必然是调整市场商品经济的基本法。  相似文献   

12.
在国内法治建设工作持续推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形势下,国内民法观念同市场经济相关的法制之间产生了密切联系,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与民法中的自由平等观念相符,但当前并不具备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关的明确规定,外加上抽象的民法观念等问题,传统的民法观念已无法在社会主义路线下,与市场经济主体的发展之需保持同步,使得一些缺陷逐步浮出水面。因此,进一步探究国内市场经济的民法观念法律制度,有着重大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民法价值实现的过程中,人是核心。近代民法确立了抽象人的形象,使民法确定财产归属和实现财富增长的价值得以实现,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出现了贫富差距过大等一系列问题,使民法中抽象人背后的具体身份愈来愈受到关注,进而难免会出现抽象身份和具体身份的紧张关系。  相似文献   

14.
《品牌》2014,(7)
<正>在经济法的法律体系中单行法众多,顾本文选取有代表性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和《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为立法实证来认知和解释经济法的社会本位。众所周知,社会本位原则是经济法和一些部门法的理念基点与价值追求。经济法的社会本位又有着怎样的自身特点,其与众不同之处又在哪里?我们便以经济法体系下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和《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角度来尝试解读经济法的社会本位。一、关于《中国人民银行法》的社会本位问题  相似文献   

15.
无论在什么环境下,报纸作为重要的传播媒介,其在体育传播中应当恪守本位,坚持求真、求实,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传播理念。然而,随着媒体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报纸媒介体育传播中不自觉地坠入了与媒体本位相背离的误区,呈现出了社会责任的缺失和社会效益被忽视的问题。当前,应当从坚持报纸媒介体育传播的本位出发,积极促进报纸媒介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秋石 《商》2012,(11):106-106
民事立法、民事司法和民事活动是民法基本原则的基本准则和最高的价值准则,也是构成民法的伦理准则,是民法的核心。学术界对民法的理解也逐渐变的理性化,认为民法的基本原则是平等的、公序良俗的、诚实信用的、禁止权利滥用的以及私法自治的原则。民法基本准则的司法适用是符合社会价值的,是贯彻"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的。但是,目前来看,我国的民法准则的适用是法官的立法,也就是说,法官如果滥用司法权力,那就会违背民法基本原则的真实目的和效果。由于法官自身对民法基本原则的使用是存在隐性和显性适用之分的,显性则体现在立法的基本原则,而隐性则是法官自由裁定的。因此,本文就民法基本原则的司法适用进行简要分析,从而实现法律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确定性与模糊性的统一结合。  相似文献   

17.
经济法具有社会本位性。经济法是在法律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是经济领域的法律社会化的现象,必然以社会为中心。同时经济法作为社会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法的基本属性,立足于社会,维护社会利益为基准,追求社会公平,由此更表明了经济法的社会本位性。  相似文献   

18.
阳帆 《现代商业》2014,(14):275-276
当今的中国正致力于民法法典化的工作,从民法法典化的历史我们可以考证法典化带来的种种益处,法典化的有益部分自然会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起到推动作用,但现在社会高速发展的特征和多样性的需求也形成了反法典化的思潮,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还尚未拥有民法典的国家,要不要进行法典化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充分考虑民法法典化带来的利弊。  相似文献   

19.
胡乐乐  曹森林 《商》2013,(4):176-176
民法是中国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独立的法律部门,由于它调整的是平等主体公民间、法人间及其他非法人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所以民法与人们的关系就显得比其他的法律部门更加密切,它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如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人口数量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增长。于是社会竞争更加激烈,社会矛盾层出不穷,所以民法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跟上时代步伐,为人们最求更美好的生活提供法律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校企合作环境下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电子商务专业在课程教学和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就业为向导、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设置,把突出学生的能力本位为改革思路和具体措施。从而进一步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社会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