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2016,(9)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建立高校学生食堂综合状况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对校园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整理了调查的数据,进行了归一化处理。通过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获得了相应指标的权重,在学生对高校食堂综合状况的评价中作了实证分析。本文以某高校食堂为例说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运用,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采用模糊理论与综合集成赋权相结合的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顾客满意度。构建食堂顾客满意度二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五级评价法确定评价集;通过问卷调查获得顾客满意度评价值;基于博弈论的综合集成赋权法设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政策不断地调整及现实同行业的不断冲击,高校食堂受到愈来愈严峻的挑战。为了探究高校食堂的现状及未来走向,挖掘高校学生饮食消费动机,概括总结大学生饮食需求并帮助企业作出针对性的营销策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得到数据,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探索性因子分析法(EFA)、回归分析法、综合指标法构建了食堂满意度回归方程,建立了食堂满意度评价指标权重模型;根据以上分析来获取高校食堂满意度的主导因素,并将各指标划分成了四个因子即影响食堂满意度的四个主要特征;分析了各指标的重要性排序,根据四分图得出食堂的急需改进区、优势区等。调查结果表明,我们可知食堂的优势劣势,以此扬长避短,在食堂建设与发展中需要食堂建设者、高校、食堂经营者三方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高校是教育立国、科技强国、人才救国的主阵地,高校食堂是满足师生美好生活向往和保障其健康体魄的物质保障,食堂的饭菜质量、花式品种、色香味价、就餐环境等,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校品牌形象,并直接决定了师生对食堂的满意程度。我们基于师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满意度测评模型。运用经济工具分析影响满意度相关因素,通过提升员工职业素养、创新菜谱增加品种、加强核算降低成本、增加投入更新设备、加强党建改善服务、营造就餐环境氛围等,探索提升满意度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战略联盟绩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海标  李军 《商业研究》2008,(5):135-138
在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战略联盟绩效评价特性的基础上,利用平衡计分卡及SCPR绩效模型的思想,从客户满意度、供应链业务流程、供应链财务状况、供应链创新与学习能力四个方面,构建了一套系统的供应链战略联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模糊综合评价因素集、评价等级集、指标的特征值矩阵、隶属关系矩阵、指标层权重,以及模糊矩阵的系统运算,得到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将模糊综合评价的思想和方法引入供应链战略联盟绩效评价领域。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吉林某高校食堂膳食营养大数据,采用数据库开发技术,将食堂的菜品营养信息数据收集、编录成信息库,实现采用计算机系统对菜品营养素的计算与评价,为广大师生营养信息咨询、营养结构调整服务提供平台,为高校食堂膳食营养结构搭配提供数据支撑,有助于提高高校师生的健康饮食水平和推进高校食堂膳食营养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装备制造业知识管理创新能力多层次模糊综合测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集成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和多层次模糊分析的方法,应用于装备制造业知识管理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建立了测评指标权重集,避免确定权重的主观片面性,建立了多层次模糊评价模型。实验表明多层次模糊综合测评分析法不仅适用于装备制造业知识管理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对制造业知识创新的相关规范的制定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信贷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最主要的经营活动和利润来源,亦是商业银行最大风险的源头,现阶段商业银行亟需完善信贷业务内部控制体系,以提高信贷质量。模糊综合评价法由因素集、权重集、评语集以及隶属度等构成,能够有效地将信贷业务中定性指标转化为定量评价,通过评语集计算结果有效反映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水平的高低。基于相关文献,实证研究了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如何构建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并根据评语集计算结果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建议商业银行加强信贷业务运行环境建设、提高信贷风险识别与应对能力、严格控制信贷业务活动、加大信贷业务监督力度。进而促进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来对生鲜品物流服务供应链的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在传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添加了若干与生态环境相关的指标,一共选取了6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构建了既包含经济效益又包含了生态效益的指标体系,根据模糊综合评价算法建立了评价因素集、评价等级集、评价矩阵和权重系数,从而实现对生鲜品物流服务供应链的绩效评价。在评价过程中确定权重的方法是层次分析法,最后通过对收集到的问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可以有效地处理生鲜品物流服务供应链绩效综合评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高校外包食堂追逐盈利性与学校创办公益性食堂存在矛盾,文章提出了高校外包食堂审计的现实需求和功能价值,通过确定审计目标、评估食堂风险点、构建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制订审计方案、组织实施审计、形成报告、提出整改等环节,形成高校外包食堂审计的新路径,并分析了高校外包食堂审计发现的普遍问题,最后,提出了有效组织高校外包食堂审计的策略和做好高校外包食堂管理的审计建议。  相似文献   

1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数学建模方法简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一种数学模型方法构造了一种对绿色供应链绩效进行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法,主要从构造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建立模糊综合评价因素集,进行单因素评价、建立模糊关系矩阵R,计算模糊评价结果向量B等五个方面介绍这种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环境、领导者自身以及员工三个方面构建了正能量领导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专家赋值法建立指标权重集;利用模糊评判法确定单个评判对象对备择集的隶属程度,得到单因素评价集;建立模糊综合评判集,对正能量领导力进行评价;最后结合实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环境、领导者自身以及员工三个方面构建了正能量领导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专家赋值法建立指标权重集;利用模糊评判法确定单个评判对象对备择集的隶属程度,得到单因素评价集;建立模糊综合评判集,对正能量领导力进行评价;最后结合实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4.
徐俊 《商》2014,(47):255-255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我国短跑运动员的选材指标体系进行研究。通过确定短跑运动员选材评价指标集、建立综合评判的评价集、构造评价隶属矩阵、确定指标权重、建立评判模型、进行综合评判等步骤,对短跑运动员的选材进行综合性的评估。  相似文献   

15.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高校专利综合实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我国高校的专利综合实力评价工作更为科学、规范,本文构建了比较完善的高校专利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所选上海市九所高校中的一所重点高校专利综合实力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6.
基于市场现实背景下传统食堂的落寞及新型食堂的迅速发展,食堂作为一个高校必备的就餐主题,高校学生不再满足于传统就餐方式。如何能满足当代高校大学生的饮食需求?一所高校在筹建餐厅食堂的过程中又应该如何兼顾达标与创新?通过调查走访,以珠海市部分高校生对食堂各要素的满意度和重要性评价为重点,将研究结果汇总为分析报告。描述性研究利用问卷所调查获得的数据资料,按不同的特征(如性别年级饮食口味等)对回答者进行分类后进行统计结果分析后得出大致总体情况。本文将运用制作图表以及计算概括性数据的方法来描述数据特征的各项活动,主要包括数据的频数分析、集中趋势分析、离散程度分析、分布及一些基本的统计图形。通过数据分析得到结论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为食堂今后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资本运营绩效熵权模糊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我国纺织业资本运营状况,采集了公开数据库上市公司报表数据,运用熵理论对五类指标客观赋权,建立了模糊隶属度函数,对所得数据作模糊评价集的投影,给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形成了具有良好吻合度的综合评价排名。  相似文献   

18.
从科研基础与平台、科研项目、科研论文、学术交流与科研奖励四个方面建立了高校二级院系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其具有很强的模糊特征,运用模糊综合方法建立了高校二级院系科研绩效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为高校掌握二级院系科研状况,增强科研能力和年终科研考核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高校多媒体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从学生、同行、专家、社会等多角度对教师多媒体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然后综合不同主体的评价结果,以实现给高校多媒体课堂教学质量客观、公正、科学、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刚旭  高广学 《中国市场》2008,(26):158-159
人才考核是高校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分析高校人才考核工作的特殊性入手,将模糊数学用精确手段处理模糊问题的基本原理实际运用于人才考核工作,建立了高校人才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结合实例说明了模型的应用和求解,从而解决了高校人才考核抽象、随机、难以量化的问题。高校人才考核的实践工作验证了该数学方法的科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