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93年.香港华润创业集团.尤如一匹腾空而出的黑马.突然携手国际啤酒巨头南非SAB闪电进入中国啤酒市场.开始在中国进行圈地运动式的并购.大跃进式的狂飙.转眼之间.华润啤酒集团(以下简称华润雪花)的规模得到了空前飞速的提高。时下华润雪花旗下的啤酒企业已有近40家.啤酒总产能达560万吨。2003年雪花单品牌啤酒的销量超过了80万吨,2004年突破110万吨.2005年更是达到了158万吨的销量.2006年有望突破200万吨.而目前国内市场上销量超过百万吨仅有青岛,燕京、雪花。华润雪花以十年左右时间完成其它中国啤酒巨头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才能完成的霸业.堪称是中国啤酒业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2.
紫凝 《成功营销》2014,(6):76-76
正中国雄踞全球最大啤酒市场的这十年,是中国啤酒业的黄金十年,也是全球资本角力中国市场的血与火的十年。巨头在中国各地掀起并购浪潮,带来行业整合。而华润雪花从数十万吨到破千万吨的狂飙突进,究竟是什么原因?  相似文献   

3.
从零起步成长为行业老大需要多久?华润雪花啤酒的回答震惊业界:十五年。雪花啤酒以此证明,在中国啤酒市场上已经磨砺出了比肩全球啤酒巨头的企业。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华润雪花啤酒官方公布的数据为基础,运用市场环境分析方法对雪花啤酒在中国市场基本特征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分析华润雪花啤酒的发展战略,并为其进一步发展提出可执行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吉舟 《新财富》2006,(1):112-116
通过收购扩张的中国啤酒企业都遇到了“好桃子有限”的问题,国内管理良好的啤酒厂不多,要做大就不能挑食,所以,他们吃到肚里的“桃子”好的少、烂的多,一旦消化不良,就难免落入并购陷阱。  相似文献   

6.
石章强 《品牌》2006,(8):44-47
业界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若将国内排名前几位的啤酒品牌去掉标签,分别倒在相同的空杯子里,再请这些企业的老总来品尝,他们可能也很难分出哪个是自己的产品——定位不明晰,一直被业内人士认为是阻碍啤酒业品牌发展的软肋。  相似文献   

7.
柴燃恒 《浙商》2011,(20):101-101
8月2日,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宣布,以2.7亿元收购杭州西湖啤酒朝日(股份)有限公司55%股权。至此,前后共花费5.38亿元的华润雪花全资控股西湖啤酒。  相似文献   

8.
韦京汉 《广告大观》2007,(7S):32-33
华润雪花啤酒公司是1994年由香港华创和世界著名酿酒企业SABMiller合资成立的。1994年收购的第一家工厂就是沈阳雪花公司,经过12年的迅猛发展,2006年华润雪花啤酒的全国总销量已达530万吨,成为中国销量最大的啤酒公司。  相似文献   

9.
近日,由国家统计局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发布的“消费品市场2013年度重点调查”结果显示,华润雪花啤酒以高达1172万千升的年销量连续9年蝉联啤酒企业销量第一,雪花啤酒销量以1062万千升保持第一,华润雪花突破“双千万千升”,创下中国啤酒销量新纪录,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单品销量过千万千升的啤酒企业。华润雪花啤酒长年保持竞争优势,有哪些可以借鉴的营销理念和做法?事实上,啤酒很难通过技术壁垒获取竞争优势,因此渠道建设成为制胜关键。华润雪花啤酒长年保持销量第一,其独特而高效的分销体系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0.
据国家统计局近日消息,中国啤酒市场行业第一品牌雪花啤酒,在2011年的啤酒销量历史性的突破了1000万吨。成为中国销量第一的啤酒品牌,位居全球前五。  相似文献   

11.
《商场现代化》2010,(2):1-1
<正>喜欢"勇闯天涯"的华润雪花,把战线拉到了西北高原上。广袤的发展空间、富有潜力的消费市场,使西北成了啤酒企业的"兵家必争之地"。从啤酒人均消费量来看,全国平均水平是30升,北京作为全国啤酒消费最大的城市,每年人均消费80公升,而西部市场平均仅有10公升的水平,市场上升空间巨大。  相似文献   

12.
明君 《成功营销》2012,(5):104-104
占据规模优势的华润雪花,在产品定位上稍微提高一点点,就意味着上亿的利润增长。2005年,在完成旗下品牌整合之后,华润雪花开始启动品牌建设,向中高端发力。2012年4月,华润雪花正式对外宣布:华润雪花已成为中国第一个年销量突破1000万吨啤酒企业,位居全球前五。自2006年以来,雪花产销量一直位居中国啤酒行业第一(数据来源: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这个结果对外  相似文献   

13.
周转 《糖烟酒周刊》2007,(32):122-122
中国啤酒业近年来在终端促销和品类竞争上杀得难解难分。在拼杀如此激烈的市场领域,雪花运用网络媒体,不仅使其形象获得了市场与用户的认可,最终完成了在用户心中的身份定位,成为“啤酒爱好者的合作伙伴”。更重要的是在消费者心智中开辟了第二战场.摆脱了与竞争对手激烈的正面较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近年,“网络制胜,终端为王”几乎成为酒类市场操作的神话!不惜代价垄断旺销酒店,启动消费,带动分销和零售终端销售.从而占领市场,也几乎成为酒类企业市场的操作定律!  相似文献   

15.
凭着每年170万吨的市场容量和全国第一的人均销量,福建市场历来都令啤酒巨头们垂涎破滴,那里的一举一动也格外地引人关注。在各路诸侯东征,西藏.南渡,北归的忙碌中,全国啤酒势力版图随时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或许.从今年福建上空纷飞的“雪花”中,人们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相似文献   

16.
经过“圈地运动”式的企业并购,中国啤酒企业的规模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自1993年香港华润创业携手国际啤酒巨头SAB介入啤酒业务以来,华润雪花旗下的啤酒企业已近40家,总产能达560万吨。这个产能甚至超过了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但问题是,华润雪花怎么“消化”好这些被并购的啤酒企业,将这些企业生产、销售  相似文献   

17.
18.
历史渊源与现实市场规则的交错,使垄断改革之难,超乎大多数人的想象。[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20.
近日,天津啤酒市场上发生的“换酒事件”引起了业内关注。根据天津媒体报道,华润啤酒以多换少,用10箱“清爽”换6箱豪门“干杯”的代价将竞争对手的产品从终端店移出。一时间,“豪门干杯”对于“华润”非正当竞争的抗议高调而张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